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区2019年春季小麦苗情分析及田管技术措施

2019-01-05蔡雯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技术推广站2231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洪泽叶龄苗情

蔡雯雯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23100)

“立春”过后,江苏省的小麦生长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此时期是加强春季田间小麦管理、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小麦稳穗增粒的关键时期。鉴于此,笔者在对洪泽区2018—2019年小麦越冬期气候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洪泽区2019年春季小麦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以期夯实夏粮丰收基础,给洪泽区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 洪泽区2018—2019年小麦越冬期气候特点

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洪泽区2018年秋播(10月25日)至2019年2月14日累计有效积温达652.2℃,比常年高2.1 ℃,其中,越冬期(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2月14日)平均气温为2.5 ℃,比常年高0.4 ℃,特别是2019年1月的平均气温达1.98℃,比常年高0.44℃;越冬期累计降水量为138.8 mm,比常年多73.6 mm,受持续降雨偏多的影响,部分小麦田出现了轻度渍害;越冬期日照时数为189.2 h,比常年少142.6 h。受2018—2019年小麦越冬期温度偏高、雨日偏多、光照不足等的影响,洪泽区小麦越冬期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偏少,叶片偏长、偏嫩,根量少,分蘖长势总体偏弱。

2 洪泽区2019年春季小麦苗情特点

按播期分类看,2018年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的小麦,2019年春季主茎叶龄已达6~7叶,比上一年多1.03叶;平均每667 m2总茎蘖数为 110.3万苗,比上一年每667 m2高18.64万苗,表现为田间群体过大。2018年11月底前后播种的小麦,2019年春季主茎叶龄为5.1叶,平均每667 m2总茎蘖数为50.1万苗,已达到预期穗数的1.2倍。2018年12月底播种的小麦,2019年春季主茎叶龄达2叶,平均每667 m2总茎蘖数为39.8万苗,表现为田间群体偏少,需进一步促进早生快发。

同时,洪泽区2019年春季小麦田间三类苗比例明显偏大。据统计,全区返青期小麦旺长苗、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的比例分别为5.3%、16.1%、73.8%、4.8%,但与越冬期相比,三类苗的比例减少了91%。

3 洪泽区2019年春季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苗情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从播期分析,早茬早播小麦的春季苗情好于晚茬晚播的小麦,过迟播种的小麦,苗情转化最慢。从叶龄进程分析,部分适期早播的小麦春季主茎叶龄已达6~7叶,适期晚播的小麦春季主茎叶龄普遍在4~5叶,过迟播种的小麦春季主茎叶龄仅有1~2叶。从总茎蘖数分析,适期早播的小麦春季每667 m2总茎蘖数已达110万苗以上,过迟播种的小麦春季每667 m2不足40万苗。

3.2 病虫草害隐患较大

受2018—2019年小麦越冬期温度偏高的影响,2019年春季小麦苗情总体好于上一年同期,但由于雨雪天气偏多、日照不足,部分田块土壤过湿,小麦苗情总体偏弱,杂草和病虫害威胁较大,且大部分晚播小麦因冬前未能及时进行化除,杂草基数较大。据统计,目前只有1.26×104hm2小麦田杂草化除达标,且仅有2 000 hm2小麦田纹枯病防控达标。

3.3 “倒春寒”冻害和渍害威胁大

春季小麦拔节后生长速度加快,植株体内含水量增加,抗冻能力急剧下降,此期间如遇强降温和寒潮天气,极易发生冻害。同时,随着春季雨水逐渐增多,若小麦田间沟系排水不畅,遇连续阴雨天气,易导致田间积水增多,使小麦根系密集层的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进而导致小麦根系缺氧,麦苗出现发黄、发黑等现象,形成严重的渍害。

4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4.1 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故在开春时要及时查苗,依据苗情施好拔节肥。例如,对于返青时群体过小(每667 m2总茎蘖数小于40万苗)、有效穗数可能不足、基苗肥施用量不足、脱肥落黄严重的麦田,要及早适量施用返青肥,或提早施用拔节肥,可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于群体茎蘖数适宜的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 cm、叶龄余数2.5叶时,追施拔节肥,可每667 m2施尿素8~10 kg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5%-15%-15%)10~15 kg,以利于培育壮秆和大穗;对于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应适当推迟施用拔节肥,并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提倡仅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每667 m2施尿素5~8 kg,以利于小麦增粒增重。

4.2 清沟理墒,防湿降渍

经过冬季冻融交替,春季小麦田间沟系极易坍塌淤堵,且春季降水量偏多,极易导致田间小麦发生渍害。渍害一旦发生,会使小麦根系生长受阻,吸收功能降低,苗情素质下降,从而会严重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穗型与粒重,同时也会加重病害发生。因此,要抓住春季小麦拔节前苗体较小的有利时机,突击清沟理墒,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接,保证排水畅通,以利于防湿降渍。

4.3 适时化除杂草,及时防控病虫害

春季要根据小麦田间杂草草相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控制杂草危害。具体措施为: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发生为主的麦田,可每667 m2用30 g/L甲基二磺隆(世玛)油悬浮剂20~30 mL或4%啶磺草胺(优先)水分散粒剂20~30 mL或1%双氟·二磺(狙击手)可分散油悬浮剂100~120 mL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化除;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与菵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每667 m2用50 g/L唑啉草酯·炔草酯(大能)乳油100~120 mL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化除;以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发生为主的麦田,可每667 m2用使甲合剂(20%使它隆30~40 mL+56%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40~50 g)或苯甲合剂(25%苯达松100~150 mL+56%二甲四氯可湿性粉剂40~50 g)或16%双氟·氯氟吡(雪虎)悬乳剂40 mL兑水30~40 kg均匀喷雾化除。值得注意的是,春季杂草化除要尽量提早,药量、水量要用足,以确保防除效果;同时,药剂喷雾时应选在晴好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防止大风飘移,影响药效;此外,春季杂草化除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 ℃以上时进行,要抓住冷尾暖头,避免在强寒流来临前用药,以防冻害、药害发生。

同时,春季小麦田间要加强对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的防治,且要及时、有针对性且适量地进行药剂防治,其中,对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要避免防治过迟,而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是施药时间要科学。另外,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以实现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和保粒增重。

4.4 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鉴于洪泽区小麦早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 d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要尽早追肥;对幼穗冻死率为10%~30%的麦田,每667 m2追施尿素5 kg左右;对幼穗冻死率为30%~50%的麦田,每667 m2追施尿素7~10 kg;对幼穗冻死率在50%以上的麦田,每667 m2追施尿素12~15 kg,以促进小麦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从而挽回产量损失。

4.5 控制旺长,防止倒伏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春季应强化控旺防倒。具体措施为:严格控制早春施肥;做好小麦拔节前的镇压工作,旺长苗要重镇压,每隔10 d左右镇压1次,连续镇压2~3次;但对于田间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的麦田不宜镇压,尤其要注意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另外,可在小麦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以利于控旺长、防倒伏。

猜你喜欢

洪泽叶龄苗情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夏荷(新韵)
洪泽『蟹』逅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长江图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影响试验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