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的历史演变与话语建构

2019-01-04

教学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概念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向”、“总方针”、“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1](P69)如今,“改革开放”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政治概念,既是中国发展的历史记忆,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象征,更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引领。然而,“改革开放”概念并非直接生成,从“改革”、“开放”到“改革开放”的提出,再到“改革开放”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表述先后经历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实行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改革与开放”、“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搞活”、“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开放、改革”、“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等话语演变,并最终形成“改革开放”这一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概念。

一、“改革开放”概念的提出

“改革”与“开放”并非新词,党内很早都有提及,而“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词。“改革开放”概念的提出,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背景则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历史节点,是继续按照老路走,还是开辟一条新路?“改革开放”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一开始并非同时一起提出,而是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是一种必然,在党内引起广泛关注。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在审改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时指出:“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2](P395)这是邓小平复出后较早提到的“改革”。随后,邓小平在10月11日召开的大会上提出:“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3](P136)实际上,这就正式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同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指出:“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3](P150)这里提出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正式发出改革的呼声。紧接着,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4](P11)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了改革的方针政策,并形成“改革”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

伴随“改革”的是“开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提到“要努力向外国学习”的号召。此后,“对外开放”政策虽说党内很早就有提及,但真正提上日程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早在1977年9月29日,邓小平就向外国学习方面谈道:“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末,我们就是有希望的。”[2](P210)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开放”的一种呼声。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提出“开放”政策,指出:“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并正式提到“实行开放政策”[3](P132-133)这一概念。邓小平后来指出:“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5](P77)这印证了邓小平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同工商界领导人谈话中指出:“多搞些对外开放和经济工作。”[3](P157)11月26日,邓小平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3](P233)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虽然“开放”和“改革”概念并未同时并列提出,但二者提上日程的时间几乎相差无几。

“改革”与“开放”概念并列一起最早正式提出是在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3](P367)“改革”与“开放”走到一起,第一次正式表达出“改革开放”概念的整体性。邓小平不仅是最早把“改革”和“开放”政策并列提起,也是最早提出“改革开放”这一表述的人。1984年2月9日,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厦门时提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6](P959)这是党的文献中最早完整提出“改革开放”表述的,当时并未写进党的文件中。此后,党的文件也没有直接出现“改革开放”的表述。时隔两年后,1986年4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主席弗拉伊科维奇时再次提到“改革开放”,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当时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舆论,以为我们是搞资本主义,或者以为我们这样搞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经过这几年改革的实践,他们慢慢懂得了,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的。”[5](P157-158)此时,“改革开放”的表述已正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高度关注。因此,这也印证了赵紫阳1987年1月29日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那样:“改革、开放、搞活,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7](P1265)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8](P35)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完整提出和界定是中共十三大。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9](P15)标志着“改革开放”概念的完整提出。

二、“改革开放”概念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并非一蹴而就,在从“改革”、“开放”到“改革开放”概念形成期间,其表述和称谓发生了多次变化,经历了长时间的话语演变。“改革开放”概念最早表述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后来又演变为“对外实行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如1982年3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指出:“党的对外实行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国际形势所采取的坚定不移的政策。”[10](P1179)此后,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11](P38)将“对外实行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表述改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去掉“实行”和将“和”改为“、”。此后党的文件关于这一政策的表述变化不是很大。如1984年4月30日,《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11](P451)较大变化的是顺序,由“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变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10月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中还是用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12](P545)的表述。而邓小平将此表述改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邓小平在10月6日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5](P77)“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虽在表述上有了一定改变,但内容上没有实质变化。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12](P558)使用的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表述,因此,“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表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开始将“改革”表述融入“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概念里面去,并一直不断阐释这一表述。邓小平在1984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5](P98)实际上,对内经济搞活就是对内经济改革,即“对外经济开放、对内经济改革”,也可理解“对外开放、对内改革”。邓小平还有一个意思,对内搞活就是对内开放,“对内开放”主要指改革有一个逐渐开放的过程,从农村改革开始,再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其他体制改革等渐进过程。因而,“改革”与“开放”表述开始融通,并取代“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表述。1985年1月31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提出“实行改革与开放”的表述:“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继而将辽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我国在进一步实行改革与开放的新形势下,加速沿海经济发展,带动内地经济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有着重大的意义。”[12](P647)后来进一步限定为“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指出:“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12](P646)可见,“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党的工作方针,也是“改革开放”表述的一个雏形。3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指出:“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个政策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5](P113)4月15日,邓小平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的谈话中指出:“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5](P117)因此,在邓小平那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都是改革。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5](P135)在党的文件中,“改革开放”的表述也逐渐得以呈现。9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到:“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P799)这样,“改革开放”概念经过系列话语演变,逐渐生成。

