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的物理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9-01-03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热传导物理化学热力学

(上饶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教学策略是以某个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为中心,形成策略的框架,将其他与之有关的要素依附在这个中心上,形成了一类较完整的教学策略,据此将教学策略分为内容型、方法型、方式型和任务型等四种类型[1]。研究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即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2-3]。内容型教学策略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在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成其策略的框架[4]。目前探索出两条策略: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主要强调知识的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构建简洁明了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一般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系统性强、公式多、概念多的特点[5],现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为教学目标,制定出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的内容型教学策略框架,来降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直线式策略研究

由表1得到,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不可逆性,经过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自发过程的理解,同时引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

采用直线式策略来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知识体系,下面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知识框架展示出来[7],如图1所示。图1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知识体系,教师沿着思维导图的顺序逐步讲授,本章的内容就能被顺理成章、连贯地讲解了,并将各部分的知识点标识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表1 判断一个自发过程是否可逆的教学策略

2 分支平行式策略研究

物理化学的难点之一是在不同的状态变化中,比如有简单状态变化,相变化,化学变化等,状态函数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采用分支平行式策略来研究系统的熵变,构成熵变计算的知识框架。已知系统的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公式如下:

(1)

(2)

式中R代表可逆过程。

2.1 简单状态变化

①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等温可逆变化,系统的熵变为: △U=0,QR=-Wmax

(3)

② 一定量理想气体p,V,T均发生变化,由于一步无法计算,需分两步求解。设系统由始态A(p1,V1,T1)可逆变化到终态B(p2,V2,T2)。

图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知识体系

途径(Ⅰ):在T1时等温可逆膨胀到V2,再等容、变温可逆至B,系统的熵变公式为

(4)

途径(Ⅱ):在T1时等温可逆膨胀到p2,再等压、变温可逆至B,系统的熵变为

(5)

显然,△SⅠ和△SⅡ的值是相等的。

2.2 相变化

① 可逆相变,一般在等温、等压下进行,由于:QR=Qp= △H

(6)

② 不可逆相变,由于:QR≠△H

△S的计算必须设计一条包括有可逆相变步骤在内的可逆途径,此时可逆途径的热温商才是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2.3 热传导:可分为等温热传导和变温热传导[8]

① 等温热传导是从高温热源(Th)到低温热源(Tc)之间的热传导过程,若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为Q,则该过程的熵变为:

(7)

② 变温热传导是两个物体(设为A和B),其温度分别为TA和TB,两物体相接触,达到热平衡的过程。先求终态温度(T)为:

上式中CA和CB分别为两物体的热容,系统的总熵变为:

(8)

注意:若热传导过程中有相变,就不能直接套用公式(8)。

2.4 不同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压混合过程,并符合分体积定律,即每种气体单独存在的压力和气体的总压力都相等,则混合过程的熵变为:

(9)

2.5 对于任意的化学反应

若化学反应是在标准压力pθ和温度为298.15 K时进行,则化学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为

(10)

如果在压力为pθ时,要计算任意温度下化学反应的熵变,则

(11)

采用分支平行式策略研究系统的熵变,构成了熵变计算的知识框架。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看到题目不知如何下手,不知用哪个公式计算熵变,即掌握了熵变计算的知识体系。

3 螺旋式策略研究

热力学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别解决能量的相互转换、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等问题,所涉及的一般是计算2个过程量[功(W)和热(Q)],5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U)、焓(H)、熵(S)、Helmholtz自由能(A)和Gibbs自由能(G)]的改变值。对于不同的过程,这7个量的计算公式不一样。无非体积的封闭系统,采用比较法,列出计算公式,螺旋式地扩展和加深物理化学的知识体系,如表2所示。

表2给出了一些基本过程Q、W、△U、△H、△S、△A、△G的计算,得出在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这7个量的不同计算公式。采用螺旋式策略研究,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比较和掌握经典热力学知识体系。

表2 一些基本过程Q、W、△U、△H、△S、△A、△G的计算

4 综合式策略研究

综合式策略研究是对上述几个方式的综合,也是对知识体系的运用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热力学部分除了一些基本过程外,还有更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加以理解和分析。例如将1 mol苯C6H6(l)在正常沸点353 K和101.3 kPa压力下,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的蒸气,已知在该条件下,苯的摩尔气化焓为△vapHm=30.77 kJ·mol-1,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并忽略液体的体积。试求该过程的热(Q)?

学生解题思路为:因为始态和终态的温度和压力相等,所以

Q=△H=n△vapHm=1 mol×30.77 kJ·mol-1= 30.77 kJ

问题是: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而 △U=△H-△(pV)= △H-p(Vg-Vl)≈△H-nRT

= 30.77 kJ -1 mol×8.314 J·K-1·mol-1×353 K×10-3= 27.84 kJ

Q= △U= 27.84 kJ

计算出的Q不相等,为什么?应该如何分析此类问题?

学生解题思路错的原因是:(1)概念没理解透彻,系统始态和终态的压力相等,就错误认为是等压过程。由于p外=0,此过程不是等压过程,Q≠△H,而是Q= △U;(2)此为相变过程,不是简单的p、V、T变化过程。综合式策略研究是对知识体系掌握的提升,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找出错误并学会分析原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构化策略所包含的这几种方式,在研究教学策略时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对物理化学其他章节内容的学习也同样适用。学生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知识体系,可以举一反三,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这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为培养具有创新、有科研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地提高。

猜你喜欢

热传导物理化学热力学
一类三维逆时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求解
冬天摸金属为什么比摸木头感觉凉?
具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瞬态热传导方程的二择一结果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
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一类非奇异黑洞的热力学稳定性
一类热传导分布参数系统的边界控制
BMW公司3缸直接喷射汽油机的热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