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03徐伟芳杨蔓子
徐伟芳 杨蔓子
本文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概述,分析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并从主观意识培养、文化渗透、丰富训练方法等角度阐述奥尔夫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一)概念
当前,声乐教学要合理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整合语言、动作与音乐,树立“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要从音乐本源出发,结合音乐表演与舞蹈,重视音乐节奏,满足学生实践要求,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完善大学声乐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为声乐教学营造轻松的氛围,促进学生掌握声乐技能,提升其音乐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声乐教学本土化,要求教师根据当地特色,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声乐教学。
(二)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声乐教学的朴实性,这样的声乐教学才能促进音乐传播。教师应关注音乐作品与声乐演绎效果的朴实性,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寻找更广泛的素材,将声乐作品转化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的音乐节奏,提升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二是强调声乐教学的综合性。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音乐需要将人们的动作和语言相融合,以丰富的手段展开声乐教学活动。要将音乐旋律和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使演奏者与乐器融为一体,改变传统视唱和听力训练为主的声乐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多样的演唱形式,构建科学的声乐教学体系。三是强调声乐教学的独创性,培養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品,拥有独立创作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创造作为教育核心,鼓励学生自主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作品的魅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
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人和音乐之间的友好沟通,鼓励学生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在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增强主观意识,基于教师的有意引导,学生能从心理角度出发,深入思考音乐作品。教师也会引入游戏,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抒发情感,让学生在特色声乐教学实践中寻找学习乐趣。
(二)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提升学生声乐素养
大学生在接受声乐教育时已经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文化课程基础,但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经验,正规的音乐学习需要从大学阶段开始。大学声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声乐表演和演唱技巧,要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设置个性化的声乐教学课程,尽可能在学生接受范围内优化教学内容,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
(三)适应音乐教学未来发展方向
声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爱好,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音乐素养,使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当前,大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水平难以显著提升,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要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例如,钢琴教学伴奏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声乐重唱法可以提升声乐表演水平。教师需要寻找适合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保障声乐教学质量。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主观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声乐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优化声乐教学手段,采用演讲、朗诵、情境创设、配乐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主观意识。例如,教师在钢琴课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游戏编排的方式,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比赛的方法创造紧张激烈的学习氛围。在声乐演唱课堂中,教师将学生按照演唱与编词、舞蹈、游戏的方式分组,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了解各组学生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合理设置奥尔夫声乐教学课程大纲,从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开始,引导学生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做好声势教学与律动教学。其间要重视语言、节奏朗读、歌唱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开展欣赏课程,为学生播放《单簧管波卡尔》《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等音乐,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乐器合奏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效果,可以将课程详细划分为奥尔夫乐器的由来与分类、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合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合奏、综合的奥尔夫乐器合奏与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为声乐作品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学生主观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南美拍手舞》、《甜橘子》与《七个半跳》等教学内容,开展奥尔夫音乐戏剧教育,落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二)以文化渗透为综合素质培养策略
声乐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还应引导学生理解声乐背后的文化,并实现声乐与文化的有效结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情感,强化民族音乐元素的有效渗透。大学声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音乐和文化的交融,通过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突出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音乐元素有所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歌曲演唱风格。声乐教学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声乐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影音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介绍民族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创作背景,讲解民族文化故事。这样的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寻找文化元素的源头,通过艺术教育加强对各地域民族声乐的有效学习,从而了解作品内涵,提升大学声乐教学水平,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发展。本土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也被称为原本性艺术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课程,鼓励学生感受民族音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中领略声乐知识,掌握相关技巧。
(三)巧妙应用训练方法,提升声乐教学水平
1.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大学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构建科学的教学环境。奥尔夫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声乐技巧,强化个人能力。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需要巧妙地为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凭借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开展声乐教学听力训练。同时,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习打击乐器,为接下来的节奏训练奠定基础。
研究发现,奥尔夫音乐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听觉记忆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指学生能够保持并复述听到的内容,这是声乐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与学生展开交流,询问学生今日早上吃了什么、与什么人见了面、说了哪些话,或者为学生讲解一个故事,故事结束后让学生回忆其中的情节,并将内容复述下来。经过日积月累的听觉记忆训练,学生可以改善听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利用最简单的方式和五声音阶、大小调进行音乐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声乐学习水平。
2.节奏训练
无论使用哪种乐器,学生都要保证自己能够掌握乐器的旋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语言、动作整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音乐节奏阅读,随后进行不同节拍的朗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自我感知能力,加深对不同节拍节奏的记忆。在节奏训练中,教师需要添加动作,展现不同类型的声音,通过肢体发出的声音代表节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不同节奏声音。奥尔夫音乐教學法突出了人本主义,学生过节奏训练能够强化听力和判断能力,提升对节奏的掌控能力。
使用打击乐器对学生展开听力训练与节奏训练。打击乐器主要有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两种,前者主要有沙球、三角铁、手鼓、双响筒、西斯特,后者主要有钟琴、钢板琴、木琴等音条乐器。利用打击乐器进行听力训练时,可以以五声音阶为主,主旋律伴奏,以一个低音或五度“波尔动”,或将几个音按固定节奏型组成“固定音型”,反复用于全曲目,这是奥尔夫乐器伴奏的常见方式。
3.动作训练
声乐教学涉及声乐演唱,学生需要调动肢体进行演唱。全身运动状态下的声乐练习会调动人体的毛细血管和汗毛,建议教师在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对学生展开动作训练。在声乐练习中加入形体动作,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从而增强动作感知,培养情感素养。声乐教学需要与身体动作相整合,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依靠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从古代礼乐中获得体验。例如,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曲》是我国古代宫廷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音乐表演技巧。在欣赏《霓裳羽衣曲》时,学生可以领悟作曲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身体打击乐就是将演奏者的身体作为打击乐器,通过拍击不同身体部位发出声响组成节奏。古典声势主要包含跺脚、拍手、拍腿、捻指。在拍手时,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拍手方式和音色,比如双手交叉相对而拍、一只手向另一只不动的手掌心拍、两手像空壳那样相拍、手指相拍等。这样的动作练习符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需求,对学生声乐训练起到良好效果。
四、结论
与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相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其目标一致,但教学效果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重视声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确保学生在了解音乐知识、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对音乐产生情感,通过动作训练、听力训练和节奏训练提升声乐课堂效率,提高音乐学习水平。
(上饶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