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慈善思想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2019-01-02孙燕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儒家传统文化

孙燕

摘    要: 儒家慈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慈善思想,对于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丰富“原理”课的文化底蕴,加强“原理”课的价值引领,有着现实意义。在理解儒家慈善思想“仁爱”内核的基础上,把握好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課的切入点,做好教学设计,沿着文化传承、辩证统一、道德塑造和知行合一四个向度,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可实现儒家慈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 慈善思想    儒家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儒家慈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的重要基础,是在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①将儒家慈善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成为思政课教学新的增长点,这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有益于培养我国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和道德品质,提升思政课的价值引导性和教学实效性。笔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对儒家慈善文化融入“原理”课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准确把握儒家慈善思想的合理内核

中国慈善传统源远流长,其中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慈善思想最主要的渊源。“仁”是儒家思想中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范畴,“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是儒家慈善思想最基本的出发点。“仁”的核心内容是“爱人”(《论语·颜渊》),体现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同情等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由“亲亲”发展到“泛爱众”,“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最终要达到爱天下众生,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在实践层面,孔子还强调要通过“忠恕之道”实现“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推己及人,“忠”“恕”实际上是爱人的规范。也就是说,人们在行仁义之时,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做应当做的事,真正的意义在“做”的过程中。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宣扬一种充满怜爱和悲悯的“恻隐之心”,亦即“不忍人之心”②。这种“恻隐之心”强调人们行善的心理动机是发自内心的“仁爱”之心,是人性的自然,每个人都具有帮助他人的心性与能力。

在实践方面,孟子将孔子的“泛爱众”之说发展成为“仁民”,强调以民为本,高度概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十字箴言。要求统治阶层兼顾贫富阶层的利益,反对贫富差距过大,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统治阶层必须“与民同乐”,施行爱民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仁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在“以民为本”思想的推动下,中国古代官方慈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府便实行平籴政策,即丰年买粮,灾年官方卖出粮食,用于赈济灾民,缓解饥荒。为了增强国力,各诸侯国都鼓励生育,实行恤幼政策,对待老人,继承三代以礼养老的遗制。汉代以来,随着儒家学说成为主导思想,儒家慈善思想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得到广泛施行,利用国家力量赈济、养恤、尊老、携幼的举措日渐成熟。

二、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课的意义

(一)慈善文化融入课堂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慈善意识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世界各国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但都注重宣传和培育慈善意识。我国历来重视慈善意识的养成,更将慈善教育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鼓励慈善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把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以学校、社区为主要载体,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挂入社区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③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提出:“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④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慈善意识教育、培养慈善人才的政策保障和理论依据。

(二)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在需求

当前,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先进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在既有的文化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集成才能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是我们的“根”和“魂”⑤。《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⑥儒家慈善思想成长于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中,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绵延不断的文化主流,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精神理念,是经过岁月变迁的浪涛保留下来的,是与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并同向而行的。儒家慈善思想以“仁爱”为中心向外散发,以人为本,强调“和谐”“友善”“尊老”“爱幼”,体现着中华民族高超的生存智慧和卓越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这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通的,具有育人的属性。从儒家慈善思想既可以挖掘慈善的根本动力,理解慈善的丰富内涵,寻找建设现代慈善事业的智慧之源,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强化“原理”课的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对传统文化关注不足、文化吸引力不够的问题。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导致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尤其是“原理”课,抽象性和思辨性很强。要讲好“原理”课,让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就必须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自信,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儒家慈善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学生熟悉的儒家学者,对他们的言论耳熟能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讲授、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先秦儒家智者们的慈善之思传递出的“仁爱”价值观念融入“原理”课教学,把抽象的事实和鲜活的慈善案例相结合,既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又提升“原理”课的价值引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三、抓住结点做好教学内容设计

