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皮质骨钉道螺钉的基础研究进展

2019-01-03马绪彪秧茂盛

关键词:胸椎椎弓皮质

马绪彪,蒲 丹,朱 钧,秧茂盛

椎弓根钉棒系统是目前治疗脊柱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固定方式[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退变性脊柱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伴发骨质疏松的患者人数也日益增多[2]。此类患者骨质量的大量丢失主要发生于松质骨,导致以松质骨把持面积为主的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的抗拔出力和稳定性大幅度降低,因此PS固定系统丧失了其在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重建序列稳定及促进融合等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螺钉不稳、松动、断裂及椎弓根骨折等的发生风险加大[3-4]。2009年Santoni等[5]提出皮质骨钉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内固定,把持力强、创伤小、并发症少,较好地解决了骨质疏松患者PS把持力不够等难题。本文就胸椎、腰椎、骶椎CBT螺钉的生物力学、置钉技术、螺钉参数等基础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1 CBT螺钉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置钉技术,CBT螺钉的特征在于置钉路径与PS不同,其进针点较靠内并以头倾及外翻的角度置钉,较少剥离后外侧肌肉,与PS相比直径更小,长度更短,螺纹排列更紧密,与皮质骨集中区域充分接触,接触面积包括背侧皮质、椎弓根后内侧壁、前外侧椎弓根壁和椎体壁弧面,骨-螺钉界面的把持力增加约30%[6]。

同样,CBT螺钉进钉点、进钉方向及螺钉参数与PS亦有明显差异。后者是以关节突关节纵向中线与横突中线的交点为进钉点,进钉方向垂直于椎体冠状面,与椎体矢状面成5°~15°内聚角;而CBT螺钉进钉点为上关节突关节中垂线与同侧横突下1 mm水平线交点,螺钉通过椎弓根在矢状面由下向上,钉尾向外发散,减少了神经血管损伤的潜在风险,达到微创效果[5-6]。

2 胸椎CBT螺钉

目前有关胸椎CBT螺钉的研究大多是影像学及应用解剖学分析,很少涉及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方面。

2.1 胸椎CBT螺钉解剖-影像学研究

Mastsukawa等[7]分析下胸椎CBT螺钉的解剖-影像学结果,发现T9~T12椎体CBT螺钉的置钉参数随椎体节段的改变而逐渐增大,其最大直径、最大长度和头倾角分别由(5.8±1.1)mm、(29.7±4.6)mm、(21.4 ± 3.3)°增加至(8.5 ± 1.4)mm、(32.0± 2.1)mm、(27.6± 3.9)°;生物力学分析亦显示,CBT螺钉的最大旋入扭力矩与PS比较增加了约53.8%。有学者通过观察100例二维CT影像重建数据及10例尸体标本,分析CBT螺钉在亚洲人群下位胸椎(T9~T12)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同样显示螺钉的最大直径、长度、外展角和头倾角从T9开始逐渐增加,分别由(4.92±0.64)mm、(29.64±0.94)mm、(7.37 ± 1.39)°、(19.03 ± 2.68)°增加至T12的(7.47 ± 1.08)mm、(32.84 ± 1.82)mm、(10.47 ± 2.90)°、(27.5 ± 3.63)°;研究还发现置钉外展角、头倾角无明显性别差异,而螺钉最大直径(T9~T12)、长度(T9、T11、T12)与性别相关;且 T9和T10椎弓根皮质骨断裂率高于其他各椎体,尤其在女性患者中常见,因此作者指出成人T9、T10椎弓根或椎-肋复合体CBT螺钉直径为4.5 mm时,可减少皮质骨破裂发生率[8]。此外,该研究者还通过影像学测量对5~16岁青少年人群进行CBT螺钉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着重分析不同年龄组CBT的相关数据以及置钉角度、位置等问题,结果显示,T9~T12椎体CBT螺钉直径、长度、头倾角逐渐增大,置钉的相关参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螺钉直径、长度有性别差异,作者认为青少年椎弓根或椎肋复合体CBT螺钉的理想直径为4.5~5.5 mm[9]。

而在上中位胸椎,Sheng等[10]通过CT影像学及尸体标本分析T3~T8CBT螺钉的直径、长度、外展角及头倾角等相关解剖-影像学数据,认为上中位胸椎CBT螺钉置钉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患者和胸椎后凸矫正术中,作者推荐使用CBT螺钉的直径为5 mm、长度为25~35 mm,头倾角为15°~20°。

