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护理干预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疾病相关症状、生活质量

2019-01-03殷宁宁

关键词:反流组间食管

殷宁宁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700)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胃肠道疾病,即胃内容物反流至患者口腔、肺部以及食管后引发相关临床症状和并发症[1]。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分析为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7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41~69岁,平均(52.4±0.3)岁。对照组:包括患者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51.8±0.6)岁。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线性资料组间比较均衡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常规护理,包括给患者病情监测以及遵医嘱相关治疗操作;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有关知识,主要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药物情况、注意事项和相关护理措施等,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确保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业务工作;(2)心理护理:患病期间由于疼痛等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需加强同患者的有效沟通,详细了解其内心状态及护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3)生活护理:患者卧床休息时,将其床头抬高约20 cm以避免发生反流,尽可能规避引发腹压升高的相关因素;(4)体位护理:患者夜间睡眠叮嘱其保持高坡卧位,促进胃内排空及消化;(5)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严格戒烟戒酒以降低对食管而产生的外部刺激。

1.3 评估指标

(1)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患者生理、躯体、情感、精神、活力和社会功能等六方面内容,满分100;(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包括胃灼热、反酸、疼痛和腹胀。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 17.0分析,均数的±标准差以(±s)描述,行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F-36量表评分为(63.62±4.59)分,对照组为(64.15±4.08)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为(89.95±6.94)分,对照组为(71.62±3.09)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临床症状积分为(17.19±2.64)分,与对照组的(17.20±2.53)分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为(9.21±0.35)分,低于对照组的(13.16±2.42)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的病因机制在于反流物对患者食管黏膜形成攻击导致防御机制不断减弱[2]。该疾病治疗中应坚持预防并发症,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复发等基本原则,同时该疾病的病程时间长,在治疗期间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干预以维持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从心理、饮食、体位、睡眠、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加强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3]。这提示,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且有利于缓解不良症状,对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反流组间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