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千里 金色年华

2019-01-03刘敏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21期
关键词:金华医院患者

文/本刊记者 刘敏

人才是学科发展之根本,强学科是医院综合实力提升之前提。

金华市中心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理由

适变,守常,开新,金华福音,百年逐梦。学科筑基,科研发力,点数法点亮未来。人才荟萃,创新集群,他们要打造浙中西医疗中心!

“目前,金华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金华医院’)在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综合排名中,位居十名左右,在浙江省地级市医院排名约第二位。”院长袁坚列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

他回忆,2008年,任院长之初,金华医院在浙江省地级市综合医院中,排名倒数第三。当时,每年用于发放员工的奖金,仅为150万元左右,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经过十年发展,金华医院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人才建设也逐步完善。目前,用于发放员工的奖金也翻了大约十几倍。人才是学科发展之根本,强学科是医院综合实力提升之前提。

金华医院始建于1910年,当时定名为“金华福音医院”,由美国人创办。1963年,该院与省立金华医院合并,至今已有108年历史。经过多年发展,该院已成为浙江省中西部地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床位规模2600余张、职工近3000人。2017年,门诊超过190万人次,出院量约11万人次。

重点学科重点做

袁坚列1984年进入金华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勇于创新的袁坚列,不惧挑战高难度手术。他不断学习实践,医疗技术上得到快速提升,1994年出任该科室主任。1996年,他通过公开选拔考核,升任副院长,分管外科。袁坚列向记者调侃道:“当时有一部分人并不喜欢我,我属于敢说敢做,在技术上勇于突破,又有个性的类型。”

袁坚列出任院长十年以来,带领医院管理团队阔步前行。他介绍,十年间,医院体量增加近五倍,综合实力也跻身浙江省前十位。这样的成绩,与领导班子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袁坚列介绍说:“目前,我们除院本部外,还拥有三个院区、一个分院。包括妇女儿童院区、金西院区、婺城院区、磐安分院。”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规划,全省建立四个医疗中心。目前,杭州、宁波、温州建立了医疗中心。金华将建立浙江省中西部医疗中心(以下简称“浙中西部医疗中心”)。袁坚列指出:“目前,我们医院是当地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此,打造浙中西部医疗中心,也是金华医院未来目标之一。”

目前,金华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学科,也是区域专病中心。该学科在浙江省处于前五,个别指标能排第三位。袁坚列强调:“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水平,尤其是微创手术已走在全省前列,处于地市级医院领先地位。科研教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分为:肿瘤组、脊柱组、脑血管、介入组四个亚专科。亚专科建设促进该科室技术水平精细化发展。目前,金华医院神经外科设置床位112张,其中,重症监护室床位17张。该科室拥有医师24人,年手术量达1800多台。

神经外科手术量在浙江省地级市医院中,处于领先位置。金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格知向记者介绍说:“颅脑外伤手术、脑血肿清、动脉瘤夹壁等手术都属于金华医院的强项。颅脑外科年手术量达1800台左右,三四级手术占85%。”

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大部分医师通常会把手术程度放宽,也就是能不做大手术的患者尽量保守治疗。周格知认为,保守治疗患者虽然也能存活,但病情重一些的患者更有可能落下后遗症,比如偏瘫、失语等,患者后续康复将更困难。目前,金华医院的手术技术能让患者康复速度、效果得到提升。

金华医院副院长杜金林向记者表示:“在临床能力方面,医院各个学科领头人及科室开展项目都很有优势。由于当地并无高等医学院校,金华医院过去在科研方面相对稍弱一些,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金华医院设置50多个科室,其中24个优势学科建立了专家工作站,比如肝胆胰外科成立的“王伟林名医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金华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请专家到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并协助完成科研课题、SCI论文等。同时,医院派医师到浙江大学的附属医院等地学习新技术。杜金林透露,金华医院为方便医务人员学习进修,特意在杭州租赁了宿舍,为其解决住宿问题。他补充,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均有机会外出学习。

医院针对疑难重症、恶性肿瘤等,成立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团队。早在2012年,金华医院结直肠外科就成立了MDT团队。截至目前,该院共成立了19个MDT团队。该团队将会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的模式,为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袁坚列金华市中心医院院长

