APP下载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现状分析与景观改造实践

2019-01-05徐昌朋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200231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路海派植物园

徐昌朋 (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徐汇区 200231)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以下简称盆景园)的前身为始建于1954年的龙华苗圃盆景场,经过不断扩大和新品的创作,1978年建成盆景园并对外开放。该盆景园是国内外占地面积较大的盆景艺术专类园之一,共有精品盆景植物2 000 余盆,是海派盆景重要的宣传和展示场所,也是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盆景园。由于盆景园修建年代较早,虽经三次局部改造和扩建,但因基础设施老化、建筑物陈旧损坏,影响了盆景的创作、养护、展示和盆景园的进一步发展。为改善盆景园现有的景观环境,展示盆景园保存的精品盆景及艺术作品,调整盆景艺术展示风格与内容,传承、创新盆景作品的技法和养护方法,重振海派盆景艺术,更好地研究盆景艺术,笔者在分析盆景园现状的基础上,于2015年底开始对盆景园进行项目改建。现将相关项目情况介绍如下。

1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的现状分析

1.1 现 状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是园内少数售票的专类园之一,主要展示以海派风格为代表的盆景,占地面积4 hm2,主要由盆景博物馆、榕树馆、树桩盆景、四景轩和山水盆景馆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盆景博物馆对海派盆景的成立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让游客能在欣赏盆景艺术的同时,对盆景的历史和发展也有深刻的了解;但由于盆景博物馆年代久远,设施陈旧,已无法更好地向游客传达盆景的最新动态。榕树馆的建立不仅丰富了盆景园的品种,也弥补了当初盆景园缺乏南方植物的空白;但由于上海地区气候的问题,再加上馆内没有硬件设施,榕树的生长并不理想。树桩盆景馆占整个盆景园2/3 的参观面积,此馆分为展示区和精品区;但由于盆景园经过几次改建,整个园内有些凌乱,破坏了欣赏盆景的氛围。四景轩原是为微型盆景展览而建的,但后来由于盆景园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建筑陈旧,因此四景轩最终常年封闭。山水盆景馆的建筑略显简陋,再加上布局欠缺,已无法呈现出一座精致优雅的江南庭院。

1.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盆景园的发展速度缓慢,甚至有停滞不前的现象,究其原因:(1)园内布局不统一。由于盆景园经历了几次部分区域改造,造成园内整体风格凌乱,布局衔接生硬,盆景几架新旧并存,建筑风格迥异,园路系统破损严重,绿化失去了观赏价值。(2)植物景观质量有待提升。盆景园内的植物尤其是骨干树种,经过几十年的生长,有的地方过于密闭,枝压枝的情况非常严重,且病虫害发生严重,杂草丛生。(3)海派盆景的风格有待传承。盆景园作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的海派盆景发源地,至今还秉承着海派盆景的传统,但对如何更好地传承海派盆景还需进行深入思考。(4)园路分级不明确。由于园路分级不明确,缺乏游览引导设施,游客易走到盆景生产区域。同时,盆景园内还缺少基础设施,如指示牌、座凳、垃圾箱等。

2 上海植物园盆景园的改造

2.1 改造项目概况

盆景园改造项目位于上海植物园中部,其东面与展览温室和四季温室相望,南面与兰室相邻,西邻松柏园,北依张家塘河。改建前盆景园占地37 400 m2,改建后总面积增至39 435 m2(含外侧道路1 049 m2和外围河道面积),其中,绿化面积26 233 m2、建筑面积4 132 m2、水体面积2 437 m2、道路及铺装面积6 633 m2。

2.2 改造原则及要求

改造原则:(1)改造危房及破损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园林设施。(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尊重历史,基本保留盆景园原有良好的园林空间布局,保持原有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风格,保存和发扬海派盆景特色,适当融入现代科技,体现中而新的韵味。(3)调整改造与充实提高相结合,将原苗圃布局改建成中心花园,调整完善游览线路,修整四季园、龙华园,充实景观小品、石灯笼、石雕等传统艺术小品,提升文化品质,建成精品“园中园”。(4)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充实、改善、提高盆景艺术展示内容,其展示方式与展示效果均要体现时代气息。

改造要求:在保持原有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特色的同时,融入石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传承发扬海派盆景特色,调整园林空间和游览线路,对原有的分区重新规划,重点打造“三馆三园”,即盆景博物馆、海派盆景展览馆、国际盆景交流中心(馆)和中心花园、四季园、龙华园,使改建后的盆景园成为植物园的精品“园中园”,并位于国内外盆景园的前列。

