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烹饪高职教育“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05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导师制师资

□ 杜 林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观点鲜明地指出了烹饪高职教育现阶段存在的目标模糊、课程安排不合理、模式陈旧与师资不足等问题,针对专业现状,提出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提纲挈领地指出了探索与实践方法,革新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助力烹饪专业发展。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烹饪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雏形逐渐过渡到成形期,诸多高等、中等烹饪学校和专业也正在经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期。而在这个蓬勃前进的过程中,烹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也显现了问题。

烹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模糊

一直以来,烹饪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烹饪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概念较为宽泛和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包括了餐饮高级管理人才、行业厨师,还有烹饪职业培训的教师。以此为目的的烹饪职业教育也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丰富,这导致了烹饪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繁多却不系统,学习对象不堪其重,学习效果欠佳。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面广、学习深度浅,很难适应当下变化迅速的餐饮市场。对比社会烹饪培训机构,缺乏专一性,实用性不足;对比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层次不够。

课程安排不尽合理

随着社会大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追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成为大潮流。当下,西式餐饮十分受欢迎,部分学生家长也敏锐地嗅到了餐饮转型的气息,在择业上产生了倾向,导致了目前烹饪高职专业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西餐教学需求相当高。但是,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并未重视此情况,西餐、西点的课程排布并未增加。

教学模式略显陈旧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在烹饪教育中使用的教学模式以“示范-练习”居多,相对较为传统陈旧。这种教学模式类似于大型的“师带徒”模式,“师带徒”模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学模式,其以师傅示范、徒弟观察练习为特点。而其余目前的教学形式的区别在于规模的变化,徒弟变为了人数众多的专业学生。目前民众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诟病在于教学模式死板,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激发。

师资力量缺乏

据统计,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师生比为1∶21,低于小学(1∶16)、中学(1∶12)和普通高中(1∶14),甚至也不如普通高等教育(1∶17),处于各阶段教育的最底端,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当回归烹饪高职教育,学历门槛又变为师资力量提升的“拦路虎”,烹饪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高技能人才学历不高,高学历教师技能不过硬,师资提升面临窘境。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完成学生教育培养任务的新模式。校内导师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专业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学习与就业进行指导与建议;校外指导教师则侧重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就生涯规划给予建议,由行业在职人员担任。

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

校内导师要持有教师资格证,并征得校内人力资源部门的许可。校内导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都要过硬,学校要对此进行考核和调查。在选任校外导师时,要求与流程要比校内导师更加严格与规范,校外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语言表达、道德水平均需纳入考核,必要时校方要进行面试。

加强校企合作

校内外导师要通力合作,增强学生培养的参与度。首先,校方与校外导师积极预约培养时间,避免出现“走过场”式培养。其次,教师要与“师傅”就学生情况进行定期的交流,让教师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与工作情况,调整在校教育与培养计划;师傅也要知晓学生的优缺点,有的放矢的制定培养目标与计划,提高培养成效。

鼓励参赛检验成效

导师尤其是校内导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性、行业性比赛,拓宽专业视野。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切身感受自己的水平与高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后期的比赛成绩也是对其自身的充分肯定,有利于他们形成职业荣誉感,产生学习动力。

结语

随着社会化进程和大经济发展的加快,餐饮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机遇也是空前的。作为烹饪高职教育者,需潜心研究理论体系,拓展视野,革新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更加适合烹饪业健康发展的体系,改变专业教学陈旧低效的现状,助力专业发展,为建立强大的专业教育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导师制师资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本科双导师制的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