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皮脂腺腺瘤的外科诊治要点
2019-01-05宋先利
宋先利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畜牧兽医中心 711699)
宁陕县是一个山区县,农村群众有养犬护院的传统习惯,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些年饲养宠物犬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笔者近些年发现,各品种犬只发生皮脂腺腺瘤的病例逐渐增多。犬皮脂腺广泛分布于唇、肛门、躯干背侧和胸腹侧皮肤内,可分泌皮脂润滑皮毛和杀菌,对皮毛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犬皮脂腺腺瘤是由犬皮脂腺细胞转化,多发生于皮肤浅表的一种良性肿瘤,病程较长,后期可发展成犬皮脂腺腺癌。该病常发生于未去势的中老年犬只,公、母犬均可发生。
1 病因
1.1 外部因素
1.1.1 物理性致病因素
1.1.2 病毒致病性因素
肿瘤病毒可引起细胞增生和细胞遗传性质改变,使细胞产生不可逆的转变,导致细胞癌变。
1.2 内在因素
1.2.1 遗传性
机体对致瘤因素的易感性和抗拒性等反应特性可影响肿瘤的发生,以及在同品系中近亲繁殖可增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
1.2.2 年龄
虽然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发生肿瘤,但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阶段。此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状态,机体抵抗力降低,增加了发生肿瘤的概率。
1.2.3 激素
机体激素平衡、缺乏和过量可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紊乱和失调,并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排除标准:(1)合并耳部其他可能影响疗效评估疾病的患儿;(2)术后6个月内无法配合随访的患儿;(3)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儿;(4)处于手术恢复期,合并严重外伤的患儿;(5)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6)肝、肾、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儿。
1.2.4 免疫性
肿瘤在正常机体内发生和发展可产生特异性抗原和抗体,具有一定抵抗力;如果机体免疫机能下降,肿瘤细胞就容易产生、扩散和转移[1]。
2 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2.1 犬皮脂腺腺瘤
常发生于犬只皮肤真皮内。初期,皮肤上出现的0.5~1.5cm 大小的丘疹或结节,多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突出皮肤表面,呈菜花样,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为实体瘤,可移动,质地偏硬,淡红色。后期,瘤体可长至数厘米大,表面无毛,因继发感染瘤体下部可出现破溃,并排出脓血分泌物,疼痛感增加,严重者伴有轻微发热、食欲减退、精神状态差等全身症状。镜检由不规则的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皮脂腺小叶组成,皮脂腺小叶属于没有完全分化的细胞,小叶中皮脂腺细胞多于或接近基底样细胞的数量[2]。
2.2 犬皮脂腺结节增生
瘤体外观呈疣状、柔软,中央微凹,切面呈黄色、分叶状,腺体大,真皮内可见成团分布大量成熟的皮脂腺小叶,细胞分化良好,在毛囊漏斗部有增生的小叶和大量的排列在皮脂腺导管周围的成熟细胞。
2.3 犬皮脂腺上皮瘤
镜检小叶中基底样细胞多于皮脂腺细胞的数量。
2.4 犬皮脂腺癌
肿瘤组织向深部组织和表皮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分离,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不清,瘤体生长迅速,常出现破溃。镜检有上皮细胞出现边界不清的小叶性分化,有不同程度的皮质腺分化和细胞质空泡化,细胞核增大,并有细胞核分裂现象。可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和肺脏。
3 诊断
犬皮脂腺腺瘤可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进行初步诊断,但要与皮脂腺结节增生、皮脂腺上皮瘤、皮脂腺腺癌有效区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组织病理学检查。
4 外科治疗
4.1 手术切除
早期采取手术切除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按照动物外科手术操作规程准备好所需器械和物品,保护好患犬,剔除术部及周围毛发,彻底消毒术部皮肤,并对术部进行局部麻醉,避开大血管,无法避让的大血管要先做好结扎并充分止血,再对瘤体做梭形切口,一次性摘除瘤体及病变皮肤,切除时应将病变皮肤交界处的健康皮肤带一部分,避免残留或切除不彻底。手术中随时做好压迫止血,切口皮肤要修剪整齐,便于缝合及愈合。创腔内清理干净后,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先后冲洗,撒布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粉剂,切口最低处要用纱布条做引流,再用专用缝合线将切口皮肤作结节缝合。
4.2 药物使用
4.2.1 口服药物
对创口小、体质好的犬只可选用人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2 次/d,连服 5d。
4.2.2 肌肉注射
对创口大的犬只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西林钠肌肉注射,每天1 次,连用3d,再连续口服药物3d。
4.2.3 静脉注射
对创口大、体质弱、年龄大的犬只可用0.9%生理盐水250~500ml,加青霉素或头孢西林钠、VC注射液、VB2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1 次,连用3d,之后再肌肉注射或口服药物3~5d。
4.3 术后护理
术后前3d,每天对创口进行1 次消毒和更换引流纱布,并避免剧烈运动、伤口污染和二次损伤,饲粮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伤口拆线一般在术后7d 左右进行。
5 预防措施
非种用犬只应提早去势,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犬只日常饲粮保持营养、犬舍和皮毛卫生、定期驱虫及疫苗免疫注射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