2.2 胸椎CBT螺钉进钉点及方向

胸椎CBT螺钉的进钉点在每个节段并不是固定的。Xuan等[8]认为下位胸椎(T9~T12)均以冠状面为平面,以矢状面轴线和横截面轴线分别为Y轴和X轴,平分椎弓根投影所在的冠状面象限(45°)连线与椎弓根冠状面投影中心交点为进钉点;Sheng 等[10]报道T3~T4及 T7~T8椎体节段在上关节突和横突中线交点进钉,T5~T6椎体在上关节突和横突上1/3水平线交点进钉;Mastsukawa等[7]则将胸椎CBT螺钉进钉点选择在上关节突外侧2/3与横突下缘所在平面直线的交点处,头部角度为沿轴向平面的直线前进瞄准上终板后1/3,但不同椎体进钉点存在差异,T9、T10进钉点不变,T11、T12则分别下移1~2 mm。

胸椎CBT螺钉进钉方向则均以腰椎CBT螺钉的进钉方向为参考,不同研究及同一研究中存在微调[7-10]。Xuan等[9]对80例青少年胸椎CBT螺钉置入进行二维CT多平面重建研究,结果表明,进钉方位由椎弓根6点钟方向指向12点钟方向,与以往腰椎CBT螺钉置钉方向存在差异;Mastsukawa等[6-7]的研究亦得出类似结论。而CBT的外展角、头倾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9-10]。总之,胸椎是活动度较大的颈椎和承重较大的腰椎之间的过渡部分,椎弓根解剖结构复杂且相对狭小,椎弓根与椎体形成特有的倾斜状态,因此,不同椎体进钉点、进钉方向及置钉参数变化较大,仍需进行大量影像学及尸体研究。

3 腰椎CBT螺钉

3.1 生物力学稳定性

螺钉的抗拔出力和置入扭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螺钉的固定强度。Santoni等[5]在5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上比较PS和CBT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显示后者的轴向拔出力较PS高30%。Matsukawa等[11]对48例患者进行PS和CBT螺钉置入扭矩测定,结果显示腰椎CBT螺钉的置入扭矩比PS高约1.7倍。Baluch等[12]对离体脊椎(T11~L5)进行PS和CBT螺钉抗拔出力测试,结果显示CBT螺钉位移2 mm所需的拨动转数和轴向拔出力均明显高于PS。Sansur等[13]对8例新鲜冰冻骨质疏松脊柱骨盆标本(骨密度T值≤—2.5)进行抗疲劳测试,发现CBT螺钉固定下腰椎的平均负荷显著增加,提示该置钉方式可作为骨质疏松患者PS固定的替代方案。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Akpolat等[14]在12个离体椎体上测试CBT螺钉和PS出现位移所需的循环载荷次数,PS出现位移需100圈以上,而CBT出现位移时均未达到100圈,结果证实PS固定更加稳定。因此,仍需要大量的生物力学实验来验证CBT螺钉的固定强度。

螺钉通道周围CT值常被用于计算骨密度,同时亦可反映固定强度。Kojima等[15]对222例脊柱疾病患者进行腰椎CT扫描分析,测量螺钉周围CT值,结果显示CBT螺钉周围Hounsfield值是PS的4倍,证实CBT螺钉把持力更大。Mai等[16]对180例患者CT影像学Hounsfield值进行研究,比较PS钉道和CBT钉道骨密度情况,结果证实CBT螺钉技术优势明显,尤其是在骨质疏松患者中。

不同状态下的椎体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亦可反映椎体的稳定性。Perez-Orribo等[17]对比PS与CBT螺钉固定后不同状态下尸体腰椎椎体ROM的差异,发现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有相似的稳定性。研究者们还将PS和CBT螺钉置入新鲜鹿腰椎标本,进行8个方向上的弯曲和左右旋转实验,结果证实,2种螺钉固定腰椎ROM值及其变化率并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具有相似的稳定性[18];而新鲜冰冻尸体多节段轻度腰椎滑脱模型的ROM分析结果也提示,多节段解压后CBT螺钉固定仍能提供与PS相同的稳定性[19]。

三维有限元(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TDFE)技术不仅能够完整复制腰椎各个结构并模拟其生物力学特性,有效模拟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结构,而且还能按照标准选择进钉点和置钉方向,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为术前规划、脊柱置钉操作、应力学分析等提供参考依据[20-21]。Matsukawa等[6]对正常腰椎和17例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CT扫描,比较正常腰椎和滑脱腰椎PS和CBT螺钉置入后的轴向拔出力及模拟施加屈曲、拉伸、侧弯和轴向旋转力时的固定强度,结果显示,正常椎体CBT螺钉较PS抗拔出力提高23.5%,屈曲、伸展、侧向弯曲、轴向旋转时固定强度均较PS明显增加,但在滑脱椎体中CBT螺钉的固定强度不如PS,抗拔出力无明显差异,因此作者认为CBT螺钉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不具优势。

