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野之鹰
——与高中生共勉

2019-01-04

中学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补习班荒野大学

“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愿做肥硕的井蛙!”执是之故,我学会捆绑行李。

总是独自走上生命的每个阶段,从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始安顿自己。小学毕业,明明附近有所中学,我却跑到离家四十分钟车程的中学就读。好不容易与他们熟了,成为一分子;明明附近有几所高中可供选择,我却大胆地跟导师讲:“我要去台北考高中!”

十五岁,捆了今生的第一个行李,连牙刷、毛巾都带走。屋前厝后,巡了一趟,要狠狠记住家的样子,躲在水井边哭一场,仿佛忽然长大了五岁。我不嫉妒别人的十五岁仍然滚入父母怀里,睁着少女的梦幻眼睛,而我却得为自己去征战,带刀带剑地不能懦弱。

所以,我孤零零地在台北寄人篱下,每天花三个钟头来回新北投一所高中与复兴南路的亲戚家。台北火车站前,清晨卖饭团的妇人,我拿她当妈妈。坐在淡水线火车上,饭团啃完了啃书本,每本书烂得软趴趴;课堂上,闭眼睛都知道老师说错一个年代。

那时,校内的读书风气不盛,许多人放学后赶约会、跳舞、逛士林夜市;情况好的,赶补习班。我没有玩的权利,也没经费课外补习。还是那副硬脾气,就不相信出考题的能撂倒我,非上好大学不可。

这样逼自己,正常的十七八岁身心也会垮的。平常,没谈得来的朋友,我干脆跟稿纸谈,谈迷了,就写文章、投稿,成天在第二堂下课冲到训导处门口的信箱,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杂志社寄来刊稿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的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我迷上写作,连带搜别人作品看得眼睛出火。他们写得好,我写不好,道理在哪儿得揪出来才能进步。我常常捧着两大报副刊上的名家作品,用红笔字字句句地勾,我不背它们,我解剖它们,研究肌理血脉,渐渐悟出各有各的路数。那时很穷,买不起世界名著,铁了心站在书店速读,霍桑《红字》、赫塞《流浪者之歌》、《泰戈尔全集》、托尔斯泰《高加索故事》……有些掏钱买了,其余则浏览,希望将来变成大富翁全娶回家,看到眼瞎也甘愿。“世界太大,生命比世界更大,而文学又比生命辽阔!”我决心往文学走,不回头。

缺乏目标的年轻生命好比海上漂舟,我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往哪里去,考大学只是眼前目标,我知道为什么必须上大学,不是依社会价值观、师长期待或盲目的文凭主义,而是依自己对生命的远大梦想。

高二暑假,我写了一封信回宜兰,告知已从亲戚家搬至大屯山学校附近的别墅,月租三百元,由于没钱上补习班必须靠自己拟定“大学联考作战计划”,因此今年不回家割稻了。“身上尚有稿费及打工赚得的钱九百八十七块,够用两个月了。请家里放心,我会打胜仗的。”

每天,依例凌晨四点起床早读,按照作战策略,这个暑假必须总复习所有科目并预读高三功课(已搜得学姐的旧课本),至少做一遍从各补习班、明星学校搜集的题库、试卷及历年联考试题,并且每隔半月“验收实力”——看自己能考上哪一个学校。

想睡觉,不行。开始思考打仗应该用智慧,光靠死拼活干岂不是“义和团”!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纳,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所以,“历史”变成身穿古装的我恣意穿梭于时空隧道,采访秦始皇谈如何并吞六国、跟汉武帝吃饭谈外患问题、陪成吉思汗遛马的探险志了。还可以指着光绪骂:“你这个懦夫,干吗那么怕慈禧,你不会派刺客把她‘解决’掉吗?”

“地理”也好办,那是我跟心爱的白马王子周游世界的旅行见闻。“数学”,确实有点伤脑筋,三角函数实在不像个故事。“三民主义”,决定留到联考前一个月,再以革命心情奋战,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如此整顿之后,升高三,当同学们一个个迸发高三杂症,勉强念书,或奔波各补习班像只无头苍蝇,我却笃定得像个磐石,心稳稳地纹丝不动。继续按自己的作息方式排读书计划,联考前一个礼拜,同学们灰头土脸、乱了军心,熬夜赶进度;我却无事可干,反其道而行,逛市场吃红豆冰,买番茄弄蛋炒饭,早晨、黄昏到山径散步,过几天舒服日子。其实无形之中,脑子里正在整编、活络所有念过的内容,使枝枝节节的知识更加密实,形成实力。我有自信,问任何问题,我都能说出一番道理。

联考那日,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园游会。听说有同学拿到试卷,眼前发黑、手心冒汗、下腹绞痛,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太稳了,拿到国文、历史、地理试卷,觉得像在考小学生,暗笑出题老师怎么出这种简单的题目?钟响后,同学们纷纷翻书找标准答案发出哀号声,或到家人面前忧心忡忡。我没人陪考,也觉得家人像组“进香团”陪考只会坏了军心。我一本书也没带,考过就算了,不再想它。闲得没事干,买汽水边走边喝,像个巡逻。

放榜后,在大屯山城赁居的小屋打点行囊,一下子天地开了。三年高中生活留下的日记、写的文章,一把火烧了,我的青春岁月在火光中、泪眼里化为灰烬。那些忧喜苦乐全不计较,也无须保存,我知道自己又要去陌生地方从头开始,就像过去每个阶段,命运交给我一张白纸一样。

在不断飘荡中,能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与意义是最大的收获。我太早离开家庭的保护,也学会独立、为自己的生命做主,虽然无法像一般人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期,可是也学到同龄孩子学不到的,如何做一只在荒野上准备起飞的鹰。当一切匮乏,无人为我支撑时,我惊讶自己能从“无中生有”,磨砺出各种能力,守护自己。这样的训练比考上心目中大学更重要——或者反过来看,因为有这种训练,才可能上心目中的大学。每个人成长的困境不同,但我仍然相信,对生命热爱、对梦想追寻的这份毅力,会引领我们脱离困境。不要轻易认为今天就是末日,因为明天的太阳跟今天不一样。

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却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起头了;我如愿转入中文系,如愿成为作家。少年时,怨怼老天,现在懂得感谢。

因为,当他赐给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猜你喜欢

补习班荒野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充实的双休日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荒野求生
韩补习班传授举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