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9-01-02罗及红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高职学院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罗及红

摘    要: 教研室主任作为教学组织的一线领头人,既是基层教学单位的指挥官,又是落实学院和系部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学院专业建设质量。本文在阐述教研室主任作用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一系列解决教研室主任工作问题的对策,并设计学院对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项目,保障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及责、权、利的统一。

关键词: 高职学院    教研室主任    作用    现状及问题    对策研究

专业是高职学院教育的载体,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实施专业建设工作最为重要的组织,教研室主任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质量,也会影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质量,因此,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和教研主任工作,在以内涵建设为特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显得至关重要[1]。

1.教研室主任的作用

1.1履行和发挥教研室功能。教研室是系部的一个构成单位,是高职院校教学实施、专业建设、教学研究等工作的执行机构,教研室主任主要作用即履行和发挥教研室三大功能:(1)承担专业建设,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标准,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等;(2)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及学生考核等;(3)保证教研室在专业规划和调整、课程建设和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2]。

1.2组织与管理第一线教学。教研室主任既是基层教学单位的指挥官,又是落实学院和系部教学理念、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主要负责本教研室第一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2]:(1)统筹安排教学任务,包括毕业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修学习、挂职锻炼和社会服务等;(2)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实训资源等。

1.3培养与管理本教研室教师。在培养与管理本教研室教师方面,教研室主任要做到“三要”:(1)要协助学院做好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强本教研室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和“传、帮、带”;(2)要统筹安排本教研室教师的工作任务,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3];(3)要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积极申报课题,进行项目开发,参与社会技术服务工作。

2.教研室主任工作现状及所存在问题分析

2.1满足于做好常规性教学管理工作。据调研,目前各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普遍满足于做好以下教学管理工作:撰写教研室工作各项计划和总结;审核教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试卷、教材;进行教学督促与检查(包括教师教案课件、作业批发、教学日志等);主持教研室教学例会,组织听课评课;收集整理教研室教学管理资料等[4]。

2.2专业教学研究定位与其功能矛盾。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上显得比较被动,效率低下,教学研究职责不到位,缺乏创新进取精神。比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没有充分调研专业人才需求、聘请行业企业专业认证和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研讨,致使每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失科学性和可行性。

2.3普遍存在教研室主任“唱独角戏”。专业建设要以专业核心课程为支撑,教研室主任工作需要一批课程负责人的鼎力支持。现在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建设仍由教研室主任挂帅,导致教研室很多工作都是教研室主任“唱独角戏”,影响教研室功能的发挥。

2.4教研室主任难以完成学院重点工作。比如专业实地调研、重点项目申报与建设、专业评估与质量诊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没有一项不需要广大教师在学院领导、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指导下按时按质配合完成。但往往具体工作指标下达到教研室之后,教研室主任难以落实到人,因为教师普遍认为这些事情难度大、要求高、报酬少,所以总是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

3.教研室主任工作問题产生原因分析

3.1教研室主任教学任务重。据调研,目前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都是由专职教师兼职,而且教研室主任和其他专职教师规定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是相同的,导致教研主任时间精力不足,难以完成教研室主任之兼职任务。

3.2教研室主任岗位津贴少。据调研,现在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全年教学工作量是360节课时,平均待遇在15万左右,而教研室主任全年岗位津贴(包括电话补贴和加班补贴)只有0.5万元左右。

3.3教研室主任权责不明晰。没有赋予教研室相应的管理职权,职责并不明晰,导致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上显得比较被动,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教研室主任稳定性大打折扣。

3.4教研室管理机制衔接失位。据调研,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没有真正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建设比如编制课程标准,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等,仍由教研室主任挂帅,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室管理工作中成了空头司令。

3.5教师待遇“吃大锅饭”。据调研,目前有些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广大教师除了超课时津贴、岗位津贴、相关补贴及基本工资有所差异之外,基本绩效和奖励绩效部分都是相同的,教师待遇分配制度与绩效工资改革之前没有区别,只是更换了薪资构成名称而已。所以,直接导致广大教师不愿意承担教学工作之外的任何工作。

4.解决教研室主任工作问题的对策研究

4.1减轻教研室主任教学工作量。教研室主任可以由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专职教师兼任,但由于教研室管理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建议适当减轻教研室主任教学工作量,比如规定兼职教研室主任专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教师的四分之三。

4.2提高教研室主任的岗位津贴。建议将教研室主任全年岗位津贴(包括电话补贴和加班补贴等)提高到1万元左右。

4.3保证教研室主任的主体地位。保证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充分保障教研主任责、权、利的统一,保证教研室主任在本教研室教师职称评聘、科研项目、评先评优及奖励绩效分配方面的话语权,充分调动教研室主任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4.4实施课程负责人的岗位制度。建议高职院校以系部为单位,组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并从中挑选本课程负责人,给予岗位津贴2000元/年,由课程负责人组织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制(修)订课程标准,组织集体备课,制卷和征订教材,开展教研教改和“第二课堂”活动。

4.5制定实施教师绩效分配制度。建议在教师绩效工资中,降低基本绩效比重,增加奖励绩效比重,教师完成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即可享受全额基本绩效,而奖励绩效部分,则按照每位教师全年完成的超课时工作量、科研课时量及系部(包括教研室主任和课程负责人)分配的其他工作量,年终按全院每位教师的折合系数予以分配。

5.教研室主任工作考核项目与内容设计

为了理顺教研室主任工作体制机制,明确教研室主任职责和考核标准,把教研室专业规划、课程建设、师资建设、项目建设等作为考核教研室主任工作的主要项目,详见以下表所示。

6.结语

教研室主任作为教学组织的一线领头人,既是基层教学单位的指挥官,又是落实学院和系部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执行者,为此,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保证教研室在专业规划和调整、课程建设和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保障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责、权、利的统一,充分调动教研室主任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发挥广大教研室主任对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敏.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探讨[J].社会纵横,2011(3):65-66.

[2]潘文明,杨洪涛.谈高职高专教研室功能与教研室主任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36-38.

[3]李芳,辛俊勃.浅谈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33):98-99.

[4]任莉枫.如何当好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59-60.

猜你喜欢

高职学院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