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

2019-01-03韩志华

关键词:病患者胸痛病患

韩志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700)

胸痛是一种常见且又能危机病人生命的疾病,造成胸疼的原因复杂多样化,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特点。由于诊候的等待时间过长以及诊断时不正确等原因,经常会使病人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间,对病人的病情有着较大的延误进而加重病情,更严重的导致病人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如何提高诊候时间以及诊断的正确率一直是我院探究的重点。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胸痛患者治疗诊断是否有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改良后的预警评分系统分诊的胸痛患者40例作为观察者;另外再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采取常规评分系统分诊的胸痛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8~76岁,平均(55.1±2.3)岁,其中病程30分钟~5小时,平均(2.07±0.90)小时;对照组:40例;男19例,[2]女21例;年龄18~74岁,平均(53.8±2.4)岁,病程30分钟~5小时,平均(2.28±0.86)小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观察组:对观察组病人采用改良过后的预警评分系统进行分诊,内容为:病患体温高低、心跳速度、意识清晰度、呼吸频率、收缩压,每一项的得分为0~3分,得分0~15分,在不同得分阶段医护人员进行不同的护理,0~3分的病患采用常规护理,4~5分的病患加强护理并随时观察,6~8分的病患需要告知医生,且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各种变化,做好相应的记录,9分以上包括9分的病患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抢救,刻不容缓。得分越高的病患,说明其病情比较严重,存在一定危险,医护人员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及照顾,在病人需要时,及时做好护理工作。

(2)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根据病患的情况进行各类检查,记录相关数据进行评分。医护人员在分诊时依据病患者自我口述病情,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以及病人的临床表现等相关信息作出决断。分诊时对病情严重的病患安排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根据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分诊[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数据如下:(1)对2组病患的候诊时间进行记录对比;(2)对2组病患的分诊正确率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 23.0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候诊时间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时间更短;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者候诊时间、诊断正确率评分对比( ±s)

组别 例数 候诊时间 诊断正确率(%)观察组 40 11.68±3.03 98.7对照组 40 24.97±6.89 78.65

2.2 2组病患者候诊时间、诊断正确率评分对比[4]

通过2组病患者的候诊时间、诊断正确率2个方面的观察,候诊时间总得分越高,表明病患者候诊时间越长;诊断正确率得分越高,表明评测系统正确率越高,2组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胸痛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针刺感,灼烧感,胸闷疼痛,疼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且引起胸痛的原因多元性,增加医护人员诊断的难度。按照常规的预检分诊,医护人员以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反映不了准确的病患状况,但是改良后的预警分诊有具体的五项指标,医护人员能够按照每项指标迅速的分辨出患者疾病的轻重程度。经过2组实验的对比可以明显的得出改良的预警分诊系统分析能够减少候诊时间,提高分诊正确率,降低病患的死亡率,是值得我们使用及推广的[5]。

猜你喜欢

病患者胸痛病患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