近两年,金华医院在科研方面争取到省科技厅和金华市重大项目三项,高水平科研项目不断取得突破。杜金林表示,金华医院规模化布局已基本到位,未来目标是发展成研究型医院。目前,金华医院共有三个省级教学培训基地,分别是脑血管介入基地、心血管介入基地、人工关节置换基地。

要发展成研究型医院,关键问题就在于人才。人才发展靠引进、自身培养。金华医院在加强学科领头人、博士引进的同时,重点关注内部在职博士培养。目前医院有博士15人,已启动“在职博士培养方案”,未来三年内将选送70余名青年骨干报考在职博士生。

金华医院按照国家政策,尽量将科研自主权下放到科研负责人。对于项目人财物自主管理权,医院出台了科研经费政策,其中包括科研经费院内结算制度、科研假。2015年起,金华医院开始实施科研假。金华医院科研处主任薛亚东向记者进一步指出:“科研假是指医院给有科研项目的职工安排科研的假期。科研假期间,研究人员不需要做临床工作,专攻科研课题。医院为其安排时间,保证职工参与科研期间待遇不变,为研究人员科研工作提供支撑。”

2012年起,金华医院与浙江大学签署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2018年3月正式签署第二轮合作协议。

薛亚东介绍,合作协议覆盖面包括医疗、科研、教学等,医院管理基本全覆盖。第一轮合作期间共有22个对接学科。其中金华医院通过浙江大学平台,争取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泌尿外科研究成果获得两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点数法点亮金华

袁坚列认为,作为管理者,单凭认真、努力并不可取,同时也要跟上医改步伐,具备准确定位医院该如何发展的思维。他表示,把医院管好,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就医环境、就医流程,不可或缺的是拥有一支优秀的医院管理团队。他指出优秀管理团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职业素养,有责任心。其次,对医院管理要有纵向横向的观察能力、把握能力及思维能力。金华医院管理团队在袁坚列的带领下,重点把握年度计划、“十三五”规划、医院定位方向等总体框架。

袁坚列补充,优秀管理团队还应具备分工协作、团结协作的特质;同时,行事要公正、透明、务实、清廉。

金华医院管理团队善于创新勇于尝试,在袁坚列的带领下,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也高于全国大部分同等级医院。

两年前的2016年7月,金华市社保局推出“总额预算下按疾病诊断分组结合点数法医保付费”改革,也就是后来国家力推的DRGs医保支付方式。金华医院就是参与开展DRGs最早的医院之一。金华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以下简称“质控办”)主任郭佳奕向记者透露:“DRGs虽然启动于2016年7月,但金华医院测算时间早在2015年底就已开始。”

袁坚列信心满满地说:“2017年,金华医院由于DRGs试点成绩突出,吸引了全国上百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

金华医院提供资料显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DRGs医保支付改革试点期间,医院门急诊量同比增长6.01%,出院人次同比增长9.88%,手术同比增长10.69%。2017年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0.77%;出院人次同比增长9.64%;完成手术同比增长10.50%;三类及以上手术同比增长16.61%。2017年药品占医疗收入比例28.3%,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每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同比下降1.8元;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20.38元。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指出:“金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医保‘病组点数法’支付方式改革,以按病组付费为核心,综合运用总额预算、疾病分组、点数记分等多种手段,发挥各种支付方式组合优势,成效明显,各地要学习借鉴。”

袁坚列告诉记者,2018年4月,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就DRGs医保支付改革情况,到金华医院调研。王文序得知医院住院均次费用已实现连续3年下降时,给予充分肯定。

郭佳奕介绍,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后,2016年,金华医院医保年度结余1034万元。在DRGs实施前,几乎每年年底结算时,医保额度都会超支,超出部分无法结算。

在DRGs管理体系下,可以借用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花自己钱与花别人钱”的概念。郭佳奕强调:“花自己钱办自己事,既讲节约,又看效果。花别人钱办自己的事情,一般是不节约,讲效果。花别人钱办别人的事,既浪费,又不讲效果。”

