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病引经药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9-01-03马晓依
马晓依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传统中草药的药物归经研究一直是中医界的研究热点,在中医脑病治疗的研究范畴里,中药归经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同时有众多关于药物归入脑脉的研究,所以进一步从中药归经角度分析研究中医药对脑病干预的理论及相关的试验研究,能够为临床治疗脑病提供新的诊疗策略。本文基于此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将相关情况作出如下的综述。
1 关于引经药入脑脉的理论研究
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在人体中气机引经的升降浮沉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而中医脑病所治疗的疾病位置最高,华盖之上,应用中药归经入脑脉,引药性直中目标是治疗脑病的关键。有的中医学者认为归经是中药产生作用的定位,通过药物升降浮沉的趋势将药效引至疾病处。[1]经络在中医范畴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而对研究中医治疗脑病而言也是尤为重要的基础。脑病发作,可见抽动障碍,有学者认为对抽动障碍进行治疗需要补髓培元养血益气,同时应用豁痰开窍、醒脑通络、潜阳熄风的原则,可以通过药物的引经作用起到治病愈本的功效。[2]脑府位居最高,通过经络濡养,也可通过经络传递信息进行调控。人体是一个整体,既依赖于先天之精,又需要水谷精微的后天充养,所以在治疗脑病的过程中通过引经药的归经之功,可以达到药效有的放矢的作用,正如清代医家尤在泾《医学读书记》曰:“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有临床研究发现,部分解毒清脑、疏达气机、通阳醒神、补髓养脑的药物都可以归入脑脉,这为引经药施效于脑脉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有学者总结头痛证候的引经药是属于选择性治疗的靶点型用药方法,如归属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各类疗效显著的中药,在辩证准确的前提下,疗效显著且直达病所[3]。有学者在临床用药经验中总结应用益髓填精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中应用引入肝经的赤芍以清肝火,从而使筋骨受荣,应用川芎引诸补益脑髓之药进入脑窍,同时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受益[4]。有学者总结,在临床应用方剂时,引经药可左右整套方剂药效的作用和治疗方向[5], 所以应用引经药一定要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2 关于引经药入脑脉的试验研究
2.1 脑脉络之血脑屏障
脑髓贮藏元神,令人思考,脑脉充盈,故脑府功能尽全。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过滤外周血液及相关物质,为中枢神经系统把控内环境的稳定。目前在中药研究中发现,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这与中医的引经药引效入脑功能如出一辙。脑血管疾病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会出现血脑屏障受损,脑脉不通的情况,有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总结王绵之教授治疗脑病中采用引经药的经验,其中对于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引经药引效入脑,使脑络得通,元神受护。[6]有研究认为,中医醒脑开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血脑屏障的结构与功能。[7]有研究发现血糖的异常可以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使中枢神经系统的三种神经元蛋白发生转运功能障碍,在应用含引经药葛根的方剂进行干预后,可以见到血脑屏障相关蛋白出现物理屏蔽,为进一步保护脑组织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8]血脑屏障可对部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的通过性进行监控,使相关药物的有效成分在通过血脑屏障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对神经元损伤及神经干细胞损伤等相关脑病的治疗起到了理想的干预效果[9]。
2.2 与脑保护的关系
头为清阳之所,各种外感疾病、内伤或外伤疾病都可以损伤经络,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甚至偏瘫、失语、意识昏迷等情况。从临床观察资料中探索发现,头为诸阳之会,通过中药配伍调整清阳气机,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其中引经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柴胡,可升清降浊,可引领其他活血化瘀或化饮除痰的药效直中病所,有效的保护颅脑进一步损伤。有研究发现,眩晕之要药天麻具有直入脑络,息风醒脑的功效,其药性归入肝经,引重镇安神之品平息内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天麻中含有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对脑保护发生关键的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等功效。[10]。柴胡与川芎在脑部的引经药中应用最多,缘由在于其两者既是中药中公认的引经药,同时二者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循经布效的作用。有研究发现,柴胡中的主要药效成分是柴胡皂苷d,它具有很高的活性,在脑缺血神经元损伤方面通过调控二磷酸腺苷多聚酶-1,进一步干预Th1/Th2细胞平衡,从而发挥很好的脑保护作用。[11]有学者发现,川芎作为引经药,可以提高基因水平的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增殖,达到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新生。[12]
综上所述,中药引经布效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中医药对脑病的治疗,深入研究的潜能较大,同时可以为脑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