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盛弘之《荆州记》刊误之二

2019-01-03刁美林

关键词:刻本太平原文

刁美林

(故宫博物院 图书馆,北京100009)

本文为《清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盛弘之〈荆州记〉刊误》系列论文①的第二篇,主要是对清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盛弘之《荆州记》卷二部分佚文进行考订,总计二十三条,②体例仍一前篇。

1.南县、修县北有熊耳山,山东西各一峰傍竦,南北望之若熊耳。上多漆,下多,浮豪之水岀焉,西流注于洛。又案,山书谓此山上有青丹之树,得而服之,成仙。(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四二,麓山精舍辑本《荆州记》卷二③)

按:“山书”当作“仙书”,指道教论神仙之书。形似误。据汉刘向《列仙传》:“仙书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④唐李白《李诗选注》:“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陶弘景晚年一目有时而方。”⑤唐罗隐《广陵妖乱志》:“仙书云有一宝剑在盐城井中,须一灵官取之以胜。”⑥《太平御览》卷四二原文为:“南县、修县北有熊耳山,山东西各一峰傍竦,南北望之若熊耳。山多漆,下多,浮豪之水岀焉,西流注于洛。又案,仙书谓此山上有青丹之树,得而服之,成仙。”“山多漆”当作“上多漆”,“上”与“下”呼应,亦可据《太平寰宇记》:“熊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⑦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浮豪之水岀焉。”⑧

2.《西京杂记》曰,叶似江离而红绿是。又有丹青树,叶一青一赤,望之如绣长安,谓之丹青树是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四二)

按:《太平御览》原文与此一致。此为陈氏注语,其中有两处讹误。一是前“是”前脱“相杂”字,后脱“也”字。二是“绣”前脱“锦”字。据晋葛洪《西京杂记》:“终南山多离合草,叶似江蓠而红绿相杂,茎皆紫色,气如萝勒。有树直上百丈,无枝,上结藂条,如车盖。叶一青一赤,望之班驳,如锦绣长安,谓之丹青树。”⑨则《太平御览》所引既已删改较多。“班驳”当作“斑驳”。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〇六、明慎懋官《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花木考》卷一、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六七、清沈青崖《(雍正)陕西通志》卷四四、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七四、清吴襄《子史精华》卷一四二均作“相杂”。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卷九三作“相间”,亦通。另,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西京杂记》云,终南山多离合草,叶似江离而红绿是也。又有丹青树,叶一青一赤,望之如锦绣长安,谓之丹青树。”⑩亦脱“相杂”。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六误作“相离(‘離’与‘雜’形似)”。

3.隋郡永阳县有龙石山,山上多石斛,精好如金环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九二)

按:《太平御览》原文与此一致。“龙石山”当作“石龙山”。据清赵一清《水经注释》:“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西北流南回径永阳县西,历横尾山,即《禹贡》之陪尾山也。”[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五、明严衍《资治通鉴补》卷三八、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五八均作:“永阳县北有石龙山,在今安州应山县东北。”[12]

4.孟达为新城太守,登白马塞山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也?”为《上堵吟》,方士今犹传此,声愤激,其哀思之音乎?游耆云重山迭障,事信然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四三)

5.城东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虽蔗浆无以过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七〇)

按:蔗浆,顾名思义指甘蔗汁。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蔗浆……取甘柘汁以为饮也。‘柘’与‘蔗’同。”[17]唐虞世南《北堂书钞》:“甘蔗浆,《汉书》云泰尊以蔗汁为浆。”[18]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蔗浆美绝,可析朝酲。”[19]《太平御览》卷七〇原文为:“城东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虽帝浆无以过也。”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一〇、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一均作“帝浆”。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高前帝浆。《山海经》: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20]清张云璈《简松草堂诗文集·诗集》:“且操东向柸,帝浆以为酒。”[21]二者语义均通。然相较之下,“蔗浆”与“甘馨”相应,更佳。

按:《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原文为:“《本草经》曰矾石,一名羽砠。”然“”、“砠”语义皆误。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矾石……释名石、羽、羽泽。”[22]

7.郡西沂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荆门,北岸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楚之西塞也。虎牙石壁红色,间有白文,如牙齿状。荆门上合下开,开达山南,有门形,故因以为名。(辑录于《文选》卷一二郭景纯《江赋》注)

