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2019-01-05王晴
王晴
(山东省海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65100)
1 加强思想认识
动物疫病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及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把眼光放长远,切实提高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还应增加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动物疫病检测工作提供基础的设备、仪器及办公地点,逐渐完善工作体系,引进精密监测仪器、优质试剂,以保证疫病检测的准确性。
3 提高病原学监测水平
病原学监测有助于把控疾病的发病规律,掌握畜禽群体的感染与带毒状况,为科学预防疾病提供依据。首先应根据畜禽生产用途和日龄进行分群,然后分类监测。每年应进行3~4 次病原学监测,统计结果并分析,对疫病进行预测[1]。
4 规范检测程序
由于疫病检测结果具有敏感性和准确性等特点,检测结果容易受试剂、仪器、检测方法、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规范检测程序。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提供的方法对疫病进行检测,使用标准的诊断试剂,对动物疫病检测的整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利用对比试验对检测能力和试剂进行评估,及时优化检测程序[2]。
5 明确检测对象
在我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类动物疫病是检测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根据疫病预测情况对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丹毒、猪肺疫等疫病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检测对象。
6 提高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动物疫病检测工作是一项融合了动物医学、数据分析、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人员缺乏等问题,应不断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引进人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应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专业人才[3]。
7 重视周边地区、养殖场的疫情
周边地区和养殖场的疫情存在一定的疫病传播风险是对本地区疫情的重要警示。因此,要充分了解周边地区和养殖场的疫病情况,评估现有防控措施是否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