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义:行云流水快板情
2019-01-03刘海东
刘海东
“如果说师父是一座艺术界的高山,他的助手——我的师娘,就是这座高山上最挺拔的青松!我们这些艺术界的雏鸟在他俩身边飞来飞去,环绕练习着各种动作,渐渐长成可以独立远飞的雄鹰。”
师徒父子情
李宗义虽生于天津,却扎根在吉林。在他位于长春市的家中,一副珍藏了60多年的快板被他视作珍宝,这是王凤山先生在他学徒期间亲手制作,赠予他的。看到它,仿佛又回到了跟师父学艺的时光,一个个场景瞬间涌现。
1959年,還在读小学的李宗义被选拔到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学习快板表演。师父王凤山先生的言传身教,让李宗义很快爱上了这一行。拜师起,他每天三点一线,学校、师父家、剧场三地儿跑,除了文化课,就是练功和演出观摩。“师父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功之下方才出高徒,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坚持每天练功。他还说,学艺要先学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跟着党走。这些话我一直铭记于心。”
苦练基本功
3年的学徒生涯过后,李宗义被派到吉林市曲艺团工作。繁忙的演出活动接踵而至,虽与师父远隔千里,但师父的教诲始终念念不忘。
在演出的道路上,李宗义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定位。“艺人有句话叫显功藏拙,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表达出来,假如嗓子比较亮,就要突出这个优点,不要刻意压制,这样观众听着也舒服。还有一些舞台技巧,比如抬腿、眼神、云手的打法,都要跟各曲种老师学,博采众长”!
在李宗义看来,快板最大的难点是解决气口、节奏的问题,因为一个人要打板,要在台上声情并茂地刻画人物和表演,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也正因此,他每天必练嗓子。冬天,不戴围巾帽子迎风而战;夏天,闷在五六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场功夫练下来已是汗流浃背。他说,嗓子都是练出来的,这样舞台表演时嗓子不发紧,不会出错,才能呈现出最佳的演出效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李宗义心中,使命感一词根深蒂固,他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他说,习主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给他的触动很大,现在看来,是对他演绎事业的升华。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多名伤员被送往吉林救治,李宗义的一场演出下来,带给他们的是心灵的慰藉和重建家园的信心与决心。还有一次,在吉林市16军赴越援战前夕,李宗义等几位演员奉命为战士们演出,当时在营地,演出过后烹菜喝酒,战士们的情谊让他至今难忘——在战士们眼中,身上肩负的是国家的嘱托,短暂的分离为的是他日的胜利还巢。李宗义深受感动,他说,为国效力是战士们的使命,而为他们演出,鼓舞他们的斗志,则是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过去我们只考虑自己,好好练功能赚到钱,受人尊重,现在看来,做过的每一件事、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在为灵魂服务。唯有此,才能一直坚守下去。”
发扬与传承
李宗义整整工作43年,步步攀升。退休后的他,迁居至长春市,被吉林省曲艺团聘请为艺术顾问及演员,同时,受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曲协邀请,他参与到“百名艺术家走进新时代传习所”活动中。每年,各地慰问演出多达数百场。代表作品有《雾凇冰雪绕江城》《江城颂》等。
快板属于小曲种,尽管难学,但李宗义仍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学习这门传统艺术。如今他门下已收了11名徒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准备拜师者不计其数。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通过他的口传心授,弟子们纷纷学成出师。
李宗义说,做艺先做人。说快板不但要求吐字清晰、有天赋,还要能很快进入故事情节,这些都需要苦练基本功,再到台上进行打磨。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吉林省快板事业的发展,回报家乡的同时,将这门艺术传承,让其永远闪耀在中国的曲艺舞台上。
李宗义
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快板传承人,曾任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