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1-03何伟
何 伟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共分为5期,在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主,病情不断进展,可逐渐出现显性蛋白尿,至Ⅴ期即以血肌酐升高等为主要表现[1]。中医药治疗、护理等措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方面较西医有着一定的优势。近年来笔者针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116例,均未行肾脏替代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43岁~71岁,平均(54.3±4.7)岁,病程1~6年,平均(3.5±0.4)年;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4岁~72岁,平均(54.5±4.6)岁,病程1.5~8年,平均(3.3±0.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肌酐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应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单纯西医护理,即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为主,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及纤维素、矿物质,适当运动;注意监测血糖、血压、肾功等指标,并注意病情的变化,给予详细记录;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及胰岛素,确保用药安全,给予患者以常规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帮助患者调节心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掌握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注意避免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西医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即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饮食干预:在西医营养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辨证施膳,如针对脾肾气虚者,可选择山药、薏苡仁、茯苓、大枣、人参等制成药膳服用;对于脾肾阳虚者,可选择胡桃肉、桂圆、干姜等制成药膳食用;伴见阴虚症状者,可选择桑葚、枸杞子、麦门冬等食用。
(2)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很多,如移情易性法、音乐疏导法、以情胜清法等等,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酌情选用,往往可使患者的心态保持平和和稳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并可调节患者的性情,有利于减轻负性情绪[2]。
(3)中医灌肠治疗的护理配合:中药灌肠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方法。在给予患者进行中医灌肠治疗时,应做好护理工作,如将药物进行加温,在操作时注意轻柔、一次性成功,避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并告知患者药物保留时间、注意事项等,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4)生活起居指导:慎起居,安居处,适寒温,应夏暑,指导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充分休息,劳逸结合,尤其是在气温变化明显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外感而加重病情。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尿蛋白、血肌酐等下降20%及以上。②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尿蛋白、血肌酐等下降,但不足20%。③无效:症状、体征、尿蛋白、血肌酐等无改善,或加重。
2.2 结果
研究组显效26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3%;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 结
综上可见,糖尿病肾病(Ⅴ期)的肾功能已出现异常,在此期应给予足够重视并积极治疗,同时配合护士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