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03谭清美王军华JhonyChoonYeongNg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导师研究生

谭清美 王军华 Jhony Choon Yeong Ng



来华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谭清美 王军华 Jhony Choon Yeong Ng

基于协同培养视角,打通国内研究生培养与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之间的通道,构建了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介绍了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和具体实施途径,以事例说明了如何形成特色鲜明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并对该模式的顺畅运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来华留学研究生;协同培养;研究生教育

一、引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并且生源的学历层次也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业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并逐步通过整合教育功能,发展成传递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理念的重要载体[1]。由于中国留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之处。目前不少研究生培养单位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如何帮其克服学习的“水土不服”[2]。一种解决办法是进行“趋同化”培养管理,即对外国留学生的培养与中国学生趋同[3]。但是由于留学生在文化、语言、学术背景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并不可能和本国学生的培养方案保持一致[4]。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实施“差别化”培养管理,即考虑到来华留学研究生专业背景多元、文化认同迥异、学习动机多样等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培养办法[5]。但是这些留学研究生生源国不同、语言基础不同、文化风俗不同,单独为其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成本极高,且我国高校教师普遍科研和授课压力较大,采用这样的培养模式也不太现实。另外,很多留学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吸引而来华,这种培养模式也不利于他们融入中国文化,不利于其学习适应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无论是“趋同化”培养管理还是“差别化”培养管理,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在国际化背景下,要成为研究生培养强国,我们须结合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学科知识,采取先进培养模式,培养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人才[6]。当前,国内对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主要着重于将学生“派出去”,以锻炼其国际交往能力并提升国际视野[7]。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国内研究生都有机会或有条件走出国门进行学习研究,如果设法打通国内研究生培养与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之间的通道,施行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将能够以较低的培养成本,同时实现来华留学研究生的适应化培养和国内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

基于上述思想,我们将构建一个来华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打破传统的留学研究生培养和国内研究生培养之间相互独立的模式,探索融合培养的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一方面,借助国内研究生的学术氛围带动留学研究生的本土化融入,帮助他们快速提高中文水平,提升课堂与校园学术氛围的适应度,把来华留学生培养成为了解中国、对我友好、学有所成的有用人才[8];另一方面,借助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带动国内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水平,提高国内研究生外语能力,拓展其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化科研水平。最终,通过这种协同培养的模式,从培养层面解决国际化办学面临的“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双重难题。

图1 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

二、文献综述

随着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学界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逐渐增多[9-13],与之相应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和范围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其中不乏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讨[14-17]。

目前国内高校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和国内研究生的培养大致采用了三类模式,一是分别培养的模式,二是“趋同化”培养管理的模式,三是“趋同化”培养管理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18]。这些研究均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协同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协同理论认为,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合作关系。应用协同原理,可以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19]。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是一个包含若干子系统的复杂系统,通过协同子系统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通力合作,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

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是利用国内研究生培养和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内研究生和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协同培养,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增强整体培养效果,助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相关工作:制定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方案,开展系统培养,具体包括进行中外研究生学术配对、实行中外研究生课程交叉训练、构建中外结合导师团队、开展中外互动学术交流、中外结合完善各类考核标准等。通过实施以上培养模式,协同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与国内研究生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价值,提升培养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

(一)系统制定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指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形式、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方式、学位论文、答辩、质量监测等[20]。在制定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方案时,要将中国研究生和来华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协同性作为基本要求并贯穿始终。

(二)多途径开展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

1.“对口帮扶”开展中外研究生学术配对

实施中外研究生学术配对,是指对中外研究生打破国界,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学术结对或“对口帮扶”。一方面提供口语交流机会,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交流。中国研究生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文献,帮其理解文献中的中国元素;同时,外国留学生可以帮助中国研究生寻求外国文献资源,共同研讨外文文献。中外研究生在协同学习和研究中各展所长,既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又增进了友谊,最终通过协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此外,这种结对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地强化研究生的爱国热情、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的中外研究生团队为例,为促进团队对创新管理方面国际前沿和经典内容的学习和研究,研究所组织团队共同学习创新管理前沿专著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鉴于该著作篇幅较大、内容丰富,故实施了一个留学研究生联合一个国内研究生的“配对学习”方法。由一个配对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分组共同完成对全书32章内容的学习。在此过程中,留学研究生和国内研究生互相帮扶,协同完成对相应章节的研读和学习。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研究小组针对自己所负责的章节,在团队中进行了汇报交流,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了对整部专著的学习,效果良好。

