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琳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2019-01-04张芙蟒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佩兰急性期老师

张芙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临床以慢性咳嗽、咳痰、喘促为主症,属中医“咳嗽”、“喘病”、“肺胀”、“痰饮”等范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国医大师葛琳仪,学验俱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 余载,尤善治肺系病、脾胃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葛老师治疗慢阻肺经验分享如下。

1 分期辨证 证法统一

慢阻肺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因其病机特点各不相同,葛老师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患者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或年老体虚,复感外邪,致肺气不利,肺失宣降,发为咳、痰、喘、胀等。正如《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所言:“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慢阻肺缓解期病机以本虚为主,肺脾肾虚,水液代谢失司,致痰饮停滞,咳、痰、喘、胀迁延不愈。葛老师辨证论治讲究证法统一,法随证出。其认为慢阻肺急性期应以驱邪、化痰为治则,以期肺司宣肃,外邪得除;缓解期则以补虚、固本为法,补肺脾肾,以期水液代谢恢复正常,痰饮得化。

1.1 急则辨寒热 尤重热证 葛老师强调,寒热辨证是外感疾病、急性病辨别病性最基本的辨证原则。慢阻肺急性期亦当首辨寒热。六淫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分,人体外感六淫之邪,夹杂病体原有体质或内邪,可分为寒、热两证。属寒者,咳痰畅,痰色白,质清稀,咳嗽遇冷或遇风加重,治疗当以化痰降浊,温肺散寒为原则,方可用三子养亲汤合苏子降气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葛老师认为,临床上以热证居多。研究显示,痰热壅肺是慢阻肺急性期最常见的证候类型[2-4]。患者外感风热,或痰浊郁久化热,或病体阴虚,外感邪气或内伏痰浊从热而化,咳痰不爽,痰色黄或黄白相间,质黏稠,舌质偏红,苔偏黄,可兼见发热、汗出、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治疗当以清热化痰为法,方用麻杏石甘汤、桑白皮汤、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等。

1.2 缓则辨脏腑 尤重肺脾肾 慢阻肺缓解期病机以本虚为病机特点,尤其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主。葛老师在慢阻肺缓解期辨证时以辨脏腑为先。肺脏亏虚主要分为肺气亏虚和肺气阴两虚,选方分别用玉屏风散或生脉散等。兼有脾脏亏虚者,合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兼见湿邪困脾,脾虚湿滞者,加用厚朴、苏梗、苍术等化湿之药。肾脏亏虚主要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葛老师常用金水六君煎、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二仙汤等补肾固本。临床中常见肺脾或肺肾两虚,或肺脾肾三脏俱虚者,葛老师在遣方用药时常用上方合而治之。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慢阻肺后期患者,常可影响到心,致使心气、心阳虚衰,葛老师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鼓动心阳。

2 攻补兼施 祛邪不伤正 扶正不留邪

葛老师认为,本虚标实为慢阻肺的基本病性,虚实互为因果。慢阻肺患者多年逾古稀,脏腑已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此为因“虚”致“实”。慢阻肺患者长期咳嗽、咳痰,而痰为津液所化,长期痰液排出,耗伤津液,亦可加重脏腑虚衰,此为因“实”致“虚”。临床常见虚实交错,缠绵难愈。葛老师在临证时注重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由于慢阻肺急性期以热证居多,常常需用清热、化痰之法,多为苦寒伤中之药,故应当尤其注意顾护脾胃,保卫正气,此时葛老师常佐以姜半夏、陈皮等温燥之品,以防诸药寒凉,又能燥湿健脾,理气化痰。同时,葛老师认为,慢阻肺患者常有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内邪为痰浊、水饮、内热、气滞、血瘀,外邪为六淫之邪,故慢阻肺者若要滋补,需审时度势,攻补兼施,切勿闭门留寇,应待症情控制时,逐渐加入清养之品,如生脉散,待余邪已清之时,再选用滋补之药,如四君子类、补中益气汤、二仙汤等。正如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说:“至于病邪未尽,元气虽虚,不任重补,则从容和缓以补之,相其机宜,循序渐进,脉证相安,渐为减药。”

