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1-03黄文婷
黄文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慢性胃炎具有缠绵难愈、病程长、病发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因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恶心欲吐、嗳气反酸、饥而不欲食、胃脘疼痛、上腹不适感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常以抗酸、抑酸、保护胃黏膜、根治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原则为主,为了达到治标治本功效,还需配合中医护理计划,从而获取满意效果[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措施在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的120例均在2017年5月16日~2018年5月16日收治,而研究人员为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患者经病理检查,可发现黏膜肌层增厚,固有腺体,且在腺体萎缩后,可发现肠上皮化生;(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溏泄、四肢不漏、舌质淡、乏力、胃脘痛等症状。观察组平均年龄(56.85±5.68)岁,平均病程(6.59±2.48)年,男29例,女3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6.69±5.57)岁,平均病程(6.34±2.67)年,男28例,女32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指导,注意观察胃痛程度、性质,生活保持规律,注意休息,保持戒烟戒酒状态,饮食需维持少量多餐原则。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内容:
(1)中医技术护理:①自拟中药热奄包热敷:内含有吴茱萸、桂枝、莱菔子等药材,加入姜汁加工,经过5~10分钟微波炉加热,并放置在大小合适的布袋内,为了避免皮肤烫伤,还需将药包温度维持在40~44℃,并敷在大肠、足三里、关元、天枢穴,每日一次,每次热敷20~30分钟,与此同时,还需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和颜色,药包温度<45℃,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感和不安感;②针刺穴位:主穴:气海、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补法或提插法,留针30分钟;③拔罐疗法:为了达到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等疗效,需将竹罐放入煮沸的药水中(内含有厚朴、广木香、白术、茯苓、炙甘草、桂枝、干姜、制附子、党参、黄芪等12味药材),随后对中脘穴、足三里、脾腧穴进行拔管,促使药液直达病处,渗透入皮,达到和胃止痛、温中健脾等功效[2]。
(2)穴位、气功养生调护:①穴位按摩:在腹部对天枢穴、中脘穴进行按揉手法;在腰背上揉膀胱经,揉拿肾盂、脾俞、腰背肌;在颈部肩部按揉点风池;在头面运用开天门,按摩五经;②八段锦练习: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双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五军七伤往后瞧、调整脾胃须单举、左右开弓似射雕、双手托天理三焦;③穴位按摩:对中脘穴、双足三里穴、双内关穴进行按摩,利用指腹力量进行揉压,以患者感受到酸胀感为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3](主要评估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胃脘疼痛、纳呆等症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当P<0.05时,意味着统计差值存在对比性,且运用了SPSS 22.0软件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大便稀溏评分(1.53±0.44)分,神疲乏力评分(1.8 9±0.2 3)分,纳呆评分(0.84±0.32)分,胃脘疼痛评分(0.52±0.19)分。对照组经护理后,大便稀溏评分(2.98±0.76)分,神疲乏力评分(2.18±0.54)分,纳呆评分(1.74±0.54)分,胃脘疼痛评分(1.55±0.22)分。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胃炎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脾胃系病症”,主要因饮食劳倦、肝气犯胃、优思郁怒、损伤脾胃所致胃失和降、脾胃气虚,主要表现为脉沉细、舌苔薄白、畏寒神倦、四肢不温、胃脘疼痛等症状,为了减轻机体不适感,还需加强临床护理、治疗工作。本次中医护理中,通过穴位护理、中药包热敷、针灸、气功养生调护,能够达到助阳止泻、降逆止呕、散寒止痛、消肿利湿、健脾燥湿等功效,更利于达到治标治本功效。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中医联合西医护理更能够减轻机体不适感,充分发挥中医简便性和有效性,利于炎症吸收,加速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获取满意效果。
总而言之,综合中医护理干预配合西医护理能够达到通络镇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功效,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