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猪繁殖障碍控制及提高繁殖性能的方法

2019-01-05刘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种猪公猪睾丸

刘敏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街道办动物防疫站 421600)

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养密度不断加大,群发性种猪繁殖性能低下已成为常见疾病,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与生猪养殖实际情况有一定关系,母猪繁殖率低导致出现繁殖障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种猪影响,有效保障种猪较高的繁殖生产性能,提高种猪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1 种猪繁殖障碍

影响猪繁殖的可能性有很多,但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公猪和母猪身上,养猪人员经常会发现种猪的这种生殖生理现象。虽然导致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两类因素导致的,分别是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主要由机体感染细菌、寄生虫及病毒等,而非感染性因素是由于遗传因素、管理员饲养不到位及种猪生存环境的影响等。

1.1 种公猪繁殖障碍

先天性不育导致种公猪繁殖障碍,主要是由于公猪存在睾丸、隐睾发育不良或者是由于种公猪阴茎发育缺陷等,应及时淘汰这些种公猪。

后天利用性导致不育,主要是由于公猪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对性行为产生障碍,不能正常交配。如果发现这种情况,饲养员可以不断改善饲养条件,不要对其产生任何刺激。

种公猪因为阴囊、睾丸及包皮发炎等导致不育的疾病性不育,主要是由于种公猪因睾丸受外力碰撞或高温等引起睾丸发炎,或者由于血肿或者水肿等导致阴囊发炎。

精液品质问题也影响种公猪繁殖能力,主要体现在种公猪射出的精液较少、正常精子少以及活力不足等情况。

1.2 种母猪繁殖障碍

种母猪繁殖障碍主要有先天性原因、疾病性原因、传染性原因及卵巢机能出现障碍,先天性原因引起不育的母猪可以放弃治疗,及时淘汰,主要体现在子宫先天性畸形或卵巢输卵管发育异常等。卵巢机能出现状况最多的是饲养者管理不到位,需要饲养员及时改善饲养方法,找出原因。

疾病原因导致不育主要使母猪子宫、阴道等生殖器官出现疾病,要想预防母猪产生这些疾病也需要对母种猪加强管理,尽量使种母猪不要生病。

影响母种猪繁殖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猪瘟、猪细小病毒、猪流感及弓形病等[1]。

2 猪繁殖障碍的防控策略

2.1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

猪场的科学选址非常有必要,遵循的原则是远离重工业、避开人群密集地,远离屠宰场,除此之外,选择的地形还需要平坦、开阔干燥,并且具有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的基础设施,如饮用水和电等。对于有一定规模的饲养猪场,其作业流程都要满足一定标准化要求,为了提高一定的劳动效率,建筑物结构需要做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2.2 引种的把控

应严格把控种猪引种,这样才能生出优质的下一代,这就要很好的考察种猪身体状况及疫苗注射情况。对从外面引进的种猪,饲养员应对引进猪进行详细观察才能转入生产区。

2.3 按需饲养,用安全饲料

饲料的好坏极大影响种猪的生长发育,所以,饲养者在选择饲料时,应从源头上严格把关,保障选取的饲料有利于种猪生长,另外,不同生长阶段的种猪应用不同的饲料,保证种猪营养充足,当种猪怀孕期间应减少喂养高蛋白的食物。

2.4 加强管理

种猪饲养过程中的温度、阳光及适度等生存环境极大影响种猪的生产,如果种猪长期生存在不利于生长的环境里,会极大影响种猪的繁殖,所以,科学有效的饲养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事情[2]。

3 提高种猪繁殖能力的方法

就提高种猪繁殖能力的方法,笔者主要从调整种猪营养结构,对种猪配种方法进行改进,调整种猪猪群的年龄结构,早期断奶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种猪饲养过程中应有一定水平的纤维,在种猪每一个阶段喂养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都是有所区别,如第一胎喂养时含有10.8%的NDF,第二胎种猪应当喂养包含15.8%的NDF。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改善配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分娩率也提高了不少。种猪每一胎的存活率都是不一样的,随胎次增加而减少,在选择种猪时,应淘汰胎次较多的种猪[3]。

与传统断奶相比,如果采用早期断奶技术能有效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与传统断奶天数相比,能提高30%的种猪胎数,有效降低幼崽的发病率。

科学饲养同样重要,能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可以对种母猪进行分阶段、分群饲养,对种公猪的生存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通风、保暖、降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对种猪的饮食也应随种猪成长而适当变化,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种猪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种猪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种猪公猪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