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詹梓金教授情系大红袍

2019-01-04戈佩贞刘宝顺高峰

中国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茶学大红袍岩茶

戈佩贞,刘宝顺,高峰

1.福建省宁德职业技术学院,355000;2.福建省武夷山市茶业局,354300;3.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350003

詹梓金教授是当代福建省著名的茶树遗传育种专家、原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他长期从事茶树遗传育种学的教学与科研,师德高尚,致力科研,成果颇丰,为大红袍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一、一生从事茶叶教育事业

詹梓金(1937—2016),福安人,1961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文革”期间下放,1975年调回福建农学院茶学专业任教,1986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担任福建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詹梓金教授热心茶叶社会公益事业,曾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日本中国茶协会顾问、天福茶学院筹建顾问和校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宁德农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以及武夷山市、建瓯市、永春县、南靖县等有关茶叶科技与研究团体的顾问等。

詹梓金教授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考察访问和巡回演讲等学术交流,就“情系乌龙茶”“我国乌龙茶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乌龙茶的种类特征与其品质评价”等内容,在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进行主题演讲,为弘扬和普及中华茶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致力于茶叶科技研究与推广

詹梓金教授是当代福建著名的茶树遗传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遗传育种学的科研工作。他运用细胞学、形态学和电镜技术及同工酶分析,在茶树良种铁观音、福鼎大白茶等的遗传变异、育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变异原因及品种复壮原理提供理论依据。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福建茶树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与规律,从气候学、生态学、解剖学上揭示其潜在的社会价值、经济意义和利用前景,为福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致力于茶学研究,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了《福建野生茶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等数十篇学术论文,著有《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等,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三、为保护“国宝”大红袍倾心尽力

武夷岩茶是福建乌龙茶的杰出代表,而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在明末清初就有采制,已有300多年历史,珍为国宝。由于种种原因,大红袍存在种源认定混乱、母树树体衰弱、推广应用不力等状况,如何保护、开发与利用这一珍贵资源成为武夷山乃至福建茶业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科技组就有委员提出保护大红袍的议案,但迟迟难以实施。

1995年,詹梓金教授担任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组长,他积极组织专家组直面并着手解决这一棘手且紧迫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分析、认真研讨,为大红袍品种的保护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一是明确了大红袍的历史定位。一直以来,大红袍的学术定位属“名丛”范畴,不是品种。为使世人既能观赏大红袍的风姿,又能品尝其神韵,武夷山茶叶科技人员经刻苦钻研,科研攻关,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初用无性繁殖获得成功,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原有的种性特质,是对大红袍特定内涵的传承。

二是提出了科学保护“国宝”大红袍母树的措施建议。他建议将大红袍列入省级珍稀植物进行保护,省、市政府拨专款进行改造、复壮(后来省财政厅拨专款8 万元作为保护大红袍经费);在保护原有面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梯壁、梯阶与排洪沟进行维修、改善;茶园深翻,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增施有机肥与微量元素并进行客土,加厚土层,去除地衣、苔藓,剪除枯枝,对母树老枝分期台刈更新复壮,人工除虫,改造后母树以养树为主,培养树冠,复壮后方可采摘;建议重修通往九龙窠大红袍景点的道路、台阶。通过多方努力,使大红袍这一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珍品获得了新生。

合理的开发是对资源科学利用的必然选择。2009年10月14日,武夷山市茶业局成立武夷山大红袍品种申报工作领导小组,詹梓金教授被聘为大红袍品种申报工作顾问,负责申报材料搜集、分析、整理等。为此,他带领科技团队走访大红袍茶树的区试种植园,开展大红袍DNA分子遗传分析实验及茶叶内含物的对比试验,为大红袍品种的审定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在詹梓金教授的关心、支持和推动下,大红袍品种在2012年通过审定,成为福建省优良茶树品种,载入了武夷茶历史的史册,这是继肉桂之后武夷岩茶的第三大品种,为武夷山大红袍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改进工艺和科学精制,大红袍已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历史名茶一跃成为行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武夷岩茶的标志名品。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武夷岩茶正以全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武夷山市共有茶山近1 万hm2,有注册茶业经营主体1.3 万家,规模茶企31家,通过SC认证企业718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5 家,茶叶合作社129 家,茶类地理证明商标9 件,驰名商标4 件。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茶产业蓬勃兴起,2018年,全市毛茶总产量21 000 t。武夷山、武夷茶、武夷茶文化已然成为生态福建、多彩闽茶的耀眼明珠。

抚今追昔,我们感恩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同时也感恩像詹梓金教授一样把一生的精力献给茶叶事业,为武夷岩茶和福建茶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茶人。

谨以此文向詹梓金教授以及老一辈茶人表达最深情的敬意。

猜你喜欢

茶学大红袍岩茶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从岩茶看客家茶文化
小鞭炮
武夷岩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大红袍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
韩城大红袍花椒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