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面鱼纹盆》为例浅谈线的美感

2019-01-03朱磬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写意线条

朱磬文

摘要:《人面鱼纹盆》是仰韶彩陶的代表作,盆内绘有简单又生动的图案。这些图案以线造型,形象高度概括又生动具体,线条流畅饱满又变化丰富。本文对其绘制工具、绘画特色进行分析,结合国画用线浅谈线的美感。

关键词:人面鱼纹盆;线条;写意

中图分类号:J522;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018-01

一、绘制工具

仰韶文化在迄今出土的彩陶文化遗址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仰韶文化的彩陶在其陶器里所占比例并不多,但是这些彩陶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却非常高,众所周知的《人面鱼纹盆》便是其中一颗璀璨之星。

经过专业研究,这些彩陶的制作工艺我们已经不再存疑,对这些陶器上纹样绘制所使用的颜料也有科学考证,但对于这些纹样的绘制工具,由于既无实物存留,也无历史记载,我们始终无法定论。在洪再新编著的《中国美术史》中,有这样一段猜测:

“他们很有可能已经用兽毛扎制成笔,因为从陶器上常见的写生图案与几何图案分析,其笔画流畅,线条变化丰富,应是毛笔的效果。”这样的说法并非独此一家“:从线条来看,当时已经采用了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中国美术史》张同标著)“绘制彩陶纹饰的工具大约是原始毛笔或者钝头器。”(《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

我们无从得知那个时候的毛筆是什么样子,但是依据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线条呈现的状态——在一个尚未烧制、表面相对偏软且吸水性较强的陶土表面上,绘制的线条圆润饱满,凝聚有力,挺拔且有韧性,边缘光滑且用笔流畅,这种线条表现是钝头器很难做到的,因此笔者更偏向于当时已经有了带有软毛的

“毛笔”,或者已经有了类似毛笔的工具来绘制这些纹样,因为柔软,所以线条粗细变化自如,也因为软毛的蓄水功能,所以用笔不至于很快干涩,能够用线圆润且边缘光滑。

二、绘画特色

因为仰韶文化的地域和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其彩陶种类非常繁多,一般被归为两大类“:半山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人面鱼纹盆》出土于半坡遗址,相较于之后的庙底沟类型彩陶,半坡类型的彩陶整体风格更偏向写实。

在彩陶盆中,人面被分割归纳成了几何形状的组合,尽管如此,这些几何形象之上却添加了更多细节,使得“人面”的形象感更加突出。这不是随便绘制的一个普通人面,这个人有特征、有表情、戴着特殊的装束、装束上绘制了特殊的装饰纹样,这些无不彰显这个人物的特殊性,同时却又简洁概括好不赘述。剩下的鱼纹也不同于绘画史中后期陶器、以及衍生到青铜器中的纹样那样抽象,虽然以三角形归纳概括了鱼的形状,但这些鱼有眼有嘴、有鳞有鳍,在这件陶器中不单单作为一种纹样装饰,还具备着自己的神情与语言。这种神情和语言的表达,一是与造型息息相关,二则是与表现形式无法分离。《人面鱼纹盆》中的形象均用色彩表现,并用线条勾勒形状。在五千年以后的今天,色彩已经在历史的摩擦中逐渐遗失,但其艺术造诣仍然让我们震撼,这足以说明单凭这些勾勒形状的线条就可以单独成画、打动人心。

三、线的美感

作为一个学工笔人物画的学生,我对线条本身的艺术非常敏感。在《人面鱼纹盆》中,陶器表面的凹凸造型本就加大了绘制难度,但人面的圆形线条能够保持富有张力且从容不迫的特点,足以见得绘作之人技艺高超,这乃此陶器中最为工整的见功底之处。人面五官有粗细变化,分出了内眼角与外眼角的区别,有弧势但整体平整,圆润而有厚度,端庄中不乏生动感。与此同时,鱼纹的线条表现力,则是相对更偏向写意风格,变化更加多端,粗细、长短之间都饱含韵味,长线的弯直程度把握的恰到好处,既不过于僵直也不柔软无力,而是柔中带刚意味已有劲道犹存,并且起笔收笔之间有了呼应的感觉,也为鱼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使得这些纹样更加一气呵成,具有了“生”的神气与灵气。

以上这些线条形态之美并不独属于《人面鱼纹盆》,同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缸绘鹳鱼石斧纹》以及被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舞蹈纹盆》,虽然在造型的表达上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在表现手法上明显还是如出一辙的。“用线”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一大课题,最为著名的即是“谢赫六法”提出的“骨法用笔”。彼时绘画皆是工笔,见笔之处自然是勾勒得线条,哪怕是到了写意画萌芽和盛行得时期,也有笔墨得讲究,其中用笔依然包含着对用线得讲究。所谓骨法,便是如骨一般坚韧而圆润。这就要求我们用笔要有厚度,用线要有适当得弯度不可过于僵硬,同时又有韧性不至于无法挺拔而立,这既是用线得技巧与要求,也是绘制时的状态与画面的精神风貌。

四、结语

我们学习国画、尤其是工笔艺术的学生,应该增强用线这方面的素养。以线造型虽然是人类启蒙时得普遍现象,但在中国这样得造型方式传承至今,我们在绘画时怎么去表达造型、表现形象、表述神情,不应该仅仅从近现代、从西方汲取营养,而是应该从我们先人的遗留中挖掘、发现并学以致用。在仰韶文化陶器纹样中,这些线条也许简单,但绝不单薄,极富表现力并值得学习,既让人感到工整又饱含中国“写意”的基调,这是一种极难的融合,但也因此而被称之为“典型”。

猜你喜欢

写意线条
线条的秩序美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