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AMA Neurol:小脑间歇性θ-脉冲刺激改善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障碍

2019-01-03杨中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脑步态皮层

杨中华

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会引起步态和平衡功能受损,而步态和平衡障碍是不良功能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步态是独立生活的关键因素,改善步行功能是卒中康复的主要目标。平衡功能障碍对功能独立性和机体整体恢复也有重要影响。然而,卒中患者的步态康复仍然缺乏先进的康复方案。恢复期,对侧小脑参与到卒中后运动网络的功能重组,并发挥重要作用。在卒中动物模型中,刺激小脑皮层网络能够改善功能恢复。值得注意的是,fMRI研究显示对侧小脑神经活性与卒中患者的步态恢复呈正相关。患者往往需要重新学习简单的运动方法,这个现象支持运动被小脑主动控制的机制假说。通过无创脑刺激可提高小脑介导的运动学习能力,特别是步态和平衡功能。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cerebellar intermittent θ-burst stimulation,CRB-iTBS)是一种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研究发现其能够强烈激活小脑的神经活性。

基于此背景,2019年2月来自意大利的Giacomo Koch等在JAMA 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目的在于验证CRB-iTBS是否能够改善偏瘫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态功能障碍。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假对照、Ⅱa期临床试验,CRB-iTBS联合物理治疗3周。纳入2013年3月-2017年6月入住神经康复医院的36例连续的对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慢性缺血性半球卒中患者,随机给予病变对侧小脑半球CRB-iTBS或假CRB-iTBS治疗。在治疗3周期间,每日两组治疗皆于物理治疗前进行。主要终点为两组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相对基线得分变化的差异。

共34例患者完成了研究。两组比较,CRB-iTBS组步态和平衡功能得到改善,平均Berg平衡量表得分显著提高(基线:34.5±3.4;治疗3周后:43.4±2.6;治疗结束3周后:47.5±1.8;P<0.001),假CRB-iTBS组未见改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没有差异(P>0.05)。在步态分析中,CRB-iTBS能够减小步幅,增加后顶叶皮层的神经活性,而假CRB-iTBS未发现这个现象。

最终作者认为CRB-iTBS通过提高小脑皮层的可塑性,促进了卒中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恢复。这对提高患者的独立行走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出处:

KOCH G,BONNÌ S,CASULA E P,et al.Effect of cerebellar stimulation on gait and balanc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hemiparetic strok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Neurol,2019,76(2):170-178.

猜你喜欢

小脑步态皮层
小蚂蚁与“三角步态”
新生儿小脑发育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动动小手和小脑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