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春丽教授论治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经验探析

2019-01-03毕超然朴春丽

关键词:佩兰泻心汤三焦

毕超然,朴春丽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东 深圳 518000)

朴春丽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吉林省名中医,二级教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朴春丽教授从事糖尿病临床与实验研究多年,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认为“湿热膏浊郁聚三焦”为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重要发病机理,并以此确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基本治法,即“清热降浊、通畅三焦法”,并自拟加味三黄泻心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朴教授运用“清热降浊、通畅三焦法”论治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临床中T2DM合并血脂异常约占85%~90%,在中国此类患者血脂异常的特征性表现为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对此,现代医学多采用降糖调脂等对症治疗,临床不良反应较多[1-2]。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古代医籍虽没有明确的记载和描述,但据其临床表现,结合症状、体征及病程,其可归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痰浊”、“脾瘅”等病证范畴。《素问·奇病论》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道出了本病为恣食肥甘,肥液生热,转为消渴的病因病机,充分体现肥甘与消渴发病的内在联系。针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现代医家对此持有不同见解,姜宏[3]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虽然糖尿病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但也与肝有密切联系,肝胆疏泄调畅失司,影响脾胃运化以及气机升降,胆汁的生成和疏泄障碍,膏脂积聚脉中,形成高脂血症。于世家[4]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脾气不足,标实指痰浊、瘀血,病位在脾,与心肝胃密切相关,病变多延及全身脏腑经脉。林兰[5]认为本病为内外二因共同作用结果,内因为脾肾运化输布失调,外因是嗜食肥甘、年老体衰、情志所伤、膏梁厚味、缺乏运动等,并重视痰湿体质与高血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赵泉霖[6]认为脾虚气弱、痰瘀互阻是贯穿本病各阶段的基本病机。

朴春丽教授认为本病多由湿热膏浊郁聚三焦所致,其病因为恣食肥甘,病位在三焦,病邪以湿热膏浊为主,病变部位涉及三焦所交通之诸脏腑。《灵枢·五癃津液别》有云:“五津之榖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可知膏乃人体所必须之精华。然若恣食肥甘,则亢乃害,积膏成浊,膏浊与湿热相合则更发胶着。然,湿热膏浊实乃五津之榖液亢害所至,其质乃水液之变者,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故可知,其所居之处当为三焦无疑。《东医宝鉴·内景篇·三焦腑》提出:“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故三焦所系脏腑为上焦心肺,中焦肝胆脾胃,下焦肾脏、膀胱及大小二肠。湿热膏浊郁聚上焦,则肺宣发肃降之功受遏,水津不宣则发口干渴多饮,宗气不宣则清窍不充,心脉不贯,即发头晕、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病邪郁聚中焦,则肝胆之枢、脾胃之纽之功受扼,中焦郁而生湿化热,即发胃热消谷、胁痛呕苦;病邪郁聚下焦,则下焦湿热,即发小便频数、大便粘腻。另外,朴春丽教授指出湿热膏浊即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且常伴血瘀为寇,胶着于血脉,而发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不予干涉终致胸痹、中风等危急重症。故从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角度来看,从三焦着手,清热降浊、畅通三焦,可驭繁执简,直切要害。

