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2019-01-03史丽涛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厚实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必须落点于“就业创业能力”,以呼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正是基于此,以产教深度融合为视角,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关键词】产教融合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路径
【课题项目】教学管理研究专项项目,项目名称: 重庆地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Y2016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010-02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2013年全球创业周的信中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可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人才活力,使各类人才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加多彩的人生。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職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实践平台的锻炼,才能得到发展和促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激发企业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效能,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输送更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1]本文正是基于此,梳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制,从产教深度融合的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审视
高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必须要着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教育问题。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850万人,要想顺利解决就业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之举。数据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达到20%-30%,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为3%左右。可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创新创业意识的缺位。从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偏向于“守业教育”而非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全社会号召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足,相关创新创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包括资金、税收等方面。同时,因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创新创业启蒙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缺乏。此外,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过分依赖家庭支持,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强,阻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家庭层面而言,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是找份稳定收入的工作,而非创新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
其次,创新创业平台的失位。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创新创业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要求高校内部以及全社会给予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经过平台锻炼之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会得到明显增强。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校除了创新创业教育不足之外,还存在实践锻炼平台建设的问题,无疑,高校实践平台建设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所开展创新创业仅停留在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竞赛等层面,类似于创新创业园、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孵化园等尚未建设完善,有些高校虽然建立的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但是存在产教融合不深、校企结合度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最后,创新创业环境的不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从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家庭、社会、高校等都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创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才有了微软、脸书等一大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迸发。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诸多优惠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但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存在辐射面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创新创业专业建设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不够等问题,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多为校内辅导员,未有创新创业经历和经验,非专业科班出身,导致教学仅停留了较浅的层面,难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现身说法”,以至于创新创业教育多为“纸上谈兵”,无法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动力。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无疑,创新创业已然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之举,唯有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形成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要形成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创新创业能力开发机制、创新创业实践机制等等,以良好的机制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此外,根据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向,要切实坚持做好、做实、做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教深度融合工作,把创新创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注重环境营造,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要在高校内部建设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创新创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高校就要注重对创新创业的宣传,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内广播、移动APP、微信、微博等,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案例、政策支持向大学生进行宣传,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内容。同时,要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展高校科学文化活动周,开展“挑战者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企业参与项目评价,并决定是否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此外,强化创新创业社团建设,引导创新创业社团向企业发展需求靠拢,积极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创新,以确保创新成果得到及时的转化,进而实现创新成果的价值外溢。
其次,强化课程建设,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科学性、可行性、实践性不足等問题,着力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形成校企共建创新创业课程的良好机制。在课程建设方面,把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充实到课程建设队伍中来,使其把市场需求、企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创业的基本内容编入创新创业校本教材中,确保创新创业教材建设的科学性。在课程教学方面,要注重聘请企业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专业人才,以弥补高校内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不足,让学生与创新创业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让创新创业企业家“现身说法”,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强化实践锻炼在课程教学中的份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获得创新创业能力。[3]
最后,着力平台建设,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仅仅依靠理论讲授不可能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要发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载体效能,引导大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强化产教深度融合,方能慢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对此,必须要举办常态性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大赛,依托科技周、校企合作平台、高校联盟等载体,发布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大学生自领项目进行实践,培塑其实干精神,生成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必须要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尤其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到企业中开展“顶杆实习”,使学生明确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而激发在其岗位工作中的创新热情。必须要建设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实行项目带动的方式,让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使创新创业项目实现经济利益,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主力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取向,更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力量培强、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着手,唯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费志勇,陈梦玲.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97-101.
[2]吴福忠,沈红卫,白忠喜,徐晓娟.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8(02):36-40.
[3]吴晗,刘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商论,2019(05):225-226.
作者简介:
史丽涛(1982.8-),女,山西阳泉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