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
2019-01-03彭姣王舜元
彭姣 王舜元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其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更是为世人所知晓。唐僧作为取经路上的“领导者”,被人们视为“正义”的化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唐僧的解读趋于多样化,唐僧不仅具有“神性”,同时也有着“人性”,人们有时候也会在唐僧身上看到自身的影子。本文旨在立足于原著,从三个方面探讨唐僧形象的复杂性。
玄奘西行取经是中外文学史的一大奇迹,“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不顾禁令,偷越国界,费时十七载,历经百余国,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五十部,震动中外”,催生出《西游记》这般的伟大名著。随着《西游记》的传播与接受,其研究渐成风气,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这部著作的人物形象意义、艺术塑造特色等。其中对于唐僧这一人物的评价更是层出不穷,或是持全盘肯定的态度,认为唐僧是一个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十全十美的圣人,或从人性的对立面去解析唐僧形象,或二者兼具。本文试图再次立足于原著,探析唐僧形象,以挖掘其真实而复杂的一面。
一、执着勇敢,推诿怕事
唐僧前世为佛祖座前的灵禅子,因犯错被惩罚至人间进行十世修性。他一心向佛,为报效唐王且达成正果,展开艰苦的西天取经之路,成为人们敬仰的佛门弟子。
出发前,唐僧对取经抱有坚定的信念,“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并在佛前拈香发誓。有人论及西天路远、艰难,唐僧答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此等决心实在令人佩服。
然白玉尚且有瑕,唐僧也有推诿怕事的一面。第二十四至二十五回,孙悟空偷摘了五庄观里的人参果并将整棵树推倒,被发现。于是,孙悟空使计,师徒四人趁夜逃脱,整个计划唐僧知晓,他虽未参言却也没有阻止。后几人出逃时被捉拿,小说文本写道:“那长老泪眼双垂道:‘你等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且不說身为长者的唐僧并没好好引导徒弟弥补过错,他既参与出逃计划,此时再来怪罪三人,便是将一切过错推卸得干净,此举令人唏嘘。第五十六回,孙悟空救下唐僧后打死强盗二人,唐僧恼火一番就要焚香祷告,云:“……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连猪八戒都笑他此番行为。而后唐僧又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一番说辞怎不是虚伪怕累?
唐僧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是浩然正气的代表,但从上面几点看来,这样的评价不尽全对。他虽立志取经、一心向佛,但是偶尔也会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举动。
二、善良慈悲,自私自利
唐僧一心向佛,慈悲为怀,志在普度众生。但是,他对孙悟空的态度有时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白骨夫人变作年轻女子时,不知情的唐僧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另外,唐僧告诫她山中行走危险,得带随从,女子送上斋饭,唐僧婉拒且担心丈夫知晓后责怪女子。红孩儿利用苦肉计骗取唐僧信任,将其掳去火云洞;取经路上,唐僧不轻易杀生,多次放生生灵;比丘国救童子等都是唐僧善良心的体现。
可看第十四回,孙悟空识破六贼,将其一顿打死。唐僧知道后将其一番痛斥“……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怕累之心显而易见。第三十九回,唐僧询问如何救得乌鸡国国王,八戒在一旁蛊惑唐僧,唐僧真就听信谗言念起了紧箍儿咒,使得孙悟空头疼眼胀。第四十回,红孩儿戏弄师徒四人,孙悟空一心护师,唐僧却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却是要念咒,最后被沙僧苦劝方止。在第四十七回中,唐僧骂道:“这泼物,十分不善!……走进门不知高低,唬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却不是堕罪于我?”
唐僧面对孙悟空时,总是严苛至极,甚至体现出封建家长般的专横、独断与偏执。从另一个层面讲,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佛教以及佛教徒的深刻认识,揭露其中虚伪、自私的一面。
三、脱离凡俗,六根未净
在世人眼中,唐僧是一位自律心极强的脱俗之人,面对美色、美食均能把持心性,正如孙悟空夸赞的那番“好和尚,好和尚。身居锦绣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但在笔者看来,并非如此,唐僧偶有破戒。
首先是妄语。书中附录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其子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在第十三回,他却称:“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本是十八岁受戒做的和尚,却被他说为自幼修行。第十四回,他诓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咒;第五十回,为取得通关文牒,假意与女儿国国王结为夫妻,待达到目的后,他又弃其离去。
其次是贪色。唐僧的这一戒较为隐蔽,但是从原著中,人们也能探知一二。面对琵琶精和女儿国国王两位异性,唐僧的反应实在有趣。先看他的面部反应,处于琵琶洞时,“那师父面黄唇白,眼红滴泪”。在女儿国时,他又是“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似情窦初开的小男生态。当迎阳驿太师提亲时,唐僧的反应是“低头不语”,再劝,“长老越加痴瘂”,非当即回绝。孙悟空询问他意见时,他答“凭你怎么说好”,这里不免有些被人识破心事恼羞成怒之感。再看唐僧的拒绝说辞,面对琵琶精他是“我宁死也不肯如此”,当对象换为女儿国国王时,则是“我就死也不敢如此”。“不肯”与“不敢”一字之差,意味却不尽相同。学术界在研究《红楼梦》时,常以只言片语探究角色的心性。以此观唐僧,人们会发现在面对爱欲时,唐僧也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也会有动摇的时候。
最后是贪饮。在佛教中,不论是饮素酒还是荤酒都属于破戒行为,此处唐僧也存在污点。原著第十二回写道唐王为唐僧践行。唐王劝其酌酒,唐僧先是婉拒,太宗再劝,此时文章写道“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最后还是将酒一饮而尽。第八十二回,“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通过孙悟空的心理活动可知唐僧平时就爱吃素酒。此外再看唐僧自己的说辞,第五十四回当女王问他吃荤吃素,唐僧回答:“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之后又写道:“陛下,多蒙盛设,酒已彀了……”这里,唐僧更是自证不只一次破了酒戒。
唐僧一方面追求超脱,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也会放弃平常的原则,或诓骗他人,偶有破戒。两者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于一体,使得唐僧带上一丝“人味儿”,人物更加丰满形象。
四、结语
不可否认,唐僧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从个体而言,唐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僧侣;从整体而言,他又是一种象征,即象征着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处境。而这种成功的文学形象展现出的人格往往具有隐蔽性的一面,读者在品味时除了关注作品直接呈现出的浅层次信息外,更应透过外在看清本质,洞悉人物的“内语言”,,西游记研究家张锦池说三藏“似扁型而实球型,似苍白而实丰满”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除了读到唐僧大爱无疆、造化苍生的英雄一面,人们也应看到他不为人知的具有凡人劣根性的一面,如此探析各类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必将收获满满。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彭姣(1995-),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魏晋隋唐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