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人山水画意味
2019-01-03王芸
《董其昌计划》是我国画家尚扬创作的系列美术作品,运用拼贴手法,借用了董其昌的作品,它有别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山水画作品,既有解构和重组,又有对自然观念的表达。本文以尚扬的《董其昌计划》为例,分析了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人山水画意味。
一、笔墨韵味
(一)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笔墨
“文人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晚明,“文人画”这一概念不与社会直接相关,它更多地间接表现出一种生活状态。明代沈灏曾提到:“一墨大千,一点尘劫,是心所现,是佛所说。”文人画距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当然一件艺术作品的评判方面有很多,笔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笔墨”一词最先是由唐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来的,在古代绘画中,笔墨是评价一幅画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画技法的代名词,更是能体现一名画家的方方面面。
古人在用笔方面很讲究力度,同时也要呈现出自然之美。笔墨美的表现自然是中国画独一无二的地方。可以说,笔墨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灵魂。当然,笔、墨在绘画和书法中的地位不是相同的,在绘画中,墨法和笔法必须相辅相成,在书法中,笔法就比墨法重要一些。“笔墨”强调以书入画,这样笔墨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强调。文人从事绘画,可以细化笔墨技巧,增添绘画意境,使绘画更具有趣味性。文人也强调了绘画的书写性,主要体现在借“书法入画”。在后来的社会中,讨伐文人画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人们更多要从时代背景评价文人画。当然,文人画有优点,也有缺点,人们要反对封闭的民族主义,要辨别清楚其中的长短,不能以偏概全。
(二)《董其昌计划》中笔墨的运用
尚扬作品《董其昌计划》对笔墨的借鉴,更多地让我体会到的是其中的自由和不经意。其线条肯定不是用传统的笔和墨画的,却很有笔墨的韵味,极具书写性,这与传统写意画家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神秘的东方韵味。但他的借鉴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形式借鉴,更多是利用笔墨去表现一种当代艺术的自由和批判精神。尚扬的《董其昌计划》系列运用了笔墨,但不是直接、简单的借鉴,他采用中国笔墨中那种不受拘泥的形式,用线条对原有的绘画作品进行解构,这种借鉴不是形式上的借鉴,更像是利用传统工具和技法创新。尚扬具有支持自己内心的手段,可以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去粹取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形式。尚扬在绘画过程中也些许借鉴了一些,画面加入了很多不经意的、有感而发的线条。这些线条恰恰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的写照。
尚扬的很多油画作品都具有书画的线条感,特别注意用笔,也许会被冠以形式主义的说法。但是,他的笔墨是不同的,这种或天真或稚拙或老辣或纯朴的线条,令他的画面看上去有种别样的雅致。他的这种笔墨韵味不仅体现在线条上,也体现在色彩上。
二、自然之性
(一)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自然之性
在传统山水画中,自然观是十分重要的。唐代之前盛行的是青绿山水,从王维开始就逐步流行水墨山水。古人认为,自然界中的生命是有阴阳虚实之分的,比如,水可以是虚的,山就要实一点。当人们摸清其中的规律和奥妙,在表现自然山水时,自然多了一份意趣。所以,画家在作画时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南北朝时期的萧绎曾强调自然与山水画作的关系,他提到笔墨要遵循四季的变化:秋天地上掉落的多是草木松毛;冬天天气寒冷,树木只剩树干,山上也没有植被覆盖;夏天草木茂盛,多是树荫;春天万物发芽,英姿勃发。禅宗持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对动植物的爱护是众多佛教徒的信条。汉魏以来,人们逐渐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绝妙意境,后来又受到佛教和禅学的影响,文人山水画对自然与人之间平衡状态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二)《董其昌计划》中自然之性的体现
尚扬曾说:“自然最美,而自然当中,偶然为之又是自然中的自然。”本质上追求雅致、拙朴、直观等视觉感受,同时,他又不忘意识、观念等一些抽象问题,把个人的思考融入作品中。《董其昌计划》既有解构和重组,又有对自然观念的表达。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尚扬就开始表达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尚扬在作画时喜欢用画刀,通过画刀在画面上揉、压、刮的方式,表现出画笔不能画出来但又比较微妙的效果。
尚扬是比较喜欢偶然的,不喜欢过于流畅的画法。为了达到偶然的效果,画者就需要对材料做专门的研究。因此,在肌理上,尚扬做了很多尝试,用了很多材料,就是为了寻觅一种古典与当代并存又和谐的偶然性。这与古人“师法自然”的道理有相通之处又有差别。偶然是超脱了一些束缚,是自然中的自然。《董其昌计划》运用拼贴手法,借用董其昌的作品,出现大量半截的山水,这与古人山水画中宏伟秀丽的山水是截然不同的,当传统文人山水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脑海时,这样的处理手法让人感受到因为人为或时间的破坏,如今的山水已经面目全非了。它表达了艺术家对如今破坏自然的行为的不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体现的是另外一种自然之性。
在作品《董其昌计划》中,尚扬用山水强调囊括时间的观念意识,因此在表现时打破人们原有的观看自然、领会自然和再现自然的方式。很显然,传统的文人山水画和当今的艺术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尚扬对其又进行了解构。在第三幅作品的下方,他标注道“仿董其昌”,这种略带戏谑的口吻反倒是提醒观者这件作品与董其昌的画作多么截然不同。这也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代人漠视自然的这种现象的警醒。另外,尚扬借用传统山水画中为画题诗的形式,在《董其昌计划-2》中,他在图像旁边加上“用肥皂洗三遍”“流水洗手使劲搓”等字样,将一些药物转换成视觉图像。很显然,这是对传统山水画的一种解构,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解构。
在看《董其昌计划》系列时,人们看不到对自然客观物体的描写,相反,看到的是一种对自然的破坏和践踏。在画面中,人们可以看到那些形象以拼贴的方式组合在画面上,造成一种混乱的感觉,和当前生态环境被破坏相契合。所以,在这幅画中,人们看到尚扬画的是生命的呼吸和表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人文关怀。
三、传统和反叛
(一)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创新
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创新精神。画家要有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从生活中细细体悟。传统文人山水的反叛在于它打破了受制于客观现实的格局,而更强调画家的主观表达。
(二)《董其昌计划》中反叛的体现
《董其昌计划》创作于当代,具有当代性。它的创作手法有点像当代很多艺术作品,以已有的传统艺术作品为符号,进行再加工和创造。但在《董其昌计划》中,尚扬将他特定时期的文化感受和心理感觉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表达方式可以打破照搬西方模式的样板,具有特定时代的艺术张力,破除了某些作品苍白无力、流于形式的弊病。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并不是如人们所见的那般稳固,它们极易坍塌、剥蚀。通过对传统的破坏和重组,尚扬表达了对传统永恒性的质疑。
《董其昌计划》的反叛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反叛,把人们对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原有印象打破,在新的图式上做出改动;一方面是对于文人士大夫的反叛,董其昌将文人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传统文人的象征,而尚扬的作品名称明显流露出他的反叛精神,对董其昌作品进行解构。这种反叛精神是勇敢的,但是人们也看到了在反叛中的一些回归,这包括尚扬追求的一种平衡。即便语言是当代的,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这中间囊括的古典精神,这是尚扬从小所受的艺术教育对他后来艺术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無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芸(1991—),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