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19-01-03李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李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阵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本文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核心素养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41-01

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出发点,自觉将教学活动的基本价值定位确定为促进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发展,积极构建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发展能力语境下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立足文本重视阅读,培养情感感知能力

新課标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能够从整体上更好把控文章内容,从而具备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文章框架的搭建,能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情感表达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侧重点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情感的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最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然后,教师再引导好学生分析主题、赏析语言、把握情感,以确保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实现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写了些什么?”学生乍一看可能会依据课文题目回答:“这是一篇写故都(北平)秋景的散文。”而深入细读课文,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故都的眷恋和对美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忧郁的心情。这样不仅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而且能让学生自觉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传承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雷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戏剧中那种紧凑的故事情节以及个性化人物语言,并能结合文章内容来更好理解所展示出的阶级矛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能够利用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性格行为等,能够看到文章的本质。并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以便进一步体会到话剧的特点。同时,教师应该借助于一系列问题,不断启发学生思维,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教学,如周朴园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作者想要深入揭示的社会本质都包括什么方面?在此基础上,能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资产阶级的本质,便于让学生找到文章的本质。正是利用这种深层次的分析,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保障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三、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的动力是审美需求,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是审美经验的积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自身的本质特性。审美需要学生对事物本身有审美的冲动,有审美体验的过程,才能将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起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将教学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那语文教育就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为例,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文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材料,将不同文章的相同中心思想进行收集和归纳,以此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种族平等”“自由民主”思想进行思考,将课外内容和课内内容相结合,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阅读的视野和角度,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堂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四、借助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传承能力

语文文化的教学就是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载体,借助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内涵,对文化的传承进行领悟的过程。高中语文新教材文化知识和文学作品增多,尤其是选修模块的多样化能拓宽学生视野,并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比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苏武传》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应让学生先了解相关的班固及《汉书》的相关知识,只有在充分了解文章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了解苏武被匈奴囚禁,以及和贵族官宦斗爭中所表现出来的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坚强不屈的情操。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来开展必要的故事情节的细化,进而从文中的句子和词语中,表现出苏武的民族气节,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能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构建健康品行,不断实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自身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感知情感技巧的培养,增强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传承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