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管理的六个维度
2019-01-04王婷
文 | 王婷
陶行知曾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是的,校长从来不易,不但要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学术自信,更要有为生民立命的社会担当。那么,如何做“好校长”?如何办“好学校”?笔者围绕现代学校管理的六个维度谈几点思考。
理念为行——把握教育本质,具备教育前瞻力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它是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校长只有将自己对于教育的深度理解与不懈追求凝练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才能引领一个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办学理念的凝练首先应遵循教育规律,关注人的发展。作为校长,必须能把握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天赋才华,而不是将学校办成赛马场。正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如果我们不能让大家真正弄清教育的本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不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任何表面上的变革,都同样会迷失自我。”
学校的特点是凝练办学理念的基础。因此,办学理念的凝练还应基于学校发展历史与环境特点。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成志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成志”从一开始就深深融入学校师生的血脉之中。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成就了学生的幸福人生,成就了教师的育人之志,成就了学校的教育之道。
办学理念的凝练还应充分把握时代的脉搏。例如,百年老校广州市执信中学秉持“执德至弘,信道至笃”的“执信”精神,形成了“崇德以立人,瀹智以育人”的指导思想,培养“基础宽厚、品行雅正、人格独立、视野开阔、有责任担当、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执信人’”。
品牌为王——创建品牌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学校品牌就是学校特色所带动的学校知名度,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社会和公众所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学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首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其次,学校特色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立足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学校办出特色,富有生命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异彩纷呈。最后,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对学校教育品牌的形成会起很好的辅助作用。要注意将学校文化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通过实践提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相对稳定的、良性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进而形成学校的教育品牌。
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师资”上求保障,在“文化”上寻依托。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异常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提高对品牌建设的理性认识,遵循品牌建设的内在规律,学会品牌规划与管理,也是校长提升现代学校管理能力的一门必修功课。
制度为基——优化治理结构,凝聚管理支撑力
学校管理需要制度,因为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及时调整优化学校制度乃至组织结构,是确保学校获得生命力之关键所在。
校长首先必须明了规章制度已不局限于规范人的行为,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行机制的优质高效。所以,我们在制定、完善和执行规章制度时,要处理好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的关系,使每个人真正做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善其事。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标准化、科学化、人性化为目标优化学校管理制度,以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目标促进学校组织机构的变革,将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更大可能地开发出来,才能实现生命时间的获得、生命空间的获得,最终实现个体生命体验的获得,这是学校组织存在的终极价值。
课程为魂——推动课程变革,提升内涵发展力
学校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丰富的显性与隐性课程来教化人。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精神和文化品质。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的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
校长要根据生源特点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设校本课程等措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课程既要追求“共性”,也要满足“个性”需求,使学生在多元的发展环境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校长一定要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并给予针对性指导,这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校长赢得教师尊重的重要途径。
以人为本——发挥个体优势,聚焦师生幸福力
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是在组织中重点对“人”进行引导。
以什么人为本?是要以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为本,让大多数人走出微弱的一小步,要比让少数人走向“金字塔”更有意义。教育的关怀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使他们都能在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中得到成长,这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以人的什么为本?用蔡元培的话来回答就是——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真正好的教育应以完善人、发展人,以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本,以人的幸福为本。我们的教育,应有穿透学生生命全程的力度。
着眼未来——破译AI密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AI时代,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校长定要着眼未来,明确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一系列机器人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须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种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注入学生血液里的强大因子。
基于此,学校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充足准备。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要思考,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才能让AI作为工具,帮助学生变得更聪明,让教育引领时代。
在丰富的教育生态下,“好校长”必须坚守教育本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有对自己主动的“修剪”与磨砺,更要有为了教育而选择经历疼痛和超越的勇气。如此,才能成就“好学校”,才能让不可回溯的时光变成温暖而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