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实施精准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1-03李玉德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产生发展对现阶段的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教学培养过程中同样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背景下,农村小班化教学环境若能够实施精准化培养策略,必然能够带动校园内学生们的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班化  精准培养  策略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053。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73-02

当前阶段小班化教学环境俨然已经成为是当前农村教学环境的新趋势,这一改变不仅仅对当前教育环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挑战,对于教师同样是非常大的挑战。新农村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优势、如何发挥小班化教学环境的优势成为现阶段农村教育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农村小班化教学中如何实施精准培训做系统的探究。

一、小班化教学和精准培养策略

(一)小班化教学

所谓小班化教学是和传统班级教学环境相对应的。我们在上小学的过程中班级内的学生甚至可以达到40或50名。如此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难以顾及到每一位,这就导致传统农村教学环境中优秀的学生总是只有那么几位,大多数学生都是“泯然众人矣”。针对这一问题,当前教育环境主张通过“小班化”教学环境代替传统的教学环境,但是所谓的小班化,究竟多少人才能称之为小班?“视野与文明”调查过程中发现,每个班级内学生控制在25人以下,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教师教学效益,同时能够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是非常优化的人员配比。

所以现阶段习惯上将学生数量控制在25名以下的班级称之为小班,小班化教学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落实小班化教学环境时间并不长,并且受到我国传统国情影响导致小班化教学依旧存在一定问题。

(二)精准培养策略

所谓精准培养策略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基于某一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和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掌握的能力和习得的知识做针对性的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策略有很强的目的性,所有开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也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引导作用。

二、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挑战

(一)师生地位不明确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环境的影响,当前阶段农村教学环境中课堂组织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学过程多是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单一的在讲台上教课,学生们被动的在课桌上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学效益低下。

(二)教学方式单一

时代在进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升级。现阶段在所有教育者的不断探索下其实已经开发出非常多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但受到教师个人能力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很少使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例如:探究式学习;思维导图式学习等,这部分教学方式开发之初便被无数教育者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但纵观我国农村教学环境中,对于这部分教学方式的应用程度仍然较弱。

(三)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精准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生们在日后工作和学习中应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们适合能力发展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们日后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农村教学环境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依然不足,这与精准培养、提升学生们某一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理念存在冲突。

(四)对小班化教学环境的应用性不足

这集中体现为农村教学环境中对于小班化教学方式的认识性不足。首先农村教学环境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为了迎合学生们挑剔的眼光,同时小班化教学环境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班级内所有的资源,全身心和全过程的提升教学质量。纵观现阶段农村教学环境不难发现师生群体普遍对小班化教学环境认识不足,难以充分将小班化教学优势应用透彻。

三、精准培育策略在农村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转变师生地位

教学过程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知识的学习者也是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开展,因此课堂中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授课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并且在课堂中更多积极踊跃的发言,才能充分暴露学生们的缺点和不足,教育者才能针对学生们的缺点和不足展开相应教学,符合精准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是提升学生的學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结合现阶段课堂中师生地位状况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教育者更多的是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掌控课堂大体走向,将更多的时间和发挥的机会留给学生们,引导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环境的优势。

(二)调整教学方式

这要求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善于发现和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状况,挑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之中。精准培养策略追求的是对于学生们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学生们应掌握的知识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理念,寻找学生们能够接受的、最适合学生们发展的教学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首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更多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称赞学生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就时,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学生们的成就,积极鼓励学生们,帮助学生们建立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合理的评价学生成绩,教学过程中引入考试机制只是为了对学生的某一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测评,所取得的结果也仅仅是学生们在这一阶段对于知识掌握能力的结果,而不关乎学生们全面发展的结果,所以在对学生们进行点评的过程中成绩应仅作为一个参考方向。

(四)正确认识小班化教学理念

小班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班级内的所有资源,达到给学生们服务的效果,同时小班化教学也是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国民教育水平必然采取的手段,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小班化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中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数量有限,教育者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耐心的对学生们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指导学生们学习不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实施精准培养的策略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我国对于这一策略的研究相对较迟缓,并且基于我国的国情对于这一教学策略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阻碍,这要求当代农村教育者应更多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积极寻找更为合适的和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实施精准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孙力,李静.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探索精准培养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56-57.

作者简介:

李玉德(1963-),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策略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