按:据文义,“沂”当作“泝”,即“溯”。形似误。《文选》卷一二原文为:“郡西泝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荆门,北岸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楚之西塞也。虎牙石壁红色,间有白文,如牙齿状。荆门上合下开,开达山南,有门形,故因以为名。”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注》卷三、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一八、唐杜甫《九家集注杜诗》卷一三、唐杜甫《补注杜诗》卷一三、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注》卷一、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卷七、唐温庭筠《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一、宋吴淑《事类赋》卷六、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三、元杨士宏《唐音》卷四、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一六、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二〇、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七四均作“泝”。

8.宜都西南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暮,黄牛如故。”(辑录于《艺文类聚》卷七)

按:《艺文类聚》原文与此一致。“西南峡”当作“西陵峡”。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黄牛山在秭归县北四十五里。”[23]秭归县在宜昌西北五十里,则黄牛山在宜昌西北近百里。清杨伦《杜诗镜铨》:“黄牛山在夷陵州西九十里。”[24]二处记载一致。则既无“西南峡”名,作方向亦误。而“西陵峡”西起湖北秭归县西,东至宜昌,全长百二十里,方位在宜昌西北。宋黄希《补注杜诗》卷二二、元高楚芳《集千家注杜诗》卷八、清杜文澜《古谣谚》卷二八、清官修《韵府拾遗》卷一〇六等均作“西陵峡”。北周庾信《庾开府集笺注》卷四、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八、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五、清朱彝尊《曝书亭集词注》卷五均作“西南”误。

9.南崖有重岭迭起,最大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萦纡回,途经宿,犹望见之。行者歌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夜,黄牛如故。”(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三)

按:《太平御览》原文与此一致。据文义,衍“萦”字。亦据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宜都西陵峡中有黄牛山,南崖有重岭迭起,最大高岸间有石,如人负刀率牛,人黑牛黄分明,曰黄牛。此岸既高,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人歌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暮,黄牛如故。’”[25]宋祝穆《方舆胜览》:“南崖有重岭迭起,崖间有石,色如人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加以江湍纡回,行途经宿,犹望见之。行者歌曰:‘朝发黄牛,暮发黄牛。’”[26]北周庾信《庾开府集笺注》卷四、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卷一等相关记载均无“萦”字。“途经宿”疑脱“信”字。“信宿”意为连住两夜,谓两三日,如汉毛亨《毛诗注疏》:“公归不复,于女信宿。”[27]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虽信宿中途,竟不言及此事,太傅深恨在心。”[28]明朱谋《水经注笺》:“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29]“途经宿”语意虽通,却不如“途经信宿”更能体现崖之高大,与“犹能望之”呼应,表达更佳。

10.夷道县句将山下有三泉……女子曰:“正愿此山下有水可汲。”乞人乃取腰中书刀,剌山下三处,即飞泉涌出,因便辞去,忽然不见。(辑录于《艺文类聚》卷九)

宜都夷陆县南勾将山下有三泉。(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七〇。案“陆”字是“陵”字之讹。)

按:“句将山”当作“勾将山”。形似误。据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勾将山在宜都县西北四十里。”[30]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勾将山在宜都县西北四十里。……《地舆广记》:宜都县有勾将山。”[31]宋李昉《太平御览》:“袁山松《勾将山记》曰:登勾将山,南望见宜都、江陵近在目前,沮、潭、沔、汉诸山嵎嵎时见,远眺云梦之泽,皛然与天际。”[32]清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夷道勾将山下三泉。”[33]

“夷陆县”当作“夷道县”,非陈氏所言“夷陵县”。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宜都县,汉为夷道县,属南郡,武帝开西南夷由此道,故曰夷道。三国蜀置宜都郡。宋析夷道县,置宜昌县。陈改夷道县为宜都县。隋郡罢改宜昌,属荆州。唐属南郡,武徳二年更名宜都,及硖州夷道,置江州。六年改曰东松州。贞观八年省入宜都。宋绍兴元年置荆南镇抚使,移治于此地。元因之。本朝仍其旧。”[34]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宜都县,汉置夷道县,属南郡。建安十三年,曹操置临江郡。十五年,先主改曰宜都郡。晋、宋、齐因之。陈析置宜都县。隋开皇七年,郡废。九年,置松州。十一年,州废,改宜都曰宜昌,属南郡。唐武德二年,复改宜昌为宜都,置江州。六年,改曰东松州。贞观八年,州废,属峡州。五代及宋因之。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本朝因之。雍正十三年,改属荆州府,在西北一百八十里,东至枝江界五十里,西至长阳界五十里,南至湖南沣州界八十里,北至东湖界五十里。”[35]清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夷道县,今荆州府宜都县西北一里。”[36]清周济《晋略》:“夷道县,今宜都县治西北。”[37]则“夷道”自汉至清亦未曾有“夷陆”、“夷陵”之名。

