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嫩单22 的选育
2019-01-05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孙培元于海林
许 健 马宝新 刘海燕 孙善文 韩业辉 于运凯 周 超 孙培元 于海林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齐齐哈尔 161006)
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1]。当前,随着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是玉米未来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2]。但目前市场推广的诸多玉米品种普遍存在收获后期籽粒含水量偏高、倒伏严重及籽粒商品品质差等问题,因此选育籽粒成熟后脱水快、出籽率高等,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等优点的玉米品种,是当前育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嫩单22 是以高产、多抗、优质、耐密、适宜全程机械化为育种目标,具有后期脱水快、容重大、穗位高适中等特点,于2019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90005。
1 亲本来源
1.1 母本N8924 来 源SS 种 质 资 源 嫩8008×81162 二环系,采用系谱法自交8 代选育而成。该自交系出苗期至成熟期生育日数130d,适应区域需≥10℃活动积温2700℃。成株高170cm,穗位高60cm,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雄穗主轴38~45cm,雄穗分枝数2~5 个,花药黄色,花丝粉色,花粉量大,自身花期协调;果穗圆柱型,穗长18.5cm,穗粗4.3cm,穗行数12~14 行,行粒数38 粒,百粒重30g,穗轴红色,籽粒硬质型。
1.2 父本N2035 来源NSS 种质资源L203×嫩9023 二环系,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7 代选育而成。该自交系出苗期至成熟期生育日数125d,适应区域需≥10℃活动积温2600℃。成株高190cm,穗位高65cm,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雄穗主轴长34~41cm,雄穗分枝数2~5 个,花药、花丝黄色;果穗圆柱型,穗轴白色。穗长15.0cm,穗粗4.2cm,穗行数14~16 行,行粒数30 粒,百粒重32g,籽粒中齿型。
2 品种选育
玉米组合嫩单22 利用配合力高、抗性好、株型紧凑的自育自交系N8924 为母本,利用脱水快、配合力高的自育自交系N2035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10-2012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试验基地进行,产量及抗性表现突出;2013-2014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试验基地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同时2014年在相同积温带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次品种比较试验,各点次表现均较好,具有广适性。2015 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2016-2017 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中不同地域均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等优点。2019 年5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90005,定名为嫩单22。
3 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浅紫色,叶片、茎绿色。株高277cm,穗位高118cm,成株可见17 片叶。雄穗主轴长30~41cm,雄穗分枝数2~5 个;颖壳绿色,花药、花丝黄色。
果穗圆柱型,穗轴粉色,果穗长20.5cm,穗粗5.1cm,穗行数16~18 行,籽粒中齿质型,百粒重39.6g。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
2016-2018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大斑病5~7 级,丝黑穗病发病率7.4%~11.8%。
2017-2018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中心(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结果:容重771~783g/L,粗淀粉72.93%~76.57%,粗蛋白11.31%~11.63%,粗脂肪3.97%~4.06%。
4 产量表现
4.1 区域试验2016-2017 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其中2016 年在安达、大庆、杜蒙等7 个试验点全部增产,每hm2平均产量10230.1kg,比对照品种誉诚1 平均增产11.8%;2017 年在安达、大庆、杜蒙等8 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0627.6kg,比对照品种先玉696 平均增产10.5%。2016-2017年2 年数据汇总表明,嫩单22 每hm2平均产量10428.9kg,比对照品种誉诚1(2016 年)和先玉696(2017 年)平均增产11.2%。
4.2 生产试验2018 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青冈、兰西、安达等6 个试验点全部增产,每hm2平均产量10419.3kg,比对照品种先玉696 平均增产15.7%。
5 栽培技术
5.1 整地方式采用秋整地方式,秋季利用大型机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对上茬秸秆粉碎覆盖全量还田与半量还田,采用秸秆覆盖免耕减蒸蓄水保墒与原垄卡种技术。
5.2 适时播种黑龙江省5 月初气温稳定10℃,地温稳定8℃即可播种。其中,黑龙江省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春旱”,可采取催芽坐水种或播种后及时喷灌,播种深度3~4cm 为宜,播种后及时镇压处理,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密度4000~4500 株/667m2为宜。
5.3 肥水管理在肥水管理上,采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其中13-20-12(N-P2O5-K2O)含量45%,采用机械化一次性基施的施肥方式,每667m2底肥用量40~50kg,关键生育期缺少有效降雨,应及时灌溉,尤其散粉吐丝期确保作物需水量,每次灌水量20~30mm。
5.4 病虫草害防治玉米螟防治采用赤眼蜂防治与喷施BT 粉剂。7 月初,每667m2释放0.75 万头,每次间隔5d,共分3 次释放。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秆机每667m2喷施BT 粉剂60~100g,不要重喷、漏喷。玉米田除草采用苗前封闭除草与苗后茎叶喷施。对于杂草较多地块,可先采用苗前封闭除草,在玉米播种2~3d 后进行土壤表面喷施,除草剂以乙草胺+莠去津为主;在玉米3~5 叶期再进行玉米茎叶处理,除草剂以烟嘧+硝磺+莠去津为宜。
5.5 适时晚收,增产增收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标志为籽粒乳线消失,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适时晚收有利于玉米茎秆干物质及养分向籽粒运输,从而增加玉米籽粒干物质,降低籽粒水分,提高玉米品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