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安市金安区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2019-01-05王正东
王正东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先生店乡农综站,安徽 六安 237162)
1 金安区中低产田现状
金安区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土地总面积1657 km2,其中耕地总面积497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
2 金安区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依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按照耕地地力划分标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将全区中低产田划分为渍涝潜育型、干旱灌溉型、坡地梯改型等。
2.1 渍涝潜育型
该类耕地面积17993公顷,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低洼地。该类耕地地下水位高,土壤排水不良,易受渍涝危害。
为改良该类耕地,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水利设施,降低地下水位,达到能排能灌;二是改革耕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三是增施速效肥,补充微肥。
2.2 干旱灌溉型
该类耕地面积8219公顷,占中低产田面积的22%。该类耕地干旱集中、灌溉条件相对较差,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改良过程中,一是建立健全水利设施,实行排灌分家;二是因地制宜实行提水灌溉解决旱灾问题;三是实行秸秆覆盖还田和堆腐还田。
2.3 坡地梯改型
该类耕地面积2084公顷,占中低产田面积的5.6%。该类耕地所处地带的地形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
改良过程中,一是通过修建梯田梯梗保土保水;二是改种经济林;三是退耕还林、还草,达到护坡保土的目的。
3 金安区中低产田改良存在的问题
一是用地而不养地,造成地力水平不高;二是有机肥源少,农民施用有机肥积极性不高;三是水利灌溉设施陈旧,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四是低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4 金安区中低产田改良建议与意见
农村土地虽是集体土地,但关系农民生活和农村稳定。农民不愿积极培肥地力,不愿进行长期投入,政府部门应主动把培肥地力的担子挑起来,把地力培养列入乡镇村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中。建议各级政府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培肥地力专项资金,保障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用之于土、还之于民。同时,通过推广秸秆还田发展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