2.注重特色实行中外研究生课程交叉训练

在布鲁氏病菌的防控中,由于各个县市对该病菌的防控认识不足,加之有效的方法不当,进而影响布鲁氏菌病的治疗。故此,要加强对检查人员的教育培训,每年定期对不同县市的人员进行布鲁氏菌病防控的知识教育,并借助知识问答以及卷面回答的方式对防控人员进行调查,进而提高防控人员的知识水平。在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中,该县市的政府可以将布鲁氏病菌的防控知识制作成视频,将其分发到各个区域,借助多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

开展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课程,一方面需要按照理论类、实践类与科研方法类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除语言类和意识形态类课程外,尽量做到课程交叉或合并。另一方面,为加强中外研究生间的交流和互助,需要增设研讨类和实践类课程。为保障授课效果,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观感知和自主需求,避免将一门“特色课”变成“水课”现象的发生[21]。在授课方式上,应采用中、英文结合授课,多应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辩论、课堂报告等教学方法,促使中外研究生进行课堂互动、交叉训练。通过课程交叉训练,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研究生专业基础优势和留学研究生外国语言优势,取长补短,事半功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的中外研究生导师团队,针对中外研究生开设的“技术经济分析”“管理科学方法论”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为留学研究生和国内研究生创造了同堂上课、开展课程交叉训练的机会。留学研究生和国内研究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课堂效果,也为后期共同完成学术论文奠定了良好基础。

3.科学合理组建中外结合的导师团队

中外结合的导师团队有利于中外研究生的协同培养。配备中国导师,有利于培养来华留学生知华、友华、亲华、爱华的情感;安排外籍导师,有利于培养国内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也有利于留学生来华后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过渡与适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加快,及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和其他人才引进项目的开展,各高校相继引进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的外籍专家[22],这也使得我们开展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具备了相应的外籍师资基础。根据学科和专业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组建由中国导师和外籍导师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协同负责研究生的录取、培养及论文指导等工作,是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在编的外籍教师,则可以通过在国际范围内从知名大学特聘“通讯导师”“交流导师”“访问导师”“讲座导师”等方式,与学校在职教师共同组成“虚拟导师团队”,以合作导师的身份共同为研究生开设课程或讲座,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组织开展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工作。通过构建中外结合的导师团队,为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工作提供保障,促进了中国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和来华留学研究生的适应性培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的中外研究生导师团队,由新加坡籍教师与中国导师构成。团队在专业、职称和年龄等方面形成了合理结构,拓展了学科专业跨度,改进了培养方式,提升了对中外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团队在产业创新管理、应急物流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军民融合发展等专业方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外研究生,获得多项优秀成果奖和教学奖。

4.形式多样开展中外研究生学术交流

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能够帮助研究生关注热点研究领域,突破专业背景局限,拓宽研究视野。为使学术交流活动规范化、常规化,学期之初就要制订出相应的研讨活动计划。在学期中间,每两周定期召开一次由中外研究生共同参加的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研讨会的形式可以是研究生内部交流,也可以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研讨内容可针对课题开题报告、读书报告、学术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研究、研究热点探析、名家座谈等。可以要求中外研究生分别在团队内部做科研学术报告,也可以鼓励和支持中外研究生共同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这类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留学研究生快速融入科研团队,全面接触研究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也有利于提高中外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也便于导师们及时了解中外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实时给予指导。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得中外研究生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研究水平和科研技能,并将学术交流发展成为自发的习惯。

5.中外结合完善各类考核标准

基于协同培养理念,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方案中除了强调培养对象的理论基础和综合能力考核外,还应同时强调国内研究生的外语能力、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双方的协同性等考核内容。具体考核可分为阶段性考核和毕业考核两个方面。在阶段性考核中,研究生平时作业应侧重于团队作业并尽量采用英文,且将个人表现与配对学习的成效同时作为重要的参考评价指标。中外研究生配对学习研究活动开展的次数、计划、总结、成果等应作为考核内容在最终成绩中进行体现。在毕业考核中,为了体现协同性,将在培养期内中外研究生在学术期刊上至少共同发表一篇论文作为毕业要求,且引用文献中应同时具有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由于该项要求旨在为中外研究生共同学习和研讨提供沟通交流途径和平台,并不看重双方共同撰写论文水平的高低,因此对发表文章的期刊级别可不作要求,但建议在同等条件下,将中外研究生协同撰写论文的水平作为他们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的条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制定的学术型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中,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前应满足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校定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5篇的要求。从中可明显看出,该学院在管理制度上大力鼓励学生撰写英文学术文章、发表国际期刊论文。