3.2 钉道优势

为明确CBT螺钉和PS两种螺钉之间固定强度的差异究竟是钉道因素、还是螺钉类型因素,有学者进行猪腰椎标本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发现两种螺钉置入CBT后拔出力均增大;但同种钉道置入两种类型螺钉,CBT螺钉拔出力未见明显增加,因此作者认为CBT螺钉固定强度主要受钉道因素影响[22]。Wray等[23]对新鲜冰冻人体腰椎(L1~L5)样本进行测量,分为PS置入传统PS钉道、PS置入CBT、CBT螺钉置入CBT三组,记录各组与钉道相关的骨质量、拔出力和扭矩,发现无论是正常质量骨还是低质量骨,两种不同类型螺钉置入CBT后其钉道周围骨质量均明显增加,证实与PS钉道相比,CBT有明显优势。

3.3 置钉参数

Matsukawa等[24-26]研究发现CBT平均直径在腰椎由L1至L5逐渐增大,由6.2 mm增至8.4 mm,而钉道平均长度分别为36.8、38.2、39.3、39.8 和38.3 mm;同时利用TDFE技术建立腰椎三维模型,分析不同直径(4.5~6.5 mm)、长度(25~40 mm)的CBT螺钉对腰椎固定强度的影响,结果提示,不同腰椎节段螺钉的固定强度有所不同,因此推荐CBT螺钉的理想直径应>5.5 mm、长度>35 mm,置钉深度为36~39 mm。关于置钉方向,研究推荐理想头倾角应为 25°~30°,外展角为8°~10°[27]。今后仍需进行大量的尸体解剖学研究,以明确置钉参数对固定效果的影响,为避免发生置钉相关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3.4 补救置钉

为寻找PS置钉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有学者尝试利用CBT螺钉固定。Calvert等[28]对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显示CBT技术可用于PS置钉失败后的翻修手术,PS亦适用于CBT螺钉置钉失败后的补救性置钉;运用2种螺钉对相同置钉失败节段进行补救置钉,其强度和把持力比较,均无明显差异,CBT螺钉可保持原PS拔出力的60%,PS可保持原CBT螺钉把持力的65%,也就是说,两种螺钉可用于彼此置钉失败后的补救置钉。

4 骶椎CBT螺钉

由于S1椎体的解剖结构与腰椎差距甚大,椎体前方神经血管丛分布密集,S1骨皮质更厚等因素,目前临床开展骶椎CBT螺钉阻力较大,相关基础研究也相对较少。为了增加固定强度,需将螺钉头部穿透椎体前方皮质或骶骨岬,进行双皮质固定,因此增加了损伤前方血管神经的风险。Matsukawa等[29]提出穿透S1终板螺钉(penetrating S1 endplate screw,PES)的置钉技术,CBT螺钉在S1的置钉点位于S1上关节突中心和L5下关节突最下缘下方约3 mm的结合点。该技术的优点在于:置钉扭矩测定较单皮质骨固定增加约141%,有更好的稳定性;螺钉进钉更为靠内,减少了对肌肉的剥离;螺钉进入椎间隙也不致损伤血管,位置与腰椎皮质骨螺钉更匹配,减少对S2置钉的干扰;螺钉横断面平行置于S1上终板的1/2,也同时避免了对椎间融合器放置的影响。此外,该学者通过CT测量S1CBT螺钉的相关技术参数,头倾角为(30.7± 5.1)°,长度为(31.5± 3.5)mm[29]。这一技术仍存在神经损伤的潜在风险,要求术者十分熟悉解剖结构,置钉前要充分剥离肌肉。

5 小结

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脊柱外科患者,其松质骨骨质量的减少远远超过皮质骨,传统PS固定稳定性下降。作为一种新型脊柱固定方式,CBT螺钉固定允许螺钉与皮质骨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增加了螺钉的稳定性和抗拔出力。与PS相比,CBT进钉点更偏向内下,尾端向外发散,减少了置钉相关神经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切口小,椎旁肌肉剥离少,符合现代微创及快速康复的理念。胸椎椎体数目多,椎弓根相关参数存在可变性,尽管目前已开展的解剖-影像研究分析了相关的参数及置钉方向等,但目前存在样本量不足、无广泛临床应用等问题,年龄、性别等差异可能是影响推广胸椎CBT螺钉临床应用的关键。由于骶椎三维结构的复杂性,骶椎CBT置钉研究尚少,缺乏生物力学理论支持。腰椎CBT由于出现时间较短,技术有其自身特点,开展初期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其置钉过程与PS也明显不同,实际应用存在较大风险,手术效果差异也较大[30-33],无论是置钉角度、方向,螺钉长度、直径,还是减压范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仍需大量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有关置钉技术及螺钉参数等的基础研究,不断改良优化置钉技术,进一步明确临床适用范围,为CBT螺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胸椎椎弓皮质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皮质褶皱
迎秋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