2 治疗经验

朴春丽教授以“清热降浊、畅通三焦”为治疗大法,以自拟加味三黄泻心汤临证加减治疗本病,常能获得良好效果。加味三黄泻心汤由黄芩、黄连、大黄、干姜、佩兰、山楂、知母、荔枝核组成。方中黄连大苦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所入诸经虽分散三焦各宅,但权倾中焦,其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直切病机,另外黄连还被当代消渴大家仝小林教授称其为“消渴圣药”[7],故以此为君;黄芩苦寒燥湿、泻火解毒,《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除六经实火实热”;大黄坐镇下焦肠腑,泻火通便,给邪出路,黄芩,大黄二药合用共助君药清热降浊、畅通三焦可为臣药;干姜温中散寒佐制三黄苦寒伤胃之弊,当为佐制之药;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又于《索问·奇病论》云“消渴,治之以兰”,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知母滋阴润澡、生津止渴、泻大肠、清膀胱、润中有通,故上三药当为佐助之药;山楂消食健脾,行气散瘀,调和膏脂血瘀两家之界,故为使药。临证加减:发热口渴加石膏、桑叶、生地、玄参、天花粉、五味子以清热滋阴;皮色暗黑或生痤疮者加苦参、蒲公英以杀虫灭癣;瘀象明显者加丹参以活血化瘀;湿热膏浊重者再加红曲、苍术以燥湿化浊;病久及脾肾者加黄芪、山药、党参、枸杞子以补脾益肾。

3 验案举隅

武某,女,12岁。2017年7月31日就诊,患者自述间断口干渴伴体重下降5 kg 6个月,15天前于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11.0 mmol/L,建议西药治疗,因抵触西药,遂于今日到我院门诊就诊。刻下症:口干渴,烦热,颈项皮色暗黑,月经周期5-7/28-30天,量可,色红。纳可,眠安,大便质粘,小便黄。舌红,苔黄腻。BMI:21.5k g/m2。查空腹血糖1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6%;肝功CHE 10668.00,LAP 81;血脂Tg 2.1 mmol/L,Apo-A 1.06 g/L,Apo-B 1.27 g/L,LDL-C 3.97 mmol/L;尿常规示葡萄糖+1隐血+1白细胞+2蛋白+-。诊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证属湿热膏浊郁聚三焦证,处方加味三黄泻心汤加减:黄芩15 g,黄连25 g,酒大黄6 g,干姜3 g,佩兰15 g,荔枝核15 g,生山楂15 g,生石膏30 g,知母20 g,生地黄20 g,天花粉20 g,桑叶15 g,苦参10 g,蒲公英20 g,丹参15 g,五味子10 g,上方7剂,水煎取汁300 mL,100 mL,日2次口服。

二诊:患者自述口干渴已有好转,但仍觉烦热,颈项皮色未变,舌淡红,苔黄微腻。余症同上。查空腹血糖7.2 mmol/L;尿常规示隐血+1;尿微量白蛋白0.86 mg/dL。上方加黄柏20 g,地骨皮25 g,制红曲6 g。15剂,服法同前。

三诊:自述口干渴明显好转,略觉烦热,颈项皮色略见好转,自觉乏力,舌淡红,苔黄。查:空腹血糖5.3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肝功未见异常。BMI:22 kg/m2。上方减清热滋阴之药,加温养脾胃之药,处方:黄芩10 g,黄连15 g,酒大黄6 g,干姜6 g,佩兰20 g,生山楂15 g,制红曲6 g,荔枝核20 g,知母25 g,玄参15 g,苍术15 g,党参20 g,黄芪30 g,山药20 g。20剂。

四诊,自述口干渴明显好转,微觉烦热,颈项皮色好转,略觉乏力,舌淡,苔白薇黄。查空腹血糖5.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尿常规未见异常;血脂Tg 1.88 mmol/L Apo-A 1.08 g/L Apo-B 0.68 g/L ;前方减黄芪量至20 g,佩兰15 g,苍术10 g,玄参10 g,加丹参15 g,生地15 g,枸杞子15 g。20剂。嘱患者节饮食、调情志,定期复查。

4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增大,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以至患病人群已扩散到青少年之中。朴春丽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探索,从“湿热膏浊郁聚三焦”着眼,“清热降浊、通畅三焦”着手,借鉴现代实验研究[8]指出的三黄泻心汤对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的积极意义,自拟加味三黄泻心汤论治此病,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目前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证型尚未规范,仍待进一步研究及总结,以便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佩兰泻心汤三焦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清暑祛湿话佩兰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法媒称佩兰在亚洲“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