四、结论

目前中国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采取的主要政策是“推出去”,即各高等院校通过申报国家资金支持的公派研究生项目,或者利用自有资金,派出研究生到国外进行研究学习。但就实际开展情况来看,通过派出研究生开展国际化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问题:①资金花费较高。以留学美国为例,每年学费大概在人民币20万元左右,生活费每年也不会少于5万元人民币。②受益人数有限。据统计,2016年我国各类公派研究生约为9500人,在全国所有在校研究生中只占到总人数的1/200[23]。③与中国高校对接的国外学校资源有限。要出国的研究生通常是在出国前临时寻找对接学校,方式是通过学校教师的人脉资源进行推荐,往往局限在特定的某几个学校,因此学生的学术研究范围会比较狭窄,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效果也受到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和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我国高校逐渐吸引了大量的来华留学研究生。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迄今为止已经招收了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等20余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通过协同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我们可收获三大有利成果:①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国际化教育的受益面。启动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之后,在中国的研究生也能学习到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扩大国际视野,了解研究范式等。②能够极大降低教育成本。从国家教育经费收支角度而言,这个模式将现有的外国来华留学生的语言优势和国际交流能力作为资源进行整合,使中国研究生在本土受益,可以减少派出人员出国留学的支出。③来华留学研究生背后还蕴藏着巨大的国外资源和平台,为中国学者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他们可以为中国研究生协助引荐外国高校的一些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

总之,虽然国内研究生培养和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具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国内研究生需要国际化带动、来华留学研究生需要本土化适应的背景下,基于协同视角构建的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能够使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与合作,达到节约教育成本、提升整体培养效果的目的。但鉴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复杂性,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研究协同培养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有效发挥系统的功能,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同时,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作为一个协同系统,还需探究系统外部激励因素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建议从学校层面为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提供条件和保障。

一是在制度层面,制定协同培养的相关制度。如由学校牵头制定《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条例》,在制度上明确规定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组织构成、协同方式、协同目标、激励机制等内容,使协同培养模式的运行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激励相关部门开展协同培养的积极性。

二是在机制层面,完善信息共享及互通机制。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是协同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建议学校建立校内信息共享体系,提供信息交流的统一平台,使信息共享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利于国内研究生和来华留学研究生之间在各类活动中的充分协作和交流。

三是在机构层面,成立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机构。鉴于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在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明确两者在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机构中的主导地位,机构成员由承担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各学院分管人员组成。

[1] RIALP A, RIALP J, KNIGHT G A. The phenomenon of early internationalizing firms: what do we know after a decade (1993-2003) of scientific inquir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5, 14(2): 144-166.

[2] 王祖嫘. 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 91-96.

[3] 夏青. 对来华学历留学生实施“趋同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J]. 教育探索, 2010(9): 72-73.

[4] 秦洪德, 刘宁. 关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C]//2011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会议论文集, 2011: 277-278.

[5] 万佼, 陈蕾, 张旭. 来华留学研究生差别化培养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16(3): 105-107.

[6] 丛航.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17): 222-223.

[7] 夏品奇, 江驹, 王严. 创新理念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0): 53-57.

[8] 王慧杰. 论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J]. 科教导刊, 2013(3): 228-229.

[9] 文雯, 王朝霞, 陈强.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经历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0): 55-62.

[10] 汪丽琴, 郑刚. 师范院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改善——基于2004~2012年师范院校来华留学生数据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14(9): 68-73.

[11] 凌德祥.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7): 62-66.

[12] 梁文彦, 王振清, 郭轶宏, 等.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和研究[C]//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应用创新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16: 68.

[13] 滕夏虹, 王明丽, 韦建辉. 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J]. 高教论坛, 2016(3): 115-117.

[14] 郑炜君, 王顶明, 曹红波. 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1): 72-77.

[15] 初旭新, 宗刚. 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5): 18-22,26.

[16] 刘成柏, 赵国安, 付学奇. 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13(5): 163-169.

[17] 宋永明. 浅谈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27): 17-19.

[18] 刘爱军, 程伟华, 杨春艳.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5): 63-65.

[19] 唐柳, 俞乔鲜, 荣生. 经济发展方式的“两级转变”: 基于协同论的分析[J]. 管理世界, 2014(5): 172-173.

[20]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EB/OL]. (2017-09-07)[2018-03-23]. https:// grawww.nju.edu.cn/48/31/c917a215089/page.htm.

[21] Ng J C Y, 陈红雪, 宋凯文, 等.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水课”教育改革研究[J]. 高教学刊, 2017(22): 15-18.

[22] 许波, 王平, 傅佳佳, 等. 外籍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江南大学纺织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例[J]. 纺织服装教育, 2017(4): 287-289.

[23] 李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7): 30-34.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团队的中外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及实践”(编号:JGLX16_004)

10.16750/j.adge.2018.12.008

谭清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南京211106;王军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南京211106;Jhony Choon Yeong 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专家,南京211106。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国际化导师研究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V eraW an g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导师榜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