据文义,“剌”当作“刺”。形似误。《艺文类聚》卷九原文作“刺”。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一一、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〇、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一均作“刺”。

11《.荆州图》曰:宜都郡望周山(袁山松《宜都记》曰钟山)山根有涌泉成溪,溪水洼。天阴欲雨,辄有赤气,故名曰丹溪。(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五)

按:此为陈氏注语。“望周山”当作“望州山”。音似误。“钟山”前脱“武”字。“洼”当作“注”,后脱“丹水”二字。《太平御览》卷一五原文:“《荆州图》曰:宜都郡望州山(袁山松《宜都记》曰武钟山)山根有涌泉成溪,溪注丹水,天阴欲雨,辄有赤气,故名丹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东北白岩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顶,平可有三畮许。上有故城,城中有水,登城望见一州之境,故名望州山。俗语讹,今名武钟山。山根东有涌泉成溪,即丹水所发也,下注丹水。天阴欲雨,辄有赤气,故名曰丹水矣。”[38]“丹溪”,《水经注》及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清阮元《经籍纂诂》卷一四、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四、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干部第一四作“丹水”,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四三、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一六作“丹泉”。

12.袁山松《宜都山记》曰:“自盐水西北行五十余里有一山,独立峻绝,名为难望城。从西面上里余得石穴,行百许步得石碛,有二文石,并在穴中。”(辑录于《北堂书钞》卷一五八)

按:《北堂书钞》原文与此一致。此为陈氏注语。据文义,“文”当做“大”。形似误。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原文亦误。隋杜公瞻《编珠》卷一、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七、宋释赞宁《东坡先生物类相感志》卷三、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三、宋谢维新《事类备要前集》卷一一、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四、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六均作“大”。

13《.荆州图》曰:“宜都有穴,穴有二大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为阳石,一为阴石,水旱为灾,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即廪君石是也。但鞭者不寿,人颇为之,不肯治也。”(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二)

按:此为陈氏注语。据文义,“人颇为之”当作“人颇畏之”。音似误。《太平御览》原文为“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七、明钱希言《剑荚》卷九、清吴襄《子史精华》卷一一五、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〇、清赵一清《水经注释》等均作“恶”。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七、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卷二〇、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后汉书》八六均作“惮”。“畏”、“恶”、“惮”三者语义均通。

14.《宜都山记》曰:“哀山松以六月至此穴,便思衣裘。”(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

按:“哀”当作“袁”。形似误。《太平御览》原文为“袁”。袁山松,一作袁崧。东晋陈郡阳夏人,卒于晋安帝隆安五年。宋王钦若《册府元龟》:“袁山松,陈郡人。少有才名。时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栢,袁山松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湛屋下陈尸,山松道上行殡。’山松历显位,为吴郡太守。”[39]明查应光《靳史》:“袁山松少有才,仍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袁好之,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奏,酣醉歌之。听者流涕。”[40]宋范成大《(绍定)吴郡志》:“袁山松博学有文章,为吴郡太守时,孙恩作乱,山松守沪渎城,城陷被害。”[41]宋郑樵《通志》:“《后汉书》一百一卷。晋秘书监袁山松撰。”[42]清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宜都记》。卷亡。袁山松撰。不著录。”[43]

15.袁山松《宜都山记》曰:“佷山县南岸有溪名长阳,此溪数里上重山岭,回曲有射堂村,村东六七里各(疑是‘谷’讹)中有石穴,清泉流三十许步便入穴中,即长阳溪源也。”(辑录于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五八)

按:《北堂书钞》原文与此一致。“长阳”当作“长杨”。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八年,李伯禽据县背陈入隋,即改佷山县为长阳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44]可知县名之由来。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汉置佷山县,属武陵郡。后汉改属南郡。三国汉属宜都郡。晋太康元年改曰舆山,寻复曰佷山,仍属宜都郡。宋、齐因之。隋开皇八年,改置长杨县,并置睦州。十七年,州废,属南郡。唐曰长阳县,武徳四年复置睦州。八年,州废,县属东松州。贞观八年属硖州。五代及宋因之。元属硖州路。明属夷陵州,隶荆州府。本朝初因之。雍正六年改属归州。十三年改属宜昌府。”[45]则唐武德四年前作“长杨县”,后作“长阳县”。袁山松《宜都山记》撰于东晋,则应作“长杨县”。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亦有考证:“长杨,今县治。《宋志》亦作‘杨’,《新唐志》及《元和志》、《寰宇记》、《舆地纪胜》、《明志》俱作‘阳’。按《水经·夷水注》有‘长杨溪’是也。‘长阳’义无所取,当以‘杨’为是。”[46]县有“杨”、“阳”之分,溪则止有“长杨溪”。清许鸿盘《方舆考证》:“长杨溪,在长阳县西南。《水经注》:夷水又东径佷山县故城南,南对长杨溪,溪水西南潜穴,穴在射堂村,东六七里谷中有石穴,清泉濆流,三十许步复入穴,即长杨之源也,其水重源显发北流,注于夷水。此水清泠甚于大溪,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47]

