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效果分析

2019-01-03付艳茹

关键词:髋关节血栓下肢

付艳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并发症,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凝结,导致了炎症,继发静脉曲张等等症状[1]。该疾病是因为静脉壁受到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所导致的,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该疾病还会影响原疾病的治疗和预后[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是因为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高凝和外源性因子刺激导致的,是手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比较多见。血液高凝和凝血功能亢进,粘度增加,会激活凝血机制,提升了静脉血栓的几率,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该情况。对隐匿性血栓要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应该要积极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和处理。护理人员具备的相关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了操作技巧,对器械熟悉,因此能够快速准确的配合医生,让手术的时间缩短,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防止患者的血栓产生,此次我们就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进行探讨分析,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11±3.8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32±3.64)岁;半髋关节置换18例,全髋关节置换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已获知情权,积极配合此次研究者;经检查明确为有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者。

1.3 排除标准

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精神异常或交流障碍;其他脏器或系统严重疾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基础干预措施,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控制,配合医生来进行各项操作,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相关事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术前禁食禁饮,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内容,保持均衡的营养,术后及时的调整体位,防止长时间受到压迫,适当的增加饮水,稀释血液。观察组除了以上的护理内容,还增加了术中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①防寒保暖:为患者加盖毛毯,覆盖上身和下肢,避免患者的身体热量流失,导致静脉淤阻;调控手术室温度,保持适当的温度,适当的对输注液进行加温,避免受到不良刺激。让患者的生理舒适度有保障。②穿刺选择:选择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一次穿刺成功,防止血管壁受到损伤,如果需要使用刺激性药物,需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调配,控制输注速度。③术中配合:确定手术相关物品齐全,能够正常的操作,防止手术时出现问题,提升手术完成速度,减少并发症风险;加强临床指标监测,如D-=聚体增高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相应处理措施;对患者的体位调整根据手术需要来选择,防止患者的神经受到压迫,让患者舒适,使用软垫缓解受压部位的压力,进行固定;所有的操作都要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使用的一期设备要求准确快速,防止患者的机体血管组织受到损害,导致静脉血栓;为患者进行止血,减少止血带的操作,手术之后,挪动患者要求稳定,避免震动导致的血栓,对患者进行局部保温和受压处理,对血液循环情况进行监测。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平均的操作时间是(129.18±4.53)min,平均失血(109.42±6.77)mL,两项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是6.06%,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是因为血管壁受到损伤,血液高凝和外源性因子刺激导致的,是手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比较多见[3]。血液高凝和凝血功能亢进,粘度增加,会激活凝血机制,提升了静脉血栓的几率,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该情况。对隐匿性血栓要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4-6],所以应该要积极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和处理。

此次我院就常规护理和术中护理进行了对比,护理人员具备的相关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了操作技巧,对器械熟悉,因此能够快速准确的配合医生,让手术的时间缩短,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防止患者的血栓产生,需要为患者防寒保暖,调整患者的体位,为患者使用软垫来缓解压力,让患者舒适,减少止血带的使用,防止血管受损[7-8]。并且,术后对患者进行挪动,要求平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积极的进行处理。

此次研究中,经过治疗,观察组平均的操作时间是(129.18±4.53)min,平均失血(109.42±6.77)mL,两项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是6.06%,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术中护理干预来进行预防和缓解,改善预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髋关节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