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北冶镇农业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1-05
一、发展现状
北冶镇位于新安县城北部,东临小浪底,西接龙潭峡,246省道贯通南北,交通便捷。全镇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人,总面积141 km2,总耕地面积1803 hm2,2016年人均纯收入11 766元。
北冶镇是豫西地区的日用陶瓷集散地,古时以陶瓷著称的甘泉村,如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和瓷窑遗址。近年来,该镇深入挖掘陶瓷文化,发展陶瓷产业,目前,有6个村建有不同规模的陶瓷企业,家庭作坊10家,陶瓷工艺传承人50多名,从业人员200多名,开发陶瓷、紫砂产品330多种,成为当地脱贫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一)刘黄村
借助国家政策扶持,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建成了林果业、中药材、玫瑰、生猪养殖、绿壳鸡蛋等种植养殖一体化的综合发展基地。
(二)关址村
积极种植玫瑰等花卉,发展乡村旅游。全村种植玫瑰花71.33 hm2,以玫瑰为原料,从原花茶的烘烤、玫瑰露玫瑰精油的提炼及玫瑰蜜的生产加工开始,实现玫瑰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全覆盖,拉长了产业链条,扩大了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北冶镇把农业产业发展和传统手工艺(陶瓷)挖掘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企业建设为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各类合作社,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北冶镇耕地均为陡坡旱地,由于连年过量施肥,造成土地抗旱保肥和保水保墒能力差,群众存在靠天吃饭的现状。虽然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但依旧薄弱,全镇传统农业产业收入大大低于其他乡镇。
(二)技术力量薄弱,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北冶镇由于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及劳动者素质较低,新型科学化耕作很难替代传统耕作手段,有机无公害促产增产方法很难替代化肥农药极端增产方式,修田造地、以土养地的优良传统无法战胜急功近利、人为降低土地地力的行为,导致产量降低,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更是无法摆脱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差,进入市场的主动性不强
北冶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受传统思想和观念及习惯的影响,对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同时,小农思想强烈,缺乏诚信经营理念,在一些食用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超标使用化肥、农药,非法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质,直接降低产品内在质量,阻碍了产业健康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农业产、供、销、储、运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
三、发展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应依托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本着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优化生产要素,集中发展适宜的优势产业。
(一)转变观念,推动发展
决策层和领导层要牢固树立“农业优先、产业支撑、园区引领、企业拉动、合作共赢”的理念;农业企业、合作社要树立“顺应市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农业生产者要树立“以农为本、依托市场、科技先行、守土生财”的理念,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二)强化培训,促进发展
采取“大力引进、就地培养、搭建载体、建好平台”等措施,以培养职业农民为抓手,建立一支适应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同时,对适宜发展的优势农业产业项目,要组织专门的科技队伍和人员,做好全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政府推动、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农户参与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和农业产业转型新动能。
(三)树立品牌,拉动发展
结合河南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对发展前景好,群众发展热情高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强力推进以养殖、种植、特色产业等为引领的产业发展;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重点挖掘甘泉、高庄、岭后、马行沟、张官岭、三王庄6个村的古代制陶工艺,在现有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制陶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强化服务,提升发展
抓好重点户帮扶建设,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做大做强,成为为民增收、行业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本镇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发展陶瓷,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传统工艺的科技含量,加快全镇农业产业快速发展转型。
(五)强化引导和管理
引导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对市场信息的掌控能力,及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六)加快土地规范流转
镇村两级干部无偿进行土地流转服务,当好土地“媒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方式,把一家一户的土地合理流转出来,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