16.宜都宜昌县三峡七百里,两岸达山,略无绝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辑录于《艺文类聚》卷七)

按:据文义,“达”当作“连”。《艺文类聚》原文为“连”。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二六、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宋苏轼《补注东坡编年诗》卷一、清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二四、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一四、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二、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五、清张玉书《佩文韵府》卷二二均作“连”。

17.旧云自二峡取千里属数中,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唯三峡七百里中,连山两岸,各无阙处。重岩垒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沮绝。或王命急宜,有诗云朝发白帝,暮至陵,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为疾也。春夏之时,则素湍渌潭,回清到巘,多桧柏,悬泉瀑布,飞其间,清萦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且,林寒间啸,常有高猿长前,属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五三)

按:“二峡”当作“三峡”。形似误。《太平御览》原文及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五、清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二等均作“三峡”。

“连山两岸,各无阙处”当作“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停”当作“亭”,“亭午”意为正午。“沮”当作“阻”。“暮至陵”脱“江”字,当作“暮至江陵”。“回清到巘”当作“回清倒影”。“飞其间”脱“漱”字,当作“飞漱其间”。清赵一清《水经注释》:“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8]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七、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三四、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五、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九七等相关记载均作如是记载。

“桧”当作“柽”,指柳树。形似误。明陈天定《古今小品》:“回清到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9]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三、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二二、明周圣楷《楚宝》卷三九、清沈炳巽《水经注集释订讹》卷三四、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七五、清黄廷桂《(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四、清李元《蜀水经》卷七、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九七、清吴襄《子史精华》卷一〇三、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五等相关记载均作“柽”。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六五作“柽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近刻讹作‘柽’。”[50]则郦注误。清赵一清《水经注释》:“按《太平御览》引此文作‘怪栢’。”[51]而笔者所见《太平御览》为“柽柏”,不知赵一清所见《太平御览》是何版本。

“萦”当作“荣”,意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且”当作“旦”。“间啸”当作“涧啸”。“长前”当作“长啸”。据郦道元《水经注》:“至于夏水襄陵……清荣峻茂……林寒间啸,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52]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四、清李元《蜀水经》卷七、清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一一、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五、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九七等相关记载亦均作“清荣峻茂”、“林寒涧啸”、“高猿长啸”。

18.零陵东接作唐。(辑录于《文选·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

按:《文选》原文与此一致。“零陵”当作“零阳”,形似误。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零阳县属武陵郡……攻烧零阳、作唐、孱陵界中。作唐县属武陵郡,孱陵县故城在今荆州公安县西南。”[53]唐李商隐《樊南文集详注》:“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东,过零阳县、作唐县,至长沙下嶲县入江。”[54]明钟崇文等《(隆庆)岳州府志》:“守零阳时,溇中蛮覃儿徤攻烧作唐、孱陵界中。”[55]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八三、清段汝霖《楚南苗志》卷二、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七五、清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卷三、清王太岳《四库全书考证》卷三五、清徐文靖《禹贡会笺》卷一一等亦均作“零阳”。

19.武陵舞阳县有淳于、白雉二山,在宁州、武陵二界畔。绝壑之半,有一石雉,远望首尾可长二丈,伸足翔翼,若虚中翻,头缀著石。(辑录于《艺文类聚》卷七)

按:“翻”后脱“飞”字。《艺文类聚》原文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八、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四九、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二四、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六八均含“飞”字。

20.武陵郡西阳山,山有兽如鹿,前后有头,常以一头食一头,行山中时有见之者。(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九一三)

按:据文义,“西”后脱“有”字。《太平御览》原文及明陈洪谟《(嘉靖)常德府志》卷一、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五四均含“有”字。抑或略“阳山”,作“武陵郡西山有兽如鹿”,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三即作如是。抑或略“西”及一“山”字,作“武陵郡阳山有兽如鹿”,清方以智《通雅》卷四六即作如是。另《太平御览》原文及明陈洪谟《(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作“行山中有时见之者”,语义均通。