2.3 改造实践

2.3.1 景观绿化

景观绿化对盆景园的整体景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仅要与园内的山水和建筑物相协调,而且通过景观植物的多样性、观赏性、独特性,要使景观空间更富有变化和充满生机,从而更好地凸显盆景特有的韵味和艺术造型。因此,在盆景园景观绿化改造中,施工技术团队根据设计和景观空间的需要,依据建筑风格,对景观绿化进行精心营造与合理布局,使之达到既有完美的艺术效果,又有自然的意境。

中心花园:为沟通水系,改善水质,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在盆景园内开挖水系,园内筑亭、桥,形成盆景园中心景区,构筑中心花园,以强化“园中园”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临水式盆景展示创造条件。中心花园为盆景园新增景区,中心湖区为中心花园的重要景观,其位于原危房处,拆除危房后通过挖湖叠山而成,连通四季山水系和山石盆景管内水系。中心湖常水位标高3.30 m,湖底坡度1∶5~6;中心湖西侧溪流设两阶跌水,跌水高度20 cm;驳岸以浆砌块石及草坡驳岸为主,浆砌块石驳岸顶标高3.60 m,沿岸设亲水平台、亲水台阶;沿湖种植乌桕、樱花等色叶春花植物,在沿湖的视线焦点及重要节点种植紫薇桩、檵木桩;湖内设水下种植区,种植鸢尾、黄菖蒲等水生植物;结合山、亭、石桥,选择临水式造型的植物种植,并根据地形变化栽植柿树、文旦、榉树、桂花等来丰富山体背景;增加新制作的3 盆特大盆景。

龙华园:园区北侧的新增绿化设计为微地形,峰顶标高5.00 m;扩大绿地面积,并对原有的植物进行调整,保留长势良好的乔木及中层特色灌木品种,且为区别于一般园林绿地,增种五针松桩、火棘桩、紫薇桩等特选造型植物品种。

四季园: 景区东侧挖路还绿,与四季山现状地形衔接;重点对春山进行改造,移出原有的众多球类植物,增种玉兰、樱花、海棠等春花植物;总体向东侧扩建,与母本园的绿化植物连为一体,母本园保留乔木,同时种植新优地被植物品种,其他区域则增种柿树、冬青等。

盆景展示区:为丰富盆景展示区的上层空间植物种类,配合盆景展示需要,增种少量柿树、广玉兰等;为更好地衬托盆景,以获得盆景最佳观赏效果,中下层空间种植草花等地被植物。

2.3.2 海派盆景

特别增加海派精品盆景展区,此区除展示海派盆景外,还展示一些特色盆景,如微型树桩盆景(又称“掌上盆景”)。

2.3.3 园 路

为了让市民能有更多机会接触景点,同时也能近距离地观赏盆景园内的每一处景点,根据盆景园的景点及功能,重新规划园路。具体措施为:(1)打通国内所有的断头路和回头路,让每一条园路都能起到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的作用,并把园路打造成公园景点的一部分。(2)根据规划,重新铺设盆景园大门处及园中主干道路,封闭老入口处原有“Z”字形直角弯道,截弯取直从母本园草坪区另辟弧形车行道,直接通向盆景园现入口大门,使道路更顺畅、更便捷。(3)从现盆景园交流中心处起,沿北侧张家塘河新铺设4 m 宽的消防及养护道路至盆景养护区,并与现有道路连通。(4)拓宽盆景养护区内道路,并连通北侧新建道路,与弧形道路形成一条环通全园的4 m 宽、消防沥青路面的养护通道。(5)在盆景园主要游园线路沿线及主体建筑出入口处设置无障碍通道,通道坡度为1∶8~12。(6)修筑通往各展区的七条以花岗岩为主、卵石为辅的园路步道,且要求道路铺装达到建筑、绿化风格统一,符合盆景园的文化底蕴,优雅中不失品位。

2.3.4 硬质景观

具体措施:(1)对原有铺地进行翻修,并结合功能景观增加铺地。(2)新建假山、瀑布、跌水、亭廊、石桥、景墙,在重要景点、视线焦点处建设假山草亭、亭桥及景墙等景观建筑和构筑物。(3)连通水系及中心湖,沿湖中心设置驳岸、亲水台、汀步、桥涵。(4)在盆景展示的同时烘托石文化,设置博古架、盆几架、石灯笼、石塔及石艺小品等,丰富园区景观。(5)园内增设坐凳、垃圾箱、指示牌等服务设施。

3 结 语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海派盆景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改建完成后的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不仅会成为上海知名的观光胜地和盆景艺术宝库,还会成为盆景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盆景技艺科普基地、世界盆景友好联盟示范基地,更会成为盆景艺术的研究中心和国际盆景的交流中心。

猜你喜欢

园路海派植物园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基于VISSIM的光侨路与圳园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应用形式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