此后,“改革开放”概念又有了更多不同的表述,但共同点就是无论怎么表述,都同时含有“改革”、“开放”两词。如“坚持改革、坚持开放”、“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开放、改革”、“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开放、改革、建设”、“改革、开放、搞活”等。诸如:1986年2月9日,李先念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到“坚持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12](P908)3月25日,赵紫阳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使用“改革和开放”;[12](P964)4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主席弗拉伊科维奇时提到“改革开放”;[5](P157)4月3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中使用的是“改革、开放”[7](P1092)的表述;8月2日,国家科委《关于当前科技工作形势和今后工作若干意见的报告》中使用的是“开放、改革”[7](P1111)的表述;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7](P1175)的表述。1987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竹下登时发表《排除干扰,继续前进》的谈话中使用了“开放、改革、建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系列表述。他提到,学生闹事,我们会妥善处理好,“处理这样问题的结果,只会使我们的政治局面更加安定,更加团结;只会使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包括开放、改革、建设的方针政策,更加顺利地、稳步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学生闹事不会出大问题,不会影响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不会影响改革、开放的政策”。[5](P199-200)可见,此时“改革开放”概念一直处在完善形成之中。

基于此,“改革开放”概念使用仍然徘徊于“实行全面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改革、开放、搞活”、“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表述之间。如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公报》提出的“继续实行全面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7](P1221-1222)1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的“坚持改革、开放、搞活”;[7](P1258)3月8日,邓小平在《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讲话中提出“坚持改革和开放的政策”;[5](P212)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用的是“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7](P1410)6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提出“改革、开放政策”;[5](P244)7月4日,邓小平在《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的讲话中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5](P248)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概念的表述和使用上仍未最终确立,直至中共十三大召开。

中共十三大最终将“改革开放”概念的表述、定位、意义、性质、内容、路径、未来发展等进行全面界定和阐释,形成了完整意义的“改革开放”概念。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的谈话中指出:“十三大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的大会。”[5](P251)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点”,不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政策的一贯性,而且阐释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重大意义。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和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经济活跃起来”,“改革和开放,也使民族精神获得了新的解放。”[9](P6)虽说“改革开放”概念的表述一直变化不断,但表达的意思则基本一致。十三大还提出“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和象征。

三、“改革开放”概念的发展

自中共十三大完整提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成为“改革开放”概念发展完善的重要基础。1987年11月16日,邓小平在《十三大的两个特点》的讲话中提出:“在十三大以前,国际舆论和国内的人民还有些担心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是会连续下去,十三大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人民和国际朋友都放心了。”[5](P258)此后,中国共产党一直主要使用“改革开放”这一表述,并一以贯之地将“改革开放”作为党的总方向、总方针、总政策。正如邓小平所指出那样:“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5](P265)表达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之后,“改革开放”概念在表述上有点变化。1988年6月3日,邓小平在会见“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全体与会者时提的是“改革和开放”[5](P266)表述,之后又用回“改革开放”。6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时提出“改革开放”[5](P269)表述。后来,中央全会又正式用了“改革、开放”的表述。9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公报则用“改革、开放总方向”。[9](P286)总之,这里所用的“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表述的语义、语境不同,但与“改革开放”概念表达意思一致。12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谈道:“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争取在五十到七十年时间内发展起来。”[5](P282)由“改革和开放”用回到“改革开放”概念,并表达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长期性。1989年6月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则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13](P545)其实,这些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和界定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中共十三大关于“改革开放”概念的贯彻落实。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将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建构“改革开放”概念的重要意义。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谈道:“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5](P284)即便是发生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也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一直坚守坚定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邓小平在1989年9月4日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放弃不得。”[5](P318)并且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5](P321)1989年9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指出:“十年的巨大成绩证明,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13](P616)10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指出:“谁也不能阻挡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下去”,“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继续发展,经济要滑坡。走回头路,人民生活要下降。改革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5](P332)1990年11月26日,江泽民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13](P1310)同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在总结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改革不断深化,开放进一步扩大。”[13](P1423)江泽民在十三届七中全会闭幕时指出:“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关键在于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13](P1430-1431)这一系列讲话表达出“改革开放”是“总方针”、“总政策”、“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