21.零陵郡西有渡溪,山兽从数十里往饮之,经越他水皆不饮。傍有半石坑,上石形,极方峭,名为仙人楼。(辑录于《太平御览》卷六七。)

按:“渡溪”前脱“九”。《太平御览》原文作“九渡溪”。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汉武帝元狩四年,封北地都尉卫山为侯国也。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潆委沿遡。九渡矣,其犹零阳之九渡水,故亦谓之为九渡焉。”[56]又:“澧水又东合零溪,水源南出零阳之山,历溪北注澧水。澧水又东,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溪,又以九渡为名。山兽咸饮此水,而径越他津皆不饮之。九渡水北径仙人楼,下傍有石,形极方峭,世名之为仙楼。”[57]则此溪当名“九渡溪”。

22.《荆州图记》曰:“临沣县南三百里有高峦特立,素崖千里,望之有似香炉。吴永安六年,自然洞开,直朗如门,故老相传名天门,门两角上各生一竹垂下,为之天箒云。”(辑录于《太平御览》卷一八三)

按:“千里”,《太平御览》原文作“千寻”,形容崖壁极高。“直朗”当作“玄朗”,高明、旷达之意。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武陵郡嵩梁山高峰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苔亭,有似香炉,其山洞开,玄朗如门。”[58]另“直朗”,《太平御览》原文作“其朗”,不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七、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九七、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七、明周圣楷《楚宝》卷三八、清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卷一三作“玄朗”。清人多避康熙讳,顾炎武《肇域志》卷三一、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七三、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作“圆朗”,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七、梁章巨《三国志旁证》卷二七、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六九、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四、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卷四八作“元朗”。“圆朗”、“元朗”皆为避讳改。

注释:

①关于论文撰写缘起,参见拙文《清陈运溶麓山精舍辑刻本盛弘之〈荆州记〉刊误之一》,《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45-51页。

②其中“勾将山下三泉”有两条,关联性强,作合并处理。

③本文列举陈氏所辑录佚文均属于麓山精舍辑刻本《荆州记》卷二内容。

④(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明正统《道藏》本。

⑤(唐)李白:《李诗选注》卷一一,明隆庆刻本。

⑥(唐)罗隐:《广陵妖乱志》,清藕香零拾本。

⑦⑩(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一,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

⑧(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卷五,清嘉庆十四年琅環仙馆刻本。

⑨(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11](清)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方舆考证》“应山”后无“县”字。

[15][47](清)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卷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六,清影宋钞本。

[18](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六〇,清济宁潘氏华鉴阁本。

[19](清)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卷三,清《广雅书局丛书》本。

[20](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卷一〇,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四四,清光绪十四年万卷堂刻本。

[22](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六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清)张云璈:《简松草堂诗文集·诗集》卷一五,清道光刻《三景阁丛书》本。

[2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二,《古逸丛书》覆宋麻沙本。

[27](清)杨伦:《杜诗镜铨》卷八,清乾隆五十七年阳湖九柏山房刻本。

[28](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诗笺补遗》卷二,《古逸丛书》覆宋麻沙本影印。

[29](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九,清昆山徐乾学传是楼抄本。

[30](唐)孔颖达:《毛诗注疏》卷八,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31][3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之上,《四部丛刊》景明袁氏嘉趣堂本。

[32]:《水经注笺》卷三四,明万历四十三年李长庚刻本。

[33][43](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四四,《四部丛刊》续编景旧钞本。

[34](清)许鸿盘:《方舆考证》卷五九,清济宁潘氏华鉴阁本。

[36](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四九,《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37](清)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卷六,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三十三种丛书》本。

[38][57](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卷一八,明刻本。

[39](清)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卷一八,清光绪刻本。

[40](清)周济:《晋略》表二,清光绪二年味隽斋刻本。

[4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七,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4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三九,明刻初印本。

[43](明)查应光:《靳史》卷七,明天启刻本。

[44](宋)范成大:《(绍定)吴郡志》卷一〇,《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

[45](宋)郑樵:《通志》卷六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古逸丛书》景宋本。

[48][51](清)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五〇,《四部丛刊》续编景旧钞本。

[49](明)陈天定:《古今小品》卷八,清道光九年刻本。

[50][5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四,清光绪十四年无锡薛氏校刻本。

[5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六,百衲本景宋绍熙刻本。

[54](清)冯浩:《樊南文集详注》卷六,清同治年间桐乡冯氏重刻本。

[55](明)钟崇文:《(隆庆)岳州府志》卷六,明隆庆刻本。

[5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〇,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58](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卷二,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猜你喜欢

刻本太平原文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太平风俗美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