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民族地区现代学徒制路径选择研究
2019-01-03张明星
张明星
摘 要: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现代学徒制作为创新一种表现形式,必须充分认识两者关系: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才能因地制宜,使现代学徒制从形式、内容、制度和实践上创新,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更实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创新 关系 路径选择
人类发展过程就是创新过程。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任何客观事物产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孕育的土壤与环境。所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作为创新的智力支撑的主要载体,内容包括“三教”:教师、教材和教法。其中,教师是改革创新的主体和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法是改革的路径和最佳模式、方法及手段。所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教师能力提升,最佳教法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最佳教材内容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育也要变。职业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应试教育培养的人越来越难以适应就业需求,其模式遭遇“天花板”。现代学徒制以其强大的生产力,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验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主体育人机制,成为经济发展“助推器”,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认同,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热点和焦点。
一、创新与现代学徒制的关系
(一)创新与现代学徒制的关系
1.宏观与微观关系。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改造社会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创新分成两个部分:上位创新(宏观)和下位创新(微观)。上位创新是一种思想理论或逻辑框架,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下位创新是微观个体创新,是上位创新的具体体现形式。现代学徒制作为下位创新的一个内容,它是教育兴国战略的一个具体工程项目,属于创新的子集。通过职业教育创新,为经济建设培养与输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整体和个体关系。创新是质变与战略性方略,是一种蓝图,具有整体性特点。现代学徒制是量变与战术性手段,是具体方法,具有个体性特点。
3.辩证统一关系。创新与现代学徒制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现代学徒制作為创新的一种表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人才,有人才资源作为智力支撑,才能保障创新顺利实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更快、更好。所以,两者共同目标是实现教育兴国、创新兴国。
(二)两者不同
1.涵括内容不同。创新是具有全局性的能力体现,内容涉及理论与制度创新、科技与文化创新等社会各领域。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只涉及职业教育改革路径、培养模式和方法。
2.涉及范围不同。创新是大而全的笼统概念,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与巨大影响。现代学徒制是培养个体个性化与职业化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教育需求和产业需求结合的产物,只表现在职业教育领域。
3.实施阶段不同。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无处不在的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现代学徒制是现阶段的传统应试教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创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随着科技发展和普遍运用,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促使企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简单加工型和技术粗糙型企业生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普通体力型劳动者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对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这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就必须走教育强国和人才兴国之路。现代学徒制就是顺应了时代所需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努力和试验。
(一)现代学徒制在形式上创新
1.培养路径创新。由“教师为主体”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由“老师教学生”的单向通道教学转变为“老师教学生、师傅带学徒”的双向通道教学;由“直线式”教学转变为“交叉式或分段式”教学。将学历教育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操作标准全过程融合,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最终实现“两招贯通”(招生即招工)。
2.培养方案创新。(1)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智力支撑,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形成区域优势孕育特色人才,特色人才哺育区域优势,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2)以培养适用职业要求为规格。结合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能力,制定精准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对学生的定岗定职实施精准施教,保证学生来之能用、用之能行、行之有效,为学生就业需求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3)以培养有利于职业发展为规划。结合个性化和职业化发展要求,制定精准的培养计划,让学生既掌握职业技能和标准,熟悉行业发展方向,又实现学历教育,为终身教育和创新能力提供了知识保障。
(二)现代学徒制在内容上创新
1.招生招工一体化。(1)精准招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与方案,并优先考虑农村建档立卡户学生,加强组织和宣传,通过面试等方式严把质量关。(2)明确权责。学校与企业及家长与学生之间,在互信基础上,签订双边协议,明确权责。
2.人才培养一体化。(1)学生日常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制,学生在学校由班主任管理,学生在企业由企业指定师傅管理,并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评分,作为综合成绩的组成部分。(2)合作培养内容。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共同协商制订“一体贯通、双场融合、三境合一”的培养模式。一体是指知识体系,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两个部分;双场即学场和职场。“学场”即学校教师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职场”即企业师傅传带学徒掌握实践操作技术;“三境”是依据教学全过程设置的虚拟的仿境、创设的学境和顶岗的实境。现代学徒制就是“一体二场三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3)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考核内容明细化,考核期限固定化。将评价考核综合成绩分成三个模块:班主任日常管理考核模块(权重占10%)、学校考核模块(权重占40%)与企业考核模块(权重占50%)。评价打分采取“过程考核”为主、“结果考核”为辅的方式,实行综合成绩“末位淘汰制”,即强制淘汰综合成绩最末位学生,以杜绝懒散和消极怠工,促进学习、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4)完善教学内容和过程。邀请校企负责人、老师与师傅、家长与学生,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5)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邀请行业或企业专家举办专业知识的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职场“软”实力;(6)合理安排利用假期。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学校安排学生整体驻企业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时段进企业,由班主任、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傅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熟悉企业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全过程,强化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增强了学生专业技术“硬”实力,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3.用人就业一体化。按照学生毕业综合成绩优先安排岗位原则。毕业综合成绩=各学期期末综合成绩平均数50%+企业组织专家组对学生专业能力考评成绩50%。学生实行无试用期就业,对表现优异学生,重点关注。
4.师资队伍一体化。兴教必先强师。师资队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现实中,教师整体素养参差不齐,重理论、轻实践。企业师傅技术实践强,教育理论与经验差。师资队伍一体化就是培养一支教得好、技术强、会社操的“双师型”精兵强将。(1)建立校企互聘兼职制度。采取教师入企、引企入校制度,共同合作建立师资库队伍。(2)健全教师素质提升制度。一是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入企实习;二是通过国培或省培计划,提高教师能力和素养;三是建立“双师型”教师制度。采取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鼓励教师考试通过各类专业资格证书。
(三)现代学徒制在制度上创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范行為执行的标准。我国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决定了在国家顶层设计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相应配套制度。作为民族地区,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选择上,应充分考量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和新型产业,才能更好地培养接班人和传承者。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学习贯彻国家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和法规外,还应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制定具体配套的地方法规。如:结合精准扶贫方略,对于接收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国家按人数给予企业资金补贴。同时,在财政或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2.制定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一是校企之间建立薪酬制度。学校聘请企业师傅到学校授课,以课时费进行奖励;企业聘请教师到企业任职,以固定薪酬给予补贴;二是校企内部建立激励机制。以评优评先优先和绩效加分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师傅积极加入项目中来。
(四)现代学徒制在实践上创新
1.师傅传带徒弟。由企业指定技术熟练的工人为师傅,结合岗位生产流程和标准进行“一对一”传授,提高学徒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交叉式或分段式教学。根据专业教学实施计划,结合企业特点,采用时间分布上的交叉式或分段式教学。如:先理论后实践、先实践后理论,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等方式。
3.实行定岗定职。既考虑徒弟特点和爱好,又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以一个生产周期或分时段为基准,师傅“一对一”传授学徒,让学徒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流程和标准。
总之,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商共赢的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学徒制,通过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先进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校企家三方全过程协同共育机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云,郭炳宇.拥抱行业:跨入深度产教融合2.0时代[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46—48.
[2]余敏,王震宇,江耀纯.浅析创造性判断中下位概念对上位概念的影响[J].专利代理,2016(04):49—52.
[3]张健.贯彻《方案》要打好下位创新这张牌[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0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