她介绍,以前的支付方式类似于花别人的钱,因为医院收治一名患者,花的都是社保局、国家财政基金的钱。金华市DRGs医保支付改革,特点是花自己的钱。DRGs施行总额预算制,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该支付改革能起到对医院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袁坚列补充,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中就提到DRGs,预计2020年全国普遍实施。他表示,2017年金华医院为患者提供的DRGs总服务量,全省排名第六。

金华医院试点DRGs,大量相关工作在前端进行。病案科承担前端工作,制作病案首页。郭佳奕表示,患者出院后,只留下病历。DRGs医保支付改革过程中,主管部门要求医院提取病例精华内容,作为病案首页。病案首页由医院信息科传给社保局。社保局按照病案首页做疾病诊断分组,金华市疾病诊断分组达628组。

信息化信用保障

袁坚列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医院信息系统做得很到位。近年,中国内地医院也逐渐重视信息化建设。金华医院信息化建设也走在全国地市级医院前列。十年间,医院在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约1.5亿元~2亿元。金华医院为响应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2018年9月起,实施出院患者床边结算。患者入院时在护士站办理手续即可,不需要专门到住院部。

金华医院信息化始于1996年,当时医院由自己的开发团队开发出用于门诊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后来该系统发展至住院部、护士站等。2012年,由于原系统架构太过陈旧,金华医院把原系统架构理念推翻重建,开发出EMP信息系统。2015年该系统正式上线,形成以电子病例为中心的各业务支撑框架。2016年,启动医师预约、移动支付、诊间支付等系统。

金华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翰青向记者表示,重建后的信息化建设理念,是把医院各主要业务系统,整合至统一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重建第一步是将全院信息化数据平台纳入统一系统。第二步是进行电子病例改造。他强调:“病例管理牵扯医疗、收费、药品、检验等相关数据,所以信息化建设要以电子病例为核心。目前,医院已完成电子病例3.0改造升级。”

金华市中心医院

移动支付方面,2016年,金华医院上线。医院认为,患者采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时,需要扫不同的二维码,这样对患者来说极不方便。于是医院就开发出将两种支付方式合二为一的二维码,进行收款。

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医师评估到该患者要收治住院,会直接为其开具住院单。如果科室当时没床位,在其他科室协调出病房后,护理部会短信通知患者被安排的病区、楼层及床位号,请患者及时来办理入院手续。患者直接到病区即可,收费整个环节完全可以在病区办理。金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应华永向记者表示:“患者出院最后结算直接在护理部进行,不需要再到缴费处。”

王翰青表示,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者要全程参与,这才能实现管理者的目标。

金华医院后勤服务方面,也采用信息系统对设备维修、医废收取进行实时在线监管。医院在器械与耗材使用上建立了安全供应机制与追溯机制。

手术室送检、送药、送标本等运送工作采用抢单模式,实现多劳多得,在线监督与反馈。医院对每种耗材到货后都规范验收,留取电子版验收记录。记录包含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灭菌日期等。

每月医院监察室对医院职工及患者,进行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汇总至各支部,由支部下发至后勤部门。后勤部门根据满意度意见反馈,落实整改责任到人。上述调查采用业务院长查房制度,业务院长定期带领调查小组走访临床科室,了解员工、患者需求。

2008年,袁坚列曾亲自参与查房,几年后查房制度逐渐成熟,查房重任转交给业务院长。业务院长查房统一汇总各科职工及患者意见,下发要求限时整改。金华医院副院长范文明向记者表示,各部门整改意见反馈至综合办汇总,并于下一次查房时着重了解整改成效。

金华医院东扩工程启动于2008年。截至2018年,该医院投资约16亿元,用于扩大院区建设。袁坚列介绍,十年间金华医院建造楼宇8幢,改造12幢楼。医院环境得到改善,职工、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全院形成客观公正的工作局面。

陈旧楼宇具体改造措施包括调整外立面结构、暖通、照明、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公共区域光源改为LED光源,LED光源覆盖率达82%左右。到2017年底,同比2015年人均用水、用电量下降15%。

“精细服务永无止境,医院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工作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努力让患者体会到温馨的就医环境,让医务人员工作更顺利。”范文明强调。

猜你喜欢

金华医院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张金华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岁朝清供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陈金华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