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疑似鸡球虫病的诊治体会
2019-01-05蔡小平李宏喜
蔡小平 李宏喜
(甘肃省清水县畜牧兽医局 741400)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病例1:2018年5月清水县某村养鸡户李某购进2000只雏鸡,购进后每天死亡40多只。
病例2:在2018年6月清水某镇养鸡户张某饲养的150日龄蛋鸡发现有100多只鸡发病。病鸡表现拉稀,有粉红色、似番茄酱样粪便,产蛋下降,部分病鸡呈现瘫痪,双翅下垂等症状。
1.2 设备与药品
1.2.1 设备与器械
手术剪、手术刀、酒精灯、纱布、载玻片、显微镜、滤纸、离心机。
1.2.2 试剂与药品
甘油、蒸馏水、饱和生理盐水、百球威克(主要成分:常山、地榆、仙鹤草、苦参)、梭球杀(有效成分氨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
1.3 方法
1.3.1 临床诊断
雏鸡在感染时的临床症状为,病初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羽毛不振,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头颈猥琐,偏立一隅。泄殖孔周围羽毛有排泄物和粘连。之后病鸡会出现共济失调,翅膀偏瘫。个别表现为渴欲明显,食欲废绝,嗉囊集液等。病鸡末期发生痉挛和昏迷,后期死亡,据以上症状怀疑其为球虫感染。
1.3.2 病理剖检
对病雏鸡和蛋鸡进行了尸体剖检。发现病鸡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或贫血。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剖检发现盲肠显著肿大,充满凝固或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组织增厚和糜烂。剖检蛋鸡发现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的肠黏膜存在大量淡白色斑点,在小肠中、后段发现肠壁变厚及肠管肿胀,肠黏膜大量脱落,形成管形,病重的蛋鸡在肠浆膜面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坏死点,肠内容物腐臭,颜色呈淡灰、淡褐或淡粉色。
1.3.3 实验室诊断
(1)肠道虫卵检查:刮取剖检鸡只发生病变的肠道黏膜表层,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甘油和水等量混合液,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100倍检查是否有虫卵。
(2)粪便虫卵检查:取发病鸡群粪板上的新鲜鸡粪和污水,放入量杯中加清水混合均匀过滤,将滤液放入离心管中以1500r/min离心2min,倾取上清液加入饱和生理盐水混匀,静置30min,取漂浮液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40倍镜检有无虫卵。
1.3.4 治疗
根据诊断,确诊为球虫病感染,实施以下治疗方案:
对感染的雏鸡用磺胺喹恶啉(SQ)进行冶疗。按500~1000mg/kg混饲或250~500mg/kg饮水,连用3d,停药2d,再用3d。
对感染蛋鸡,采用中药组方进行治疗:常山2500g,青篙1000g,柴胡、地榆碳、白茅根各90g,苦参1850mg,加水煎3次,制成25%的药液,按15kg水加4000g煎剂拌匀喂服。连用3d。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在雏鸡养殖场,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前此鸡舍就有该病发生过,怀疑圈舍中有虫卵存在。临床症状其精神不佳、泄殖孔周围的羽毛被排泄物污染、粘连。怀疑是球虫病。解剖发现病鸡盲肠显著肿大、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组织增厚,严重的糜烂。又经实验室诊断检查,显微镜观察到有圆形的裂殖体和裂殖子存在。确诊为鸡的盲肠球虫病即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蛋鸡发病的情况根据畜主介绍及现场调查发现其鸡舍内环境适宜虫卵的发育、生长。临床症状表现为拉稀,呈粉红色样粪便,产蛋量减少,剖检发现小肠黏膜脱落,形成管形,严重的肠浆膜有出血及坏死点,肠内容物腐臭,怀疑是球虫病引起的症状。实验诊断,发现有大量的卵圆形球虫卵囊,确诊为小肠球虫病。
2.2 防治效果
发病以后,对全群鸡采取及时的药物防治措施,在投药的第3天,发病雏鸡数以及死亡鸡数就有所减少,在投药的第5天,鸡群精神、饮食欲以及粪便恢复正常。蛋鸡在投药治疗的第2天就有好转。第4天鸡群基本痊愈。未发病鸡群由于及时的防治,没有新病发生。
3 讨论
在治疗对两个群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考虑因雏鸡在用药时各个器官及免疫系统不够完善,斟酌后用自拟中草组方(主要成分常山2500g,青篙1000g,柴胡、地榆碳、白茅根各90g,苦参1850mg)进行治疗。而蛋鸡由于要考虑痊愈后不影响产蛋率,采用磺胺喹恶啉(SQ)治疗。
除上面采用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用氨丙啉对鸡球虫病进行治疗,可以采用1kg饲料中添加0.5g氨丙啉,连续饲喂1周之后药量可减半,再连续治疗10d。并且在采用氨丙啉治疗时,不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VB1,以免减弱氨丙啉的作用。据报道,补铁和锌可以使球虫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铁和锌来增强免疫应答,使鸡群会逐渐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