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2019-01-04吴军,田谧
吴 军,田 谧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后期的一种临床表现,据报道显示,约有50%的肝硬化患者会在10年内出现腹水,其生存率明显降低,5年内的生存率仅在5%~10%之间[1]。肝硬化腹水的常规治疗措施有合理饮食、利尿、补充人血白蛋白、排放腹水、腹水回输等[2],但综合效果欠佳。笔者采用中医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5月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9~67岁,平均(49.6±3.3)岁,病程1~5年,平均(2.6±0.7)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0~68岁,平均(49.3±3.5)岁,病程1~4.5年,平均(2.5±0.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病例标准
①年龄20~70岁,男女均可。②符合“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肝脾血瘀证”的诊断标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20岁,或>70岁。②不符合“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或中医“肝脾血瘀证”的诊断标准。③合并其它系统严重疾病者,过敏体质者。④合并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者。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1.5 治疗
对照组:告知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配合利尿消肿、降酶、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人血白蛋白、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共治疗2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①益气活血法,基本方组成:党参、黄芪、枳壳各20 g,炒白术、茯苓、赤芍、陈皮各15 g,三棱、莪术、炙甘草各10 g,香附9 g。随症加减:腹胀重者加青皮15 g,莱菔子20 g;伴有尿少明显者加车前子、大腹皮各25 g;身目发黄者加茵陈蒿20 g,栀子10 g;腹水顽固不下者加泽兰叶15 g,益母草25 g;恶心、呕吐者加厚朴9 g,砂仁6 g。每日1剂,水煎取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②中药外敷法,药物组成:生大黄15 g,大腹皮、猪苓各20 g,桃仁、枳实、商陆、木香、红花各10 g。上药共研细末,使用时取适量用白醋调匀,制成中药外敷贴,外敷于神阙穴、水分穴、期门穴(双侧),每次外敷时间为30 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周为1个疗程。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3]
①临床缓解:腹水、肢体水肿全部消退,超声未见腹水,主要症状消失,尿量>1200 ml/d,体重、腹围恢复至正常,病情稳定>3个月。②显效:腹水、肢体水肿显著消退,超声示腹水减少≥50%,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尿量>1000 ml/d,体重减轻>2 kg,或腹围缩小>5 cm。③有效:腹水、肢体水肿、症状、腹胀等有所改善,超声示腹水减少<50%,尿量<1000 ml/d,体重减轻<2 kg,或腹围缩小<5 cm,但>3 cm。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2 结果
治疗组临床缓解4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9.44%。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益气活血法针对病机而设,以益气药、活血药为主,标本兼顾;中药外敷法则是一种特色中医外治法,将具有活血、行气、利水、逐水的药物外敷于特定穴位上,可发挥利水消肿的作用。综上,采用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较好,故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