“原理”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科学方法,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思辨思维要求较高。这一门课的特点不在于讲好理论本身,不在于“为了理论而理论”,正如有学者指出,这门课的终极价值指向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以改造主观世界、进行思想塑造为落脚点⑦。正确处理理论讲授与价值观传递之间的关系,成为讲好“原理”课的关键,儒家慈善思想的融入,是协调二者之间张力的一条有效路径。把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课,具体说来从理论上是要通过原理的分析、解释让学生充分地认知、理解儒家慈善思想的要义,能用马克思主義的思维方式,对以往的慈善思想进行解读和改造。要将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处理好几个具有直接对应性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接口”。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思维领域,都处在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人类社会就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独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和谐社会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当下的点滴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在实践活动中,要把个人放在相互联系的环境中理解和考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要意识到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整体进步,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也应当为社会贡献力量,保持集体主义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慈善行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由“亲亲”到“泛爱众”再到“天下众生”,呈现出的是以家庭为圆心,向外扩展的对他人之爱,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层层推出,一圈圈扩散开来。从《礼记·礼运》记载的孔子的“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孟子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不难看出,以“仁”为中心的儒家慈善思想,不仅仅局限在血亲范围,体现的是“我他”关系,基于爱对他人的关怀,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准则,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存在一些“固有的难题”,比如社会需求增长与社会现实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东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慈善作为扶贫济困、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人类回应这一难题的重要传统。不管是儒家以“仁爱”为基础的慈善思想,还是基督教以“博爱”为基础的慈善思想,都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普遍的理想和共同的道德原则,慈善是人类社会跨时空的价值基础。唯物辩证法指出,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中西方社会基于各异的公共历史、道德价值和政治传统等,慈善思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各具特殊性。就慈善动力而言,儒家慈善思想主张“仁爱”,由仁而趋善。善良的意志,“不忍人之心”是慈善行为最重要的动力。基督教慈善思想主张“博爱”,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动力,保持“谦虚”“忏悔”“谦卑”等崇高的道德境界。慈善作为“赎罪”的形式,是自我圣化接近上帝的重要途径。二者相照观,儒家慈善更强调慈善的理性与自觉,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道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督教慈善思想更强调超越力量的外在约束,关注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二者相照观,儒家慈善思想对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看到,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慈善事业,尚不能完全依靠道德约束,还应当借鉴西方的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慈善的外在约束,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三)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人的自我价值才会通过人的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统一的,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⑧这表明,人不是遗世而独立的,人的所有活动都与他人与社会发生着联系。同样,社会是由单个人组成的,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有机整体。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总结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处理好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过来又为每一个人更好地发展,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平台。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价值的观点,与儒家慈善思想的要求完全一致。儒家智者要求把慈爱善良之心化为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改善人们的生活处境,去提升人们的生活能力,体现的是人性的正能量,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价值。个人价值只有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里才能得到充分实现,积极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才能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儒家经典提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要求人们从己做起,心存仁爱,以礼待人,从身边做起,随时随地行慈善,才能成为受他人尊敬的“君子”。同时,又要求政府层面,“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为政为仁,放眼天下,关心民众生活疾苦,方能实现社会和睦安宁。儒家慈善思想,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创造了一种维系和共享资源和情感的方式,有助于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也帮助构建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意识是人们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慈善思想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受一定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规定,又反过来影响一定时空下的社会存在。儒家慈善思想源于先秦哲人们对百姓生活疾苦的关心,诞生在小农经济的中国,打上了宗族、血亲的深刻印记。受此影响,慈善在很长时间里囿于乡间邻里。然而儒家慈善思想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具有历史传承性,儒家慈善思想所体现的个人道德修为、社会责任意识和悲天悯人情怀,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尤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能够对当今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这提醒我们,在学习和传承儒家传统慈善文化时,要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加以升华,从“小爱”走向“大爱”,从传统慈善思想过渡到现代伦理精神。

四、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原则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型转化,是时代的诉求,也是教育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就儒家慈善思想融入“原理”课而言,也体现为四个“向度”:

第一,文化傳承向度。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特质和悠久历史。中华优秀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大地这一方水土滋养出了儒家慈善传统,早期儒家智者们的“仁爱”之思,由“爱有等差”到“不忍人之心”,再到“亲民爱物”,构成了中华民族仁爱之思的完整体系,至今仍对归止文明发展方向、至善的理想目标、仁爱的道德规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清楚儒家慈善思想的传统内核和当代价值,是整合儒家慈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正确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础。

第二,辩证统一向度。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更要立足国际视野,聚焦时事热点,讲清楚东西方慈善思想的差异,展开文化沟通与碰撞,在对比的视域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异质文化的对比与交流,更能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

第三,道德塑造向度。基于人类生存的视野和个人价值视角,从更高维度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行。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引入儒家慈善的内容,引发学生对人类需求及更普遍的人类幸福的终极思考,引导学生对科学共产主义进行认知与展望,使“原理”课朝着它应有的方向前进。学生的道德水平得以提升,优秀的传统文化及我们想要的未来,便会更好地传递下去。

第四,知行合一向度。儒家慈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然而认同并不等于奉行,慈善意识的教育,最终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指南。要结合理论教学,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践行“仁爱”慈善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把慈善意识化成内在的道德情怀。这样既丰富了“原理”课的实践内容,又帮助学生树立公益精神,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②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③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EB/OL].http://www.gov.cn/gzdt/2011-07/15/content_1907330.htm。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03/19/content_5055467.htm。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0.

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⑦李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

⑧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4]李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

[5]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社科普及应用专项“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及启示”(项目编号:18CKPJ13)和山东工商学院2019年财富管理特色建设年度招标项目“大学生慈善现状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ZBKY02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儒家传统文化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