3 善用清法 分步论治

“清”法为清代名医程钟龄所总结的中医八法之一,一般指清热之法,葛老师治疗慢阻肺善用清法,又不局限于清热的功用,更有清除内外合邪之意,具体治法有清宣、清降、清润、清养之分,并按疾病演变过程用“清”法分步论治。

3.1 清宣或清降法 慢阻肺急性加重者,多为热证,故常用清热之法,葛老师又将清热法分为清宣与清降。清宣法用于热邪遏肺,肺失宣发,而致发热、咽痛、鼻塞、咳嗽者,方用银翘散加减。清降法用于痰壅气滞,肺失肃降,而致咳逆上气者,方用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

3.2 清润法 慢阻肺急性期后期或至稳定期的过渡阶段,余邪未清,气阴不足时,用清润法,合用生脉饮加味百合、山海螺、人参叶等。葛老师应用生脉饮常用北沙参代替人参或太子参,取其补益之力较弱,而清润之效更佳。

3.3 清养法 慢阻肺缓解期邪气已平,本虚不固时,用清养法,补养肺脾肾,方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二仙汤等。

4 痰瘀并重 化痰兼顾祛瘀

葛老师认为,痰与瘀是慢阻肺病程中最重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且在疾病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肺为储痰之器,痰为有形之邪,慢阻肺者肺虚有痰,阻于气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而肺主治节,助心行血,慢阻肺者肺虚则血行无力,长此以往,必生瘀滞,血瘀阻滞气机,气不布津,津凝成痰。二者互为成因,而为慢阻肺痰瘀互结之证。正如《丹溪心法·咳嗽》所言:“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所以临床中常可见慢阻肺患者有口唇紫绀,肌肤甲错,舌质紫暗甚则瘀斑瘀点的表现。葛老师重视痰瘀互结的病理因素,在治疗慢阻肺时不止重视化痰,同时兼顾化瘀,前方用药时常常加用丹参、莪术、当归、桃仁、红花或红景天等活血化瘀之药。而气血病机息息相关,活血与理气相辅相成,葛老师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常用理气药,如桔梗、前胡、柴胡、郁金、香附、枳壳等,既理气活血,又有助于化痰,正所谓“治痰先治气,气和则痰顺。”

5 顺应四时 清内外合邪

葛老师认为,慢阻肺患者发病与时令密不可分。一者,慢阻肺发病与外感邪气有关。葛老师指出,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外邪亦有区别。《河间六书·咳嗽论》所言:“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二者,慢阻肺致病更与内邪有关。五脏六腑病于内,功能失调,则内生痰、湿、水、饮、气滞、血瘀、内热等内邪,轻则伏于体内,或遇外邪触发,重则直接阻碍肺气而发为咳、痰、喘、胀等症。葛老师强调,尤其是痰、热、瘀邪,与慢阻肺病机紧密相关。因此在治疗慢阻肺时,顺应四时,清内外合邪。春季万物皆发,慢阻肺者易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此为异禀体质,葛老师在调治此类疾病时常用虫类药祛风通络,如蝉蜕、僵蚕等,以及徐长卿祛风化湿,乌梅收敛固涩等,祛风止咳,助脱敏。夏季患者易感受暑湿之邪,或脾虚湿困,更使痰湿内生,临床常见咳喘兼有脘腹胀闷、纳呆、便溏、舌苔厚腻等,葛老师常常告诫,湿邪得除咳嗽乃愈,常肺脾同调,痰湿并化,加用厚朴、紫苏梗、苍术、佩兰、藿香、草果等化湿之药。秋季多燥,慢阻肺阴虚者常内忧外患,此时葛老师常用清润、清养之法,攻补兼施,慎用温燥劫阴之药。冬季患者不耐天冷,常有急性发作,在常法不效时,加用桂枝、瓜蒌、薤白等通阳之药,或二仙汤温阳。

6 医养结合 善后调治

慢阻肺患者多有吸烟、慢性肺部感染病史,葛老师注重生活调护,常常劝导患者戒烟,并避风寒,谨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建议患者应用黄芪生脉饮、玉屏风颗粒、铁皮石斛代茶饮等,补益肺气,增强免疫力,预防外感。冬令宜进补,秋冬季时可适当应用膏方,或食用生晒参等。但若慢阻肺患者在天冷时发生急性加重,此时则不宜进补以免闭门留寇。故葛老师提倡慢阻肺患者在较少出现急性发作的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可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口服温补肺肾之方,以提升阳气,减少秋冬季急性发作。