此后,“改革开放”又进一步被界定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大政策”、“历史性决策”,“一个伟大的试验”,“强国之路”,是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5](P368)1993年12月26日,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大政策,是一个伟大的试验”。[14](P618)赋予了“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大政策”、“一个伟大的试验”等时代意义。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又将改革开放定位为“强国之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等。大会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5](P683)

中国共产党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又赋予“改革开放”概念更多更完整的定位,阐明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6](P789)并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6](P810)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又将改革开放的性质定为“新的伟大革命”。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7](P44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等话语建构,表达出新时期“改革开放”概念的创新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新要求,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等。习近平在上任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18](P78)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P71)随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8](P511)“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最鲜明的特色”、“强大动力”、“有力保障”、“重要法宝”等话语表述,赋予了新时代“改革开放”概念的重要意义。

总之,从“改革开放”是“基本点”、“总方向”、“总方针”、“总政策”、“根本政策”的话语定位,到“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的话语表述;从“改革开放”是“一招”、“大政策”、“历史性决策”、“关键抉择”、“关键一招”的话语演变,到“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法宝”、“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的话语建构,表明了“改革开放”概念的发展完善,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奋斗轨迹,彰显出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四、“改革开放”概念的影响

当下,“改革开放”概念已深入人心,一提到“一九七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深圳”、“经济特区”、“南方谈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贸区”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革开放”。因为这些词汇早已成为“改革开放”概念的重要元素。“万元户”、“下海”、“下岗”、“炒股”等成为中国人民改革开放最深刻的历史记忆。就连许多外国友人都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1987年1月29日,赵紫阳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最亲切的政治概念”。[7](P1261)“改革开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重要意义外,它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政治象征,时下最主流的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个标识。“改革开放”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中“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出现的频次可见一斑。

历次党代会报告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十二大报告1840十三大报告1452629十四大报告682256十五大报告661228十六大报告751514十七大报告682534十八大报告671919十九大报告61189

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统计而来。

根据统计,十二大政治报告“改革”18次,“开放”4次,“改革开放”0次,此时“改革开放”概念还未形成这种表述。十三大政治报告“改革”145次,“开放”26次,“改革开放”29次,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改革开放”达到顶峰,因此,“改革开放”概念正式形成于十三大不无道理。十四大政治报告“改革”68次,“开放”22次,“改革开放”56次,自“改革开放”概念形成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的主题。十五大政治报告“改革”66次,“开放”12次,“改革开放”28次;十六大政治报告“改革”75次,“开放”15次,“改革开放”14次;十七大政治报告“改革”68次,“开放”25次,“改革开放”34次;十八大政治报告“改革”67次,“开放”19次,“改革开放”19次;十九大政治报告“改革”61次,“开放”18次,“改革开放”9次。虽说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关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出现频率相比之前几次党代会报告有所减少,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创新驱动”等新的话语体系形成,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来全面推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社会革命”。

由上表中可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已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出现的热词,尤其中共十三大以来,这也是历次党代会的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行动指南。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关于“改革开放”概念的定位、界定、阐释和表述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9](P15)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4](P6)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三次是改革开放”。[15](P2-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9](P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6](P8)中共十八大报告将改革开放定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8](P11)中共十九大报告则将改革开放定位为“新的伟大革命”,是“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20](P14)七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从“基本点”到“最鲜明的特点”,从“历史性巨变”到“新的伟大革命”,从“强国之路”到“必由之路”,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概念认识和运用的成熟,表明“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而言,意义重大。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是自我革命,也是自我解放,没有休止符。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的。为什么要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解放仍然受到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9](P58)中共十三大回答了这一问题,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永远的动力。邓小平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的谈话中指出:“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5](P25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16](P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P101)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形成的改革开放经验,可能成为当下改革开放的“绊脚石”,也就是说,如果一味死守过去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可能又是“死路一条”。无论如何,改革开放是一个长久常新的永恒话题,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1](P67)正是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需不断完善。

如今,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紧密相连。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需要保持改革定力,坚持改革不改向,变革不变色;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伟大斗争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回头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不归路,而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需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总之,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概念永无止境。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概念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幾樣概念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