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气性坏疽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2019-01-04林荣花
林荣花
(1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960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31)
气性坏疽属于特异性感染,如不及时诊治,可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死亡率可达20%~50%。气性坏疽主要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芽孢杆菌具有繁殖快、不易杀灭和传染性极强的特点,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其特点,我院成立循证护理团队,制订标准流程,2015年3月—2018年9月共接诊20例气性坏疽手术患者,均采用循证护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气性坏疽手术患者20例,其中14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53.0岁。均有外伤史,其中12例症状典型,恶臭,按压伤口有捻发音,8例不典型,均行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查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确诊为气性坏疽[1]。
1.2 方法
1.2.1 提出临床问题 引起气性坏疽的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具有繁殖快、不易杀灭和传染性极强的特点,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初期因症状不典型,鉴别诊断难度很大。提出以下临床问题:(1)如何鉴别诊断气性坏疽?(2)一旦确诊,如何处理?(3)术后怎样管理?
1.2.2 证据检索 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图书馆、PubMed、Uptodate、Baidu及Google搜索等电子检索途径。主题词中文检索为气性坏疽、英文检索为gas gangrenetransmission。近5年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9篇,中文文献76篇。
1.2.3 证据综合与应用
1.2.3.1 气性坏疽的鉴别诊断 气性坏疽的鉴别诊断:(1)外伤史,广泛软组织损伤;(2)伤口剧烈疼痛,按压伤口周围有捻发音和气泡溢出,恶臭;(3)伤口渗出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短粗大杆菌。
1.2.3.2 消毒隔离程序 术前评估:感染部位程度、手术方式、预计手术历时、术中所需手术用物、手术器械以及所需护士人数;备防护用具:防护服、护目镜、口罩、防护脚套。手术时室内外人员固定,尽量减少室内人员数量,术中临时物品由室外人员供应,室内物品终末消毒后方可移出。手术人员戴口罩、手套、帽子、穿加强型手术服,术后,除去帽子、口罩、隔离衣、手套及鞋套,应用皮肤消毒剂进行手卫生处理后方可离开手术间[2-3]。
1.2.3.3 环境处理 手术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打开空调和负压,最后一台手术,门口悬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警示牌,将室内暂时不用或可能不用的物品移至室外,不可移动的可遮盖或包裹。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4]尽可能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敷料;接触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纱布、敷料等一次性医疗用品,以及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均应用黄色垃圾袋双层封装,标明特殊感染种类,按医疗废物焚烧。诊疗器械遵循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原则。手术室物表、墙面1m以下及回风口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手术间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20ml/m3气溶胶喷雾,密闭24h或5%过氧乙酸溶液2.5ml/m3气溶胶喷雾,密闭30min;病人用过的担架车及有可能污染的电梯走廊用3%过氧化氢喷洒消毒;手术间空气细菌培养阴性方能使用。
2.结果
我院按照以上措施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20名气性坏疽患者进行管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医院感染发生,医护人员未发生感染。
3.讨论
循证护理不同于以往的护理科研手段,善于运用最佳证据,构建科学有效地流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管理气性坏疽患者,取得满意效果。但是由于英语阅读能力有限使得本次循证实践过程存在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