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9-01-04刘庆华
刘庆华,吴 静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苏 盐城 224006)
笔者用牵引、推拿及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6~70岁,平均(48±3.2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3.5±2.19)年;神经根型10例,颈型5例,椎动脉型5例,交感神经型5例。治疗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4~70岁,平均(47±3.19)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5±2.09)年;神经根型11例,颈型6例,椎动脉型3例,交感神经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针灸治疗。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百劳穴、天柱穴及大杼穴为主穴,以颈夹脊穴和后溪穴,患侧曲池穴、外关穴及合谷穴为辅穴,实施雀啄刺法,每5min1次。②颈型颈椎病:穴取天柱穴、风池穴、肩井穴、合谷穴、颈夹脊穴、后溪穴、外关穴,毫针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③椎动脉型颈椎病:以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颈夹脊穴、百会穴、风府穴、太溪穴及大杼穴为主穴,合谷穴、印堂穴及太阳穴等为配穴,风池穴进针将针尖向对侧眼眶内眦,用捻转补法;百会穴针尖向后行捻针补法;头部以外穴位直刺时实施平补平泻法。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取风池穴、内关穴、太冲穴、百会穴、颈夹脊、三阴交为主穴,偏头痛加率谷穴、太阳穴,耳鸣耳聋加听宫穴、翳风穴,眼痛眼胀加鱼腰穴、攒竹穴、太阳穴。夹脊穴、风池穴。内关及三阴交穴位用捻转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1-2]。
治疗组加用牵引及推拿治疗。①牵引:患者取坐位体位开展颈部牵引治疗,牵引重量3~10kg,牵引方向以疾病分型为准。神经根型应面向牵引锤,牵引角度15°~30°;椎动脉型、颈型以及交感神经型背向牵引锤,牵引角度0°~10°。每次30min。②推拿:a.神经根型、颈型颈椎病在牵引结束后,对头枕部及颈肩部应用三部四穴五法推拿法推拿。患者取坐位,医生位于患者后方,指按揉患侧阿是穴及肩井穴,指掐患侧的后溪穴及落枕穴和患侧颈部、肩部。双手将患者的下颌和后枕部托住后缓慢的用力向上进行拔伸,同时并做缓慢的旋转和屈伸。或在患者颈部肌肉充分放松时对患侧做斜扳法1次。最后对双侧肩井穴进行捏而提起操作,借助小鱼际对肩背部进行叩击。每组穴位操作时间为4min,共20min[3]。b.椎动脉型颈椎病取俯卧体位,将头部探出床外,保持头正颈直,并将双上肢屈肘两侧,医生在其脊柱的两侧背俞穴进行掌推、肘拨、掌根揉等法。随后调整至仰卧体位,医生站立于床头前方,一手穿过患者的颈后,并以中指和无名指对侧颈部的大筋进行自上而下的勾拨,然后换另一手重复。接着双手多指对两侧的颈部大筋自相而下进行对揉。患者调整至俯坐体位,将前臂屈曲放在桌面,并将头部放置双臂背侧。医生手部握拳,借助指背对颈部大筋自上而下梳理10次,然后双手拇指先从内向外再自上而下对两侧大筋拨数次。最后挺胸抬头,使用双手掌根对风池穴和对侧维穴处按压片刻,在对另侧交替进行按压。头部则以叩击法、十指抓法进行,同时将颈部向上进行拔伸[4]。c.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取俯卧体位,对颈夹脊、风池为重点用一指禅推法、揉法和滚法,然后在肩背部、颈根部及上肢推5min。然后调整体位为仰卧体位,颈椎实施拔伸,用拇指对颈部进轻柔推[5]。
两组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对视觉障碍、颈部不适、上肢麻木胀痛、眩晕进行评分,0分为无、1分为偶尔发生、2分为时有发生、3分为经常发生。
用视觉模拟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疼痛不适感越严重。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颈肩背无不适感或不显著、各类症状消失。好转:颈肩背不适感减轻、各类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症状未改变。
5 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视觉障碍 颈部不适 上肢麻木疼痛 眩晕治疗组 25 1.12±1.56 0.88±0.13 0.42±2.52 0.61±0.62常规组 25 1.99±1.24 1.35±0.12 1.95±2.69 1.76±0.57 t 2.1828 13.282 2.0754 6.8273 P 0.0340 0.0000 0.0433 0.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5 7.33±1.12 2.39±0.86常规组 25 7.15±1.05 3.59±1.72 t 0.5862 3.1200 P 0.5605 0.0031
6 讨 论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元阳及元阴不足或肝肾亏虚、筋骨濡养失衡,复感风寒湿邪所致。
牵引能够降低颈部软组织构成的张力,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及僵硬,维持脊柱内部及外部的平衡,进而改善椎间组织的血液循环。针灸治疗可改善颈部肌肉群的紧绷状态,进而缓解血管痉挛。推拿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脊椎和周边肌肉韧带组织血液循环[7]。
牵引、推拿及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