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9-01-02严岩
严岩
摘 要: 为了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德语学习者必须扫除词汇、语用、思维方式等障碍,从学生角度通过扩大文化知识面、多和母语者交往、自主学习、假期游学等方式培养能力。
关键词: 中德合作 跨文化交际 重要性 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德合作专业,多与德国的应用型本科大学合作,发展迅速。这类合作办学模式的特点为“专业+语言”,即德语加上德语外的其他专业知识,多以机械、化工、光学等工科专业为主。多年实践表明,中德合作专业的学生除了语言学习外,还必须了解德国的国情和文化,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在两三年的国内学习后,顺利地在德国学习和生活,实现合作培养的目标。
1.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正如德国著名文学家席勒所说:“语言是民族的一面镜子(Sprache ist die Spiegel einer Nation)。”中国学生如果只学习语言,不了解文化,就不可能和德国老师、学生顺利交流。黎东良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是指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往[1]。
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到社会状况、宗教信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的影响。2009年7月制定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德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德语进行交际,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积极参加中德交流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如果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语言形式上,说出来的句子有可能流畅,但外国人听了会感到别扭。因此,德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2.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对于中德合作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注意德语语言和德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德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扫除与德国人在交际中特别是听说方面的文化障碍。具体来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词汇、语用和思维方式。
2.1词汇障碍。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其中包含各种文化特征。词义包含表达最基本的概念意义和附加不同文化的内涵意义[3]。
汉语和德语里存在大量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内涵意义不同的词汇。众多中德跨文化研究者都曾经探讨过两种语言中带有诸如“数字”“颜色”“动物”“特有地名”等谚语或俗语的不同文化意义。如果不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可能在交际中出现僵局或误解,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后必须有意识地整理这些特殊词汇的含义,或自行查阅工具书以后把这些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俗语或谚语和汉语的表达作比较。
2.2语用障碍。
要做到无障碍地、顺畅地和德国人交际,仅仅通过教材学习正确的发音、拓展词汇、掌握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应用。与语言规则相比,由于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使用母语的习惯和表达方式,掌握语用规则更困难。这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难以从任何一本工具书中完全获得,德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显得陌生和不习惯。如果不了解承载着文化特征的语用习惯,中国学生在和德国人交往中就会觉得被误解甚至被侵犯;同样,德国人也会在一些语用误解中觉得中国人冷漠、无礼等。所以,中国学生在语言学习之外,还要多多了解德国的文化习俗。
2.3思维方式障碍。
思维方式体现了不同国家特殊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生长在有着礼教传统的文明古国,思维方式常常打上爱国、集体、无私的文化烙印,不鼓励追求个人利益和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在现实生活的交际中,在表达自己想法意见时,中国人喜欢采取委婉、迂回的表达方式,避免各种冲突,注重和谐的气氛[4]。在拒绝别人时,中国人通常不直接说“不”,而是找借口,这会让德国人感到困惑。
相比之下,德国处于个人独立、结构较为松散的社会状态。德国人虽然注重团队精神,但前提是团队尊重个人利益,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权利。此外,德国人更喜欢明白、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认为不论是客观工作还是文化差异都应该坦诚地讨论,这样才可以迅速消除误解,使交流顺畅地继续下去。扫除不同思维方式带来的跨文化障碍是最难实现的交际目标。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对于中德合作的学生来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把日常的德语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德语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障碍。
3.1开设国情类课程,扩大知识面。
中德合作项目的学生在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只接触过英语一门外语,德语水平是零基础,高中的主要时间精力都用来应付高考,对外国文化的直观了解通常仅限于美国的流行文化,缺少世界眼光。因此,德语教师可以在学生大一阶段开设“德国国情”或“德国概况”一类的文化比较课程。教师可以先用中文讲解,加深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异国文化的认识。教师通过文化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思考对世界多种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必须指出的是,文化之间没有优胜劣汰一说,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之间有差异,但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在介绍文化差异时,要注意给学习者描述尽可能客观的“德国印象”,不要绝对化,避免学生形成对德国文化的一些“具有偏见”的思维定式[5]。
3.2加强和德国母语者的联系,创造语境。
目前,我国中德合作项目的学生基本采用在国内学习两三年语言,经过考核或选拔后进入德国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模式。对于这些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最大障碍在于缺少周边的语言环境。由于几乎所有的德语教学都是在中国的模拟环境进行的,加上德语学习时间有限,每周几节课的课堂教学是很多学生获得外语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够仅仅依靠课程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有效的是和德语母语者的日常交往,尽可能通过自身经验潜移默化地习得。正如古人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德国人,了解不同场景下德国人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除了德语外教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交媒体认识在中国的一些德国留学生,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异同。
3.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时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成为一些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合适选择。一些对德语语言和文化有热情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之余发掘和利用业余时间,通过阅读从德国翻译引进的文学作品,多听德语的关于大学日常生活的学习音频,观看德语电影,学唱德语歌曲等。
3.4走出去,直接体验风土人情。
按照德国人的理解,要真正学好一门外语,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必须到以这门语言为母语的国家亲身体验。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允许,暑期组织的以学习语言为目的的德国夏令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即使是短期的出国,也是与中德文化的直接碰撞,是在国内几年模拟学习难以取代的。
4.结语
对于以后要在德国学习和生活的中德合作项目的学生来说,除基本的语言技能之外,还应该重视文化内容。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深入了解德国的文化内涵,强化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才能正确认识和本国、本民族或共通或不同的文化现象和风俗习惯,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保证中德合作项目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东良.中德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5.
[2]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姜丹.大学德语听力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4]王志强.跨文化视角下中德文化行为探析[J].上海科学管理,2014(04).
[5]葛燕.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