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强浙江妇产的势能与动能

2019-01-03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卫国浙大住院医师

拥抱新时代医疗内涵注入,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放在第一位,浙大妇院开启新一波跨越式发展。

吕卫国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浙江大学妇产科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领域“杭州标准”跻身世界标准的不乏先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体系内,郑树森院士领衔团队于2008年首创了具有国情特色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后为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认可和沿用,“杭州标准”走向了世界。

作为浙大系统内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妇院”)院长吕卫国表示,“代表浙江妇产最强实力,我们理应在妇产科专科领域推出更多‘浙江标准’!”

扬“浙江妇产”领先品牌

2017年冬,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妇产科声誉排行榜》上,浙大妇院的排名相较上年又前进一位,跃升至第四;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妇产科学科排名》上同样位列第四,医院连续雄踞两大榜单“专科前五”的时间又增加一年。

浙大妇院作为妇产专科“国家队”先锋之一,近年在世界领域发声更加响亮。2018年3月,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海港城市新奥尔良召开,汇集了世界妇科肿瘤领域的顶尖医生和学者。此次会议上,一项来自该院妇科肿瘤团队的“滋养细胞肿瘤的III期临床研究”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者关注。

2018年9月底,医院中医科曲凡博士在第十一届欧洲结合医学大会上做主旨演讲并获颁“结合医学杰出贡献金质奖章”。曲凡博士还担任欧盟传统医药学会药理分会共同主席。

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建立外功,近70年发展历程坚实了学科后劲。浙大妇院前身为浙江省立医学院附属医院;1951年,成立浙江省立妇幼保健院。1999年后,医院还同时挂牌浙江省妇女保健院、浙江省妇女医院,是浙江省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

医院妇科、产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肿瘤学、计划生育学、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学、妇科微创学、普通妇科学、围产护理学为省医学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创新学科。自建院以来,学科建设载誉无数。2017年,医院就有四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重要奖项,其中一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医院“子宫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浙江全省第一批立项建设的三家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之一。

在医院已经连续工作30多年的妇科肿瘤专家吕卫国,2017年从副院长升任院长,全面主持医院行政和学科建设工作,负责医院人事工作。如同他过去数十年兢兢业业地从事临床、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他对医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也秉持着精耕细作、步步为营的沉着风格。

吕卫国表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就是医院的品牌之基,在他的治院方针中,也始终将以人才、学科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放在第一位。

夯“住院医师”底板之实

“说到管理,我们常常讲到‘木桶理论’,在事关发展的各方面的工作中需要警惕‘短板’,补好‘短板’。”但吕卫国紧接着表示,“如果‘底板’没有得到夯实,所谓的‘短板’威胁不值一提。”在他看来,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在浙大妇院的人才培养大计中是一项要真抓落实的“底板”工作。

医院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覆盖妇产科、病理、医学检验、影像学等专业。吕卫国介绍,医院秉持“金字塔式”卓越住院医师培养理念,建立起“四阶段渐进式教学模式”和住培课程体系建设与考核体系建设,实施住院医师导师制,为每一位住院医师指定导师,“不让任何一位住院医掉队!”与此同时,医院还进行了住院医师各类医疗权限分级开放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一直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升为重点,医院在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两次全国统考结业考核中都保持100%通过率。

院长语录

◎代表浙江妇产最强实力,浙大妇院理应在妇产科专科领域推出更多“浙江标准”!

◎妇产医疗的运行关系到50%以上的人群健康,如果妇女是“半边天”,那么围绕妇幼人群的保健与医疗,则关联了“大半边天”。

◎医院秉持“金字塔式”卓越住院医师培养理念,建立起“四阶段渐进式教学模式”和住培课程体系建设与考核体系建设,实施住院医师导师制,为每一位住院医师指定导师,不让任何一位住院医师掉队!

2018年9月6日,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巡视员金生国来院调研,并与住院医师代表、带教老师代表进行了热烈的座谈。金生国充分肯定了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并指出,浙大妇院领导高度重视住培工作,组织构架十分清晰,培训及考核体系完善,既有优秀培训基地的共性优点,又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能多部门联动进行住培的教学改革研究,以赛促考的年度竞赛模式值得肯定,率先探索医疗权限开放与管理值得其他基地借鉴与学习。金生国表示,以培养“独立行医的住院医师”为目标,他期待浙大妇院的住培工作朝着国际化、标准化、制度化的高远目标迈进,早日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高层次人才培养不遗余力

百尺竿头须瞄向更高、更远,谈到人才培养,吕卫国仍恳切地表示,高端人才匮乏是当前的一大困境,“医院的高层次人才的数目与专业覆盖面必须与浙江大学建‘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匹配!”

