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检验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01-05张长平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仪器教学法食品

□ 张长平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1 高职高专检验类课程教学现状

检验类课程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奠定理论和实操基础。检验技术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药物、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分析检测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1]。

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检验类课程多是从本科院校食品分析课程套用而来,理论性强而实操性不足。例如,现在的分析仪器大多都自带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但绝大部分教材中还将数据分析及处理作为教学重点,使得理论与实际严重脱钩[2-3]。这就造成了,知识点难懂→学懂的知识与实际脱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知识点难懂,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中,常常是十几个学生“用”一台实验仪器,操作时也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更普遍的情况是授课教师先将仪器调试、设定完毕,学生仅进行有限的操作,导致学生对仪器操作流程掌握的不全面、不系统。实验仪器、设备价格高、数量少,学生对仪器的了解不足产生惧怕心理,是影响检验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食品检验课程教学亟待改革。

2 高职高专食品检验课程的新教法

2.1 项目化教学

选择、设计项目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就业岗位,认真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的选择要点是: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挑战性与可行性。

食品检验类课程的项目设计可采用“双重模块,双线并行”的设计思路。既可以以仪器为主体项目,检测对象为子项目,对每种仪器的操作流程逐一进行强化。又可以以检测对象为主体项目,使用仪器为子项目,巩固不同类样品的整体操作流程。

2.2 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教学环境,以创新、包容、灵活的方式充分调动和利用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食品检验课程的理论部分枯燥、抽象,实践部分受仪器、设备、场地的制约大,所以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食品检验课程在开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开放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日益更新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将实验室没有条件操作的项目搬到多媒体上,使学生模拟和讨论实验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还可以与有条件的检测部门和企业合作,使学生可以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3 课程设计及实施中的改革

3.1 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本着“强化实践、突出训练、注重实效”为原则,围绕检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和实验技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4]。食品检验包括的方法较多,如气象色谱、液相色谱 、原子吸收等。这些方法原理不同且无关联性,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基于以上这些特点,在开设食品检验类课程的过程中,各院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结构。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现在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理论与实践知识脱节严重,上手慢,自身素质较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暴露了现有的课程建设已经不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机制,有目的的培养企业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法、可视化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模拟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参观实习法、演讲教学法于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校外专家与校内指导相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4 结语

通过教学改革,本学院的食品检验类课程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检验类课程是应用范围比较广的课程,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设计能力,还需要高职高专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仪器教学法食品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食品造假必严惩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