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体会

2019-01-04曾路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透明膜表面活性鼻塞

曾路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贵州 兴义 56240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青紫、呻吟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以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塞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本病,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经PS联合NCPAP治疗患儿56例,其中男婴29例,女婴27例,胎龄30~36周,体重1.35~2.80kg,按《实用新生儿》诊断标准[1],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的胸片结果和病史,均确诊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

1.2 方法

56例NRDS的早产儿均在应用NCPAP治疗的基础上经气管内滴入PS。(PS是从新生猪肺中提取的含41%~48%卵磷脂,51%~58%的其它磷脂和1%的疏水蛋白。剂量120mg/15mI,240mg/30mI,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

确诊病人后,立即气管插管,充分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同时需将药液缓慢复温至37℃,轻轻地转动小瓶至悬液呈现均匀状态,2.5~5ml无菌注射器吸取固尔苏悬液。用活力碘消毒距门齿3~4cm处的气管导管,经气管插管,将PS分仰卧位,左侧位,右侧位三个体位在患儿吸气时将药液缓慢滴入气管内,每次注完药后用复苏气囊加压给氧并给予拍背以促进药液弥散进入肺泡,然后拔出气管插管继续给予NCPAP呼吸支持[2]。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率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要暂停注药,马上给予呼吸囊加压给氧,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并稳定在90%以上,再重新注药。如无明显呼吸道阻塞症状,6h内不做气管内吸引。初步调整NCPAP参数:吸入氧浓度(FiO2):30%~60%,氧流量4~7L/min,压力设置4~6cmH,15分钟后行血气监测,根据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及时调整NCPAP压力以及吸入氧浓度。第一次给药后6~12小时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可以再给一次Ps,剂量100mg/kg,本组只有3例患儿第二次使用。

2.结果

NCPAP联合PS治疗后,56例患儿中有47例呼吸功能逐渐好转,缺氧症状很快改善,12时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0.89以上,逐步下调氧浓度至鼻导管给氧,治愈出院;5例好转后自动出院;其余4例患儿仍有缺氧症状改为机械通气。

3.护理

3.1 与家属做好病情和用药解释

医护人员与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详细说明患儿的病情,应用PS的必要性、方法、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及该药的价格等。取得配合,树立家长对患儿疾病治愈的信心。

3.2 持续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呼吸状态、三凹征、心率、血氧饱和度、紫绀、呻吟、哭声、反应等呼吸窘迫症状有无改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对哭啼烦躁的患儿应及时给予镇静处理。定时血气监测,根据血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感染、过敏、呼吸暂停、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3.3 做好气道管理

保持患儿颈部呈轻度仰伸位,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按时清理鼻孔及鼻塞。

3.4 作好气道固定及鼻面部皮肤护理,保持NCPAP压力

有效的压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压力过大或过小均可造成气压伤或治疗无效。CPAP管道要连接紧密、妥善固定,以免漏气而造成压力不稳,其次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和婴儿帽,防止鼻塞过紧造成鼻粘膜坏死。也可用一次性给氧管导鼻塞替代,其下面可用一层“工”形人工皮防止长时间面部管道固定造成的压迫性损伤,2~3h检查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或中隔受压。

3.5 气道加温湿化

NCPAP装置应设有加温湿化罐,气体加温应在33~35℃,相对湿度60%以上,保护气道黏膜,减少机体氧耗量,注意湿化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呼吸道黏膜的烫伤。

3.6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实施保护性隔离。做好眼、口、会阴及脐部的护理,保持床单元及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控制输液速度,合理用药,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时供给营养,对各项处置及其效果作好记录。

4.讨论

临床证明,补充PS能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3]、降低肺表面张力、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和合成等作用;NCPAP有增加肺的功能残气量和气道直径,减少气道阻力,规律自主呼吸,节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呼吸做功等功能。还避免了气管插管的损伤、气压伤,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非透明膜病,缩短了NCPAP给氧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所致的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新生儿非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同时,作好给药术中医护配合,有效的医患沟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注意保暖,做好管道护理和基础护理都是患儿顺利康复的保证。

猜你喜欢

透明膜表面活性鼻塞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