因此,他上任后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这项工作,首先,着眼浙大系统内部资源,医院与更多浙大附属的科研单位构建了合作关系,推动医工信交叉融合,大力开展RCT试验等临床研究类项目,同时兼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涵盖公共卫生、肿瘤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学术大师引领学科发展;其次,将眼光瞄向海外、国际学科前沿,推动人才国际化培养。医院落实《职工海外培养津贴补助的暂行办法》,积极鼓励医务人员前往国外(境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长期交流和学习。2017年选派11人赴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进行访问学者、合作研究与临床项目交流,其中3名赴麻省总医院、NIH、JHH学习2年以上;36人出国参加年会商讨合作研究事宜或论文交流。

截至目前,医院赴国外顶级医疗机构学习的人员已经达到8名,拟派出的优秀青年人才13人名单已遴选出炉。

相较此前,医院派遣医务人员海外学习的节奏无疑加快不少。因此吕卫国也曾面临这样的质疑,“如果派出去的人员不回来了怎么办?”对此,他的回应是,“通过申报、遴选,带着科研或临床方面的任务出国学习,就怕不成才,只要能成才,医院做这项工作就是值得的!”

为什么说值得?吕卫国解释,首先,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理应怀揣感恩之心,选择回国为医院做贡献顺理成章,事实也证明,回来的是绝大多数;再者,若出于特殊原因未能回院,他在别的地方也在为学科、为医疗做贡献,遇到合适的时机,比如寻找合作伙伴,他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也是浙大妇院!

围绕妇产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浙大妇院更加夯实服务链条。

从内心深处,吕卫国希望每位浙大妇院的员工都能够沿着科学的成长路径,有所成就,与医院共同发展、进步。2017年,医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青年人才支撑计划”“人才成长工程”“刘天香奖”等政策实施的基础上,启动“俊才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2018年已有13位优秀青年博士入选医院第一批“俊才计划”培养对象。

数十年扎根医院,个人职业成长与医院发展相互见证,吕卫国相信脚踏实地做事情,在浙大的平台上有能力的医学人才必将有所收获。他经常劝诫医院的年轻骨干,“你们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科主任、副院长,而应该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和博导,要相信自己身处的是一个开放的、价值无限的平台。”而秉持“求是创新”的校训与院训,他期待医院每一位员工能态度诚恳、技术过硬,年轻人应该心态阳光,应该牢记使命、坚守底线、拼搏向上!

“浙江妇产”迎接新时代

毫无疑问,新时代妇产医疗迎来前所未有的重要内涵注入。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孕产保健及医疗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强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做好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工作。

采访中,吕卫国以这几大政策背景来阐述近年妇产医疗的动态变化,“其运行关系到50%以上的人群健康,如果妇女是‘半边天’,那么围绕妇幼人群的保健与医疗,则关联了‘大半边天’。”

2017年,医院各项业务指标保持高位运行,门急诊量近154万人次,分娩量2万多人次,出院量近7.8万人次,门诊手术量与住院手术量均超过5万人次。受限于当前位于杭州市区学士路有限的占地面积,让患者便捷就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成为要务。

当前,医院已基本实现全流程智慧医疗服务,完成了以患者“唯一号”为目标的信息系统改造,在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做到“一人一档”管理。自助挂号率由35%上升至64%,自助结算率由17%上升至48%,在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获得高分。通过进一步细化分时段预约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的运用,专家预约就诊率始终稳定在80%以上,普通门诊预约就诊率也有大幅度提升,中医科、普通产科、普通生殖内分泌科都在50%以上。通过筹建预约中心、建立智慧导诊体系、围产监护室流程再造等措施,不断优化院内流程。

秉持“慈心秒术、求是创新”院训,在服务改善的同时扬妙术之风,2017年,医院开展了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产科中的应用、两侧髂总内动脉球囊阻断术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TiLOOP Bra用于乳房一期重建手术等新技术。为满足新时代妇产医疗新需求,医院开设复杂性双胎管理、复发性流产产科管理、臀位外倒转等10个门诊;妇科开展盆底重建术(补片置入)和腹腔镜下盆腔深部内异结节剔除术;妇科肿瘤科开展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实现微创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持续发展。产科实施超高龄生育综合管理模式,新生儿科开展medin无创高频通气技术、有创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模式等新技术。此外,医院药剂、病理、麻醉、妇保等各个专业近年均有基金项目斩获,形成了全面、良好的创新与科研氛围。

吕卫国介绍,着眼医疗与保健的多重责任担当,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出生缺陷防治、生育率维护、重大妇科疾病诊治等几大中心正在紧密筹建之中。

2018年8月,医院钱江院区一期建设正式开工,一期设置床位600张,建筑总面积124923平方米,包括产科大楼、生殖大楼与教学科研大楼。吕卫国表示,新院区投入使用后,浙大妇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将有大幅改善,新院区还将给医疗与科研业务的拓展充足空间,医院大数据平台、生物样本库、临床技能培训、研究实验室等几大平台都将迅速落地运转,医教研互促腾飞。

猜你喜欢

卫国浙大住院医师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按兵不动
有趣!浙大的实践课让网友羡慕不已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Brushless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卫国入朝将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