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院校实验室开放研究的关键问题

2019-01-03胡强赵显柱

丝路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组织机构信息平台

胡强 赵显柱

摘 要:实验室开放是高等院校正在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笔者从建设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搭建信息平台、建设师资队伍、设立创新实验室、配套专项经费、激发学生热情等关键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推进和实施实验室开放工作,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 组织机构 信息平台 创新实验室

在国家全面实施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正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多项举措。其中,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与实践是当前研究与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学校的各类实验室要对本科生开放,打破学科壁垒,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这对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开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高等院校加快实验室开放步伐,提升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本文所述实验室开放是指高校实验室在完成教学及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师资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源条件,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现状看,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开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其管理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从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搭建信息平台、建设师资队伍、设立创新实验室、配套专项经费、激发学生热情等关键问题入手,对如何开展和推动实验室开放进行了分析,寻求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实情的实验室开放管理运行模式,实现实验室开放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一、建立组织机构

实验室开放不是高等院校中某个二级学院、某个实验中心或某个实验室一家可以推动的工作,如果不能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不能统筹协调资源,实验室开放即使开展,也难以形成全校合力,难以做深做细,难以长期全面推行。因此,高校应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如实验室管理处),实施全校实验室的宏观管理,合理统筹全校的实验室资源,为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该机构要全面负责实验室开放的顶层设计、制定管理制度、落实配套经费,并与其他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实验中心做好沟通协调,确保实验室开放管理规范、推进有力。二级学院和实验中心是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实施单位,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开放中的权责进行清晰界定,针对所属实验室的特点,建立多形式的开放方式,建设多层次的开放项目,确保开放工作得以落实,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建设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每一项工作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实验室开放也不例外。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协调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联合制定《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办法》,阐明实验室开放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理清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管理权责,明确实验室开放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考评办法,说明实验室开放耗材费用、教师津贴等经费来源和补贴方式。

为调动二级学院、实验中心的积极性,学校应将实验室开放纳入二级学院年度目标考核工作,同时,将其作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为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在学校和学院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职称晋升竞聘办法等文件中,应将实验室开放工作与教师的津贴发放、年度考评、职称晋升竞聘等结合,使得教师愿意主动承担实验室开放任务。

在推进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制定《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准备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学生掌握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基础实验室,进行全校性的普及培训和考试;对于机械类、电子类、生化类等专业实验室,按照专业所需和学生所需进行针对性培训和考试。只有考核通过的学生,才授予其进入开放实验室的资格;考核不通过的,绝不允许其进入开放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预防实验安全事故发生。

三、搭建信息平台

管理信息化是管理走向精细化的必由之路。服务实验室开放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门禁系统、实驗室视频监控系统、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等建设内容。通过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学生进行实验室使用预约,预约系统对学生的使用资格(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成绩、学生实验室信用等级等)进行审核;如实验为学生自拟项目,预约系统还将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实验安全可控。预约成功后,学生在预约时间通过门禁系统进行身份验证,进入实验室开展自主实验。实验室开放运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实时监控,进行风险防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做好及时处置,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四、建设师资队伍

实施实验室开放,要注重抓好实验室队伍的人才建设,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包括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培训、实验室安全规范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等。这样,在实验室开放管理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才能切实完成各项工作,如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资料和考试题库建设,针对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编撰培训资料,拟定考试题目;审核学生提交的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提出修改意见;对所属实验室的开放实验项目进行讲解和指导;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行为进行评估,建立学生实验室信用等级;及时解决和处置实验室开放中发生的各项问题。

学校应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到行业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从事实践教学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将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从而拓展实验室的开放范围、提升实验室的开放层次。

五、设立创新实验室

传统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主要承担课程教学或科研项目任务,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学生基本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实验,学生是被动受教。现代高等教育强调教学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从“教师教我学”向“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因此,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我培养、自我锻炼的环境空间,设立校院二级创新实验室(或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实验室中,配备必要的基础实验仪器设备和相关设施条件,实行学生团队自主管理,进行全天候开放。在校级创新实验室中,以创新创业为主线,提倡学科专业融合、强调项目与市场、企业等接轨,注重成果孵化;在院级创新实验室中,以学科竞赛为主线,提倡科学研究、强调项目与学科专业的复合度,注重成果形成。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拓展科学素质,开拓学术视野、进行学术研究、开展创新创业、培育科研成果提供了必要支撑。

六、配套专项经费

实验室开放的落实与推进,必须有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开放实验室耗材补贴、教师课余工作补贴。经费的使用与发放,应结合实验室性质(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实验室类别(信息电子、机械材料、生物化工、艺术设计、文创传媒等)、实验项目类型(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教师工作内容(指导实验、审核实验方案等)制定详细完善的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耗材补贴计算办法,并根据实验室开放运行统计数据进行结算,发放工作经费。为充分调动二级学院(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教师的积极性,还应对开放效果明显、实验室使用率高的学院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凸显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学校实验室开放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七、激发学生热情

高校应实施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设定1-2个学分的创新学分要求,规定所有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自拟实验项目等获得学分。同时,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按其类型和级别进行相应的学分奖励。这样,通过点面结合,既确保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又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兴趣。

为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学校还要做好校园媒体宣传。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应相互配合,加强联动,通过学校各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学校报刊等媒体工具,宣传实验室开放、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学术讲座、朋辈沙龙、学生社团等多种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实验,从而营造全校的创新创业氛围,感染学生,激發学生参与科研、参与创新的热情。

八、结论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室开放涉及体制机制建设和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该项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高度重视实验室开放工作,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确保实验室开放出成果、见效益,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切实体现实验室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峰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路径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33(11):267—270.

[2]张家栋等.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67—168.

[3]徐志玲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内涵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8):250—252,284.

猜你喜欢

组织机构信息平台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改革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
基于来源的组织机构元数据构建研究
现阶段做好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分析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MVC框架技术搭建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实例
浅谈包头市人影指挥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
试论快递行业自律评价信息平台的设计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
核电工程建设期间的移交接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