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阳区吊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9-01-04李华君

科学种养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吊瓜瓜籽建阳

李华君

2006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从浙江省长兴县引进吊瓜小规模试种,如今生产面积发展到每年约1.5万亩,吊瓜已成为建阳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吊瓜学名栝楼,又称瓜篓、野葫芦,为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吊瓜产业是一个新兴特色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吊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建阳区吊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综合分析。

一、吊瓜生产现状

(一)种植适应性条件

建阳地处武夷山脉南麓,福建省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光照充分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299天,平均降雨量1675.7毫米,平均日照1670.6小时,适合吊瓜种植。吊瓜适应性较广,对土壤性状要求不严,水稻田、荒坡、旱地均可种植,一次种植多年收益。

(二)发展现状

2006年,建阳区3户农户从浙江省长兴县引进吊瓜试种约18亩,当年吊瓜籽平均产量达到 200千克/亩,市场价32元/千克,产值6400元/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8年生产面积发展到1.5万亩,总产量达3375吨,总产值达1.35亿元,吊瓜籽平均售价40元/千克,平均亩产量225千克/亩,平均产值9000元/亩,最高产值1.38万元/亩。吊瓜产量第一年至第三年达到最高值,第四年开始逐渐下降。吊瓜种植成本第一年较高,约3500元/亩(包括种苗690元/亩,支撑物1800元/亩,钢丝、铁丝410元/亩,肥料、农药等600元/亩),第二年开始成本逐步降低,仅支付肥料、农药及人工管理等费用。建阳区气候条件优越,产出的吊瓜籽质量优良,籽粒饱满度为2600~3200粒/千克。近年来,吊瓜种植管理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吊瓜籽价格比较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随着吊瓜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对吊瓜产业的进一步认识,建阳区吊瓜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建阳区吊瓜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建阳区吊瓜种植主要分布在书坊乡、回龙乡、麻沙镇、莒口镇、徐市镇等乡镇,其中书坊乡种植面积最大,2018年书坊乡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约占全区吊瓜总面积的50%以上,该乡已有两家吊瓜籽小型初加工企业。

(三)瓜农掌握的栽培技术与劳动强度情况

多年来,在建阳区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合作社业务骨干的培训指导下,大部分瓜农初步掌握了大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贮藏等技术。

吊瓜适应性广,劳动力成本低,便于栽培管理,人人可种植、户户能增收,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在家留守的中老年人和低收入农民,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边角地种植。正常情况下,2名劳动力可种植管理70亩吊瓜地,除搭建棚架、采收时节需要临时雇工外,其他时间基本不请雇工。

(四)吊瓜籽销售现状

由于建阳区优越的生态环境,种植的吊瓜籽绿色、无公害,风味独特,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药用和美容保健价值高,吊瓜籽已开始小批量的走上了大、中城市超市的货架,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二、建阳吊瓜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一) 场地选择

吊瓜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且适应性广,但在实际规模栽培中以选择交通方便、排灌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pH值略呈酸性为佳。

(二) 搭建棚架

棚架选用牢固的2.5米长水泥立柱,立柱间距一般在3~4米,埋土约0.4米,棚高1.9~2.1米。立柱上面按棚向拉钢丝、铁丝,钢丝、铁丝上再覆盖一层尼龙网供藤蔓攀缘,并在立柱四周用短桩固定。最外围的水泥立柱要稍向外倾斜,并多加1根水泥柱呈倒“V”字形分布,增强牢固度。

(三) 品种选择

建阳区2015年后开始选用结果多且瓜大、籽多、粒重的优良大粒种,如越蒌2号、越蒌3号。

(四)田间管理

1. 整地作畦

搭好棚架后用悬耕机等微耕机具深翻田块,结合撒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并开好排水沟,后整成3~4米宽的畦,在畦上用细土堆成宽1.5米、高6~10厘米的定植垄,垄上盖黑色地膜(起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2. 合理定植

