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2019-01-05
一、育苗
(一)苗床选择
选择有机质质量分数高、保水性能好、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且疏松的沙壤土作为苗床。为防止和减少地下害虫和其他病害的侵染,所选的苗床,前茬不能是果园番茄地和甘薯地。
(二)精整苗床
为使芦笋苗期生长发育良好,必须分层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000 kg、过磷酸钙10 kg、氯化钾10 kg、石灰10 kg、尿素10 kg,混合施入土中,并耕翻1次,然后隔5~7 d再施1次三元素复合肥30~40 kg。结合整畦与苗床土充分混合,筑宽1.5 m、高30 cm的畦,沟宽30 cm。精细整地,做到畦平砟碎。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进行土壤消毒。
(三)适期播种
将种子在30 ℃的温水中浸泡15~20 h,同时,准备少量经过90 ℃水消毒冷却后的河沙,趁湿拌入浸好的种子,置阴凉处,待种子露白时就可播种。一般以谷雨至芒种期间播种为适期,每667 m2苗床播种量为0.4 kg。播种时,先在苗床上沿畦沟开4条播种沟,沟深3~4 cm,每隔6~8 cm播1粒种子,随即用脚轻踏一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覆土、整平。用稻草或草帘覆盖,再在覆盖物上浇水,使苗床湿透。
(四)苗床管理
出苗后揭去覆盖物。当苗高70 cm时,开始追肥,每20~30 d追施1次,共追施2~3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3~4 kg,氯化钾4 kg或三元素复合肥10 kg。若遇干旱天气,必须每隔7~10 d浇1次透水。如雨水过多,则必须及时清沟排水,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二、芦笋移栽
(一)施足基肥
每667 m2用土杂肥80~100担,尿素10 kg,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10 kg,与土壤充分混合形成10~15 cm厚的化肥土壤层。
(二)适时移栽
移栽时期一般以休眠期移栽为宜,即芦笋地上部的茎枯黄时较为合适。
(三)起苗与分级
一般以肉质储藏根有15~20条,根长10~15 cm,地下茎的鲜芽多且肥大时起苗较好。起苗后,要立即进行分级,然后再移栽。幼苗肉质根在20条以上的为大苗,10~20条为中苗,10条以下为次苗。
(四)移栽密度与再施肥
芦笋的栽培密度以行株距2 m×0.3 m或2 m×0.4 m为宜。可采取开沟移栽法,上沟口宽60 cm,底宽40 cm,沟深60 cm,在第1层中施土杂肥,每667 m2施三元素复合肥20 kg;在第2层中施土杂肥、秸秆等。在两层施肥的同时,每667 m2均匀地施生石灰25 kg。于栽苗处顺手将沟中的化肥土层拢成龟背状小堆,然后将苗一一排到龟背状的小土堆上,排成一条直线。栽时将苗根在事先配制好的泥浆+氮磷钾复合肥的混合液中浸蘸一下,再移栽。
三、种植管理
(一)土壤要求
芦笋较耐寒、耐旱,喜氯耐碱,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有机质质量分数高、透气性和透水性好、排灌条件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里。土壤pH值以中性为佳,pH值<5.5的酸性土和pH值>8的值重盐碱地不宜栽培。
(二)需肥规律及科学施肥
芦笋正常生长需要多种营养,以氮、钾较多,而磷较少,在中微量元素中钙、锌、锰、氯是不可缺少的。
1.巧施促芽肥。将全部有机肥一次性重施,也可施入总量的80%。每667 m2年产芦笋1000 kg的地块,需用25-5-15的氯基复合肥50 kg。结合春季笋田松土,距株行边30~40 cm处,开10 cm的沟施入并埋土封平。
2.补施接力肥。在采笋期的4个月内,必须多次追施接力肥。采笋初期气温低,可开沟土施。随着气温的升高,可结合灌水冲施。以水调肥,建议每667 m2追施25-5-15的氯基复合肥150 kg,后期冲施芦笋专用水溶肥。
3.重施秋发肥。芦笋收货后,转茎留棵,要重施秋发肥。每667 m2开沟施入25-5-15的氯基复合肥70 kg,同时,施入剩余20%的有机肥。
四、病虫害防治
(一)物理防治
1.黑光灯诱杀。黑光灯对控制鳞翅目害虫、蛴螬、蝼蛄等有良好效果,可大幅度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用药次数。
2.黄板诱杀。在害虫发生前挂在行间,可诱杀蚜虫。
(二)化学防治
1.防治茎枯病、褐斑病、锈病。选用药剂有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等。
2.防治炭疽病。选用药剂有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1000倍液等。
3.防治枯萎病、根腐病。选用药剂有40%枯萎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芦笋病虫害的防治应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少喷化学农药,这样才能达到绿色防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