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药房做好发药交代的实践与探讨

2019-01-03

关键词:交代精神科药房

王 健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精神科药房要树立“以病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做好发药交待工作,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

1 不同药物的发药交代内容

1.1 抗精神病药物

药房在发药时要将药物的用量用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另外,抗精神病药物会对患者的血液、神经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在发药时需告知患者和家属定期给患者做心电图和常规检查,如有异常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以免发生意外。

例如:利培酮会提高催乳素水平,导致女性出现乳溢、乳腺肿瘤、闭经、不育等不良反应,所以在发放利培酮药物时,要对未婚未育女性进行特别交代。再如:氯氮平会增加体质量,导致代谢综合征,出现血脂血糖代谢紊乱,血压升高,因此在发放氯氮平药物时,需告知患者多饮水、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等。

1.2 第二类精神药物

第二类精神药物方面,在发药交代时应告知患者不要驾车、不要进行高空作业等;遗忘效应,不能记忆信息,要叮嘱家属在服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照料;停药效应,会引起反跳,失眠症状会加重,交代患者不要随意停药;成瘾性,长期服用第二类精神药物会产生依赖性,交代患者按照医嘱正规治疗。

1.3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通常在服药2~3周以后才能起效,在服药至少2个月后才可收到最佳治疗效果,药物见效比较慢。同时,在开始服药的第1周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情绪,抑郁加重。这些都会导致患者不愿再服药,依从性差。所以,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应给患者和家属交代清楚,消除疑虑,告知其要坚持服药。

2 用药方法的交代

2.1 用量、用药时间

处方上对药物的服用剂量一般会写明“每日1次,××mg”、“每日2次,每次×× mg”等,精神病药房在发药时要将其换算成药品最小制剂单位,告知患者和家属服用多少粒(片、袋、丸),同时告知需在空腹、或饭前、或饭后服用。针对一些对服用时间有特殊要求的药物,需特别告知:比如:在睡前半小时服用;每天早、中、晚3次服用,每次服药间隔8小时;每天服用1次的,要交代好是早、中、晚哪个时间段服药,以利于药效发挥。

2.2 用药方法

除了胶囊剂、片剂之外,还有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剂型,对于新的剂型使用方法,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要予以明确告知。比如:口腔崩解片只要少量水或不用水,放在舌头上不用咀嚼,在唾液作用下就可崩解,通过吞咽动力就能进入胃里,吸收快、服用方便;分散片加水分散后服用;缓控释制剂,不能掰开、咀嚼、碾碎服用,还有部分缓控释片,药物会放到一个壳中,服药后药物全部释放,不溶性壳会随粪便排出,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也要给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以消除患者的担心,避免自行停药减量。

3 其他注意事项

3.1 用语准确通俗

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要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不用专业术语的尽量不用[2]。比如:药物规格、剂量的单位一般是毫升、毫克、克等,在发药时应直接告知患者和家属服用几包、几片等,如果是使用量杯的应指明到第几个格。再如:有的处方上写明“必要时服用”,在发药交代时要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患者和家属正确的服药时间,比如在药袋上写明在头痛时、或失眠时、或便秘时服用,让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和明白,避免发生用药错误。

3.2 告知不良反应

在发药时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他们的恐慌和顾虑,使之坚持继续服用。另外,还应告知患者和家属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例如:发放吩噻嗪类药物时,应告知患者在蹲下或起床时动作要慢,防止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使患者感到眩晕。

3.3 嘱家属监护用药

针对首次发病的患者以及没有自主服药能力的老人、儿童和文盲,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应告知家属每次只给一次的用量,同时要监督他们服下。对于维持用药的患者,应告知家属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避免不正规治疗引起病情反复。另外,要特别嘱咐患者家属平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以确保安全用药,增强服药效果。

4 结 论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服用要求、用药方法、需注意的事项等,精神科药房在发药时都要耐心细致地交代清楚,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以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交代精神科药房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给我个交代
交代
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