①定植时间。当苗长到约10厘米高时,选择晴天进行定植,建阳区一般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白天气温基本稳定在20℃以上,夜温12℃以上)。

②定植方法。根据地块形状和面积大小确定吊瓜的株数,一般每亩定植55~60株,株行距按3米×4米的规格种植。先用打孔器在垄中央打深约15厘米的孔,再将头天浇足水的营养钵苗,用手掌贴着基质面、食指与拇指轻轻夹住苗基部,并顺势倒立过来,另一只手则将营养钵取离,随即将苗放入种植穴,并回填细土轻压,同时取穴内少许土块将穴周围黑地膜压实。

吊瓜属雌雄异株藤本植物,定植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雄株,提高坐瓜率,一般每亩4~5株雄株。也可在每亩吊瓜地放2~3箱蜜蜂,利用蜜蜂授粉,增加坐瓜率。

3. 水肥管理

吊瓜需肥量大,注意把握基肥要重施、追肥要巧施且氮、磷、钾肥要合理配合使用的原则。建阳区规模种植吊瓜多选用肥沃的农田,第一年基本不施基肥,第二年开始结合冬季清园,选用奶牛场、禽类养殖场收集的粪便及食用菌栽培后的菌糠等,经充分腐熟作为基肥。追肥次数、数量及时间根据藤蔓、坐瓜情况灵活掌握,合理调控。施肥不可离根太近,要在距离根基处1米以外,否则会造成肥害烂根死亡。

在吊瓜植株生长期间,当幼苗进入雨季后应注意排水,避免被淹,影响正常生长。开花坐果期间,适宜的降水和增加空气湿度能提高坐瓜率,遇到干旱则落花落果增加。每次花谢后,及时补充水分,确保幼瓜的迅速膨大和籽粒的均匀度。有条件的可在黑色地膜下铺设滴管,省时省力。如遇夏季高温季节应及时掀去地膜,并注意浇水抗旱,确保土壤不干裂发白。

4. 整枝修蔓

吊瓜定植后,每株留1个健壮腋芽作主茎,去除多余腋芽和侧枝,确保养分集中。在其藤长20~25厘米时,应及时用软绳牵引藤蔓上棚架,防止被风吹落。对上棚架后的藤蔓,及时对主蔓进行摘心,并处理好倒挂枝蔓。在吊瓜藤蔓生长过程中,应剪去棚架上过密的细弱侧枝,以及受病虫危害的畸形无效藤枝,使架上藤蔓分布均匀,不重叠不挤压,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吊瓜的健壮生长。

5. 病虫害防治原则

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科学使用农药。吊瓜的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炭疽病等,吊瓜的虫害主要有黄守瓜、瓜绢螟、栝楼透翅蛾和蚜虫等,注意及时用药防治。

(五)适时采收

早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初开始成熟,当果实表面转成橙黄色时即可分批采收。扒开果皮,将瓜瓤、籽粒倒入吊瓜清洗机清洗晒干,并拣去杂质及瘪粒籽即可进行加工或冷藏。

(六) 采后管理

吊瓜采收结束,应加强采后管理。待藤蔓大部分干枯后,将茎秆离地面5~10 厘米处剪断,并在茎部伤口处喷施1次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结合冬季清园,清除杂草及枯枝落叶,浅翻土壤,注意不能损伤到根,并利用火烧土等将吊瓜基部培高土墩成馒头形,防寒保温。对种植多年的老化块根应及时更新,可在根部重施有机肥,重新恢复生长势,也可于冬春将根部全部挖起,切除部分老化块根移种异地,重新培育。对第二年3月左右还不萌发的则进行补种新苗。

三、吊瓜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产量、品质及价格不稳定

一是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二是选种差异,价格不同。有的农户选择大粒种,如越蒌2号、越蒌3号,有的农户则选择小粒老品种,而大粒种价格明显高于小粒种。