7 典型医案

徐某某,男,68 岁,2018 年5 月15 日初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3 年余,近1 周外出旅游后出现发热,咳嗽,痰较多,白黏,活动后气急,汗多,鼻塞流清涕,纳便可。舌质暗红,苔黄腻,脉细。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医诊断:肺胀病,痰热壅肺证。治法:清肺化痰,降气平喘。拟方:银翘散合定喘汤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2g,炙麻黄9g,鱼腥草15g,黄芩9g,蒲公英、金荞麦、紫菀各15g,款冬花12g,桔梗、前胡、紫苏子各9g,葶苈子15g,薄荷9g,当归、丹参各15g,陈皮9g,厚朴15g,紫苏梗、佩兰各12g。共7 剂,1 天1 剂,水煎100mL,每天2 次,餐后温服。二诊(2018 年5 月22 日):药后咳嗽咳痰均减少,鼻塞流涕减轻但未除。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予上方减紫菀、款冬花、紫苏梗、佩兰、薄荷,加白芷12g,辛夷9g。7 剂。三诊(2018 年6 月5 日):药后咳嗽咳痰继续减少,鼻塞流涕好转。苔白腻,脉细。予上方减白芷、辛夷,加紫苏梗15g,佩兰、藿香各12g,助芳香化湿。14 剂。四诊(2018 年6 月19 日):一般情况可,睡眠欠佳,皮肤瘙痒。舌苔薄白,脉细。上方减金银花、连翘、厚朴、紫苏梗、佩兰、藿香,加酸枣仁、夜交藤各15g,柏子仁12g,珍珠母(先煎)、龙齿(先煎)各30g,地肤子、白鲜皮各15g,白花蛇舌草12g。五诊(2018 年7 月24 日):活动后气急,无明显咳嗽咳痰,大便2~3 日一行。上方减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龙齿、地肤子、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加莪术15g,红花、桃仁各9g,北沙参15g,麦冬、五味子、仙茅各9g,仙灵脾、羊乳、人参叶、百合各15g。再进14 剂后停药,随访。

按:患者系老年男性,慢阻肺多年,此次因急性发作,为寻求中医治疗而来葛老师门诊。患者素有痰邪内伏,旅途劳累后外感风寒,触动内邪,合而犯肺,肺失宣降;又因患者发病为春夏交替之时,天气初热,又逾7 日才就诊,郁久化热。总体为风寒外束,痰热壅肺,故为发热、咳、痰、喘、鼻塞、流清涕、舌苔黄腻。治疗以银翘散合定喘汤清肺化痰,降气平喘。银花、连翘共为君药,辛凉透表,疏风散热,臣以炙麻黄宣肺平喘、又散寒,黄芩、蒲公英、金荞麦、鱼腥草清肺化痰,桔梗、前胡、苏子、葶苈子宣降肺气,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佐以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陈皮、厚朴、紫苏梗、佩兰化湿。全方合力祛邪,清宣、清降并用。7 剂后咳嗽咳痰减少,故除去紫菀、款冬花,此时表邪已除,故减薄荷,舌苔稍化,故减紫苏梗、佩兰,但有鼻塞、流涕,故加白芷、辛夷宣通鼻窍。再进7 剂后咳嗽、鼻塞流涕均减,故减白芷、辛夷,因时值夏季,舌苔白腻,故又加紫苏梗、佩兰、藿香助芳香化湿之力。四诊时患者咳嗽好转,舌苔已净,故减金银花、连翘、厚朴、紫苏梗、佩兰、藿香,用定喘汤加减再巩固清肺化痰之力。药进14 剂后,诸症好转而停药。但1 个月后仍有气急,为久病必瘀,加莪术、红花、桃仁活血化瘀,久病必虚,用清润、清养之法,加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羊乳、人参叶、百合益气养阴,仙茅、仙灵脾温补肾阳。纵观治疗全程,葛老师先用清宣与清降之法,祛除内外合邪,待外邪皆清之时,纳入清润、清养之品,攻补兼施,同时化痰、祛瘀并用,注重祛除时令湿邪,进退得宜。

猜你喜欢

佩兰急性期老师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清暑祛湿话佩兰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法媒称佩兰在亚洲“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