(二)专业合作社较少,带动力不强

由于建阳区吊瓜专业合作社经营不够规范等原因,致使合作社没有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表现为统一服务和销售能力不强,资金融资困难,带动力不强,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关系不和谐,利益结合不紧密,基本上没有实行二次利润分配。

(三)产业扶持力度不足,瓜农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吊瓜作为特色农产品引进项目,由于农户对吊瓜产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深,加上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设备的扶持,使良种选育、示范基地建设等难以开展,产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农民自我无序发展状态,瓜农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四)依靠商家上门收购,农民经济效益偏低

2006—2012年,建阳区绝大部分的吊瓜籽依靠商家上门收购,吊瓜籽经收购商加工后销往浙江、广东等地,价格成倍上涨,而瓜农实际收益很少,农户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五)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

由于吊瓜籽保质期短、易出油、加工期短,且没有相应冷藏保鲜设施,影响吊瓜籽加工产值。建阳区暂无大型深加工企业,吊瓜的果皮、根、叶等部分未能充分利用,美容、保健、药用品开发还处于空白状态,造成吊瓜的附加值不高。

四、对策建议

(一)推广生态栽培,提升吊瓜品质

全面推行应用吊瓜生态标准化栽培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吊瓜新品种,并对种植4~5年的吊瓜进行轮换种植、补种新苗,使瓜苗枝蔓结构优化,以保持旺盛的苗势。栽培过程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治理病虫,在吊瓜种植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农药对土壤与水质的污染,提升吊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吊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结合本地有机肥资源优势,推广吊瓜地使用由畜禽粪、食用菌菌糠等有机物料经微生物菌剂充分腐熟精制而成的有机肥,最终达到节本、提质、增效、绿色环保,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吊瓜清洗水池,方便瓜农清洗吊瓜籽,使吊瓜籽清洁光亮、质量好,同时将清洗吊瓜的废渣废液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渣用作吊瓜种植的肥料循环利用,使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吊瓜采收后还可结合种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等经济作物,提高空间和时间利用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二)拓宽销售渠道,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吊瓜产业的深度融合,借助大众传媒和手机客户端,结合“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及“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线下实体店及线上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吊瓜销售渠道,使瓜农足不出户就能让产品销售万里。

加强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吊瓜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 +农户+电商平台”的新型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1. 加快产业园建设

建阳区可通过打造吊瓜基地和示范点,形成辐射效应,扩大种植规模。2019年,建阳区政府加大了对吊瓜产业的扶持力度,在书坊乡建立吊瓜产业信息园。另外,在其他吊瓜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如徐市镇、麻沙镇等也将加大对冷库建设的扶持力度,以解决吊瓜籽保存困难的问题。

2.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载体,借助腾讯、微信、QQ、抖音等平台,加大对建阳区吊瓜产业的宣传力度。农业部门要发挥农技员的作用,结合科技下乡进村、现场会等活动,发放吊瓜栽培技术手册,加强吊瓜栽培技术指导,促进吊瓜产业稳步发展。

3. 加大金融支持

通过小额信贷解决困难户资金问题。吊瓜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产业发展资金遇困难时,也可通过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4. 加强校企合作

强化科技兴农, 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与科研院校的项目技术合作,引进和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开展对吊瓜籽精深加工的研究,探索吊瓜果皮、根、叶的充分利用,将吊瓜籽加工成美容、保健及药用品,提高附加值。

5. 加强品牌建设

建阳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在吊瓜品牌建设方面,借鉴武夷山水品牌,打造自己的吊瓜品牌,申请绿色食品标志,提高建阳区吊瓜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吊瓜瓜籽建阳
2019 年华南型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香瓜里面的籽可以吃吗?
新疆打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及货架期预测
长兴吊瓜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和毒理学初步评价
小西瓜丛林大冒险(连载一)
吊瓜花
贫困村的小吊瓜结出致富大果实
建阳:多措并举开展产业扶贫
建阳区革命